对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10:08:09

对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

摘 要:校本教研即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关键词:校本教研;新课程;教师

教学研究活动历来都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我认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共同提高的需要。在最基层的农村学校,不少教师对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从事教学研究的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认识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即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是在以往学校的教研活动基础之上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有了新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使命。首先要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其次,校本教研更强调的是实践性研究。

校本教研有什么特征呢?(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拟定主题,最后通过教研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和教师以及校领导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因此,校本教研,必须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而直接目的。考察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系起来。

二、校本教研――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新课程实施以前,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多由教师个人完成,它是常规性的,是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做的,层次低、难度小、内容少。在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以来,校本教研活动多由教师共同完成,它是研究性的,层次高、难度大、内容多,它是群体性的智力活动。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提高不再被看作个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被看作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还是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者、研究者,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共同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研究的结果又作用于教学,它是以常规教研活动为基础而开展的研究性活动。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缩小了由于个体水平差异带来的教学上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评课议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把校本教研看作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把常规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进一步扎实开展。

三、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而提出的校本教研本身就是一项教学研究制度,它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它提倡“合作互助”“以研促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呢?

首先,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要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校本教研是教师素质、教学水平赖以提高的重要手段,校本教研也是教师减“负”的重要手段。其次,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把校本教研看作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既要在时间、经费上给予保证,又要激励教师平等参与;既要保证常规教学管理,又要保证校本教研扎实开展。在教师教学反思的基础上,组织收集教学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并将问题分类,属于学校办学方面的,学校根据每一个问题制定出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属于学科方面的,学科教研组根据每一个问题制定出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学科教师依据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开展教师共同研究。校本教研要坚持“具体问题即课题”“人人参与”的原则,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要互相交流、帮助,再加上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引领,这样依次进行校本教研,它就不再神秘,就成了大众化、平民化的活动。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教师渐渐地习惯了思考、研究就不知不觉地转变成了研究型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质量、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林福才.校本教材的基本理论思考[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2007.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实效性探究 下一篇:关于“欧姆定律”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