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所非精英化的男人学校

时间:2022-10-26 09:59:05

来一所非精英化的男人学校

当婚恋心理咨询师,最大的收获是能听到各种八卦狗血的情感故事。故事不同,女主角不同,但里面的男主角似乎大同小异:自私幼稚,自大花心,负心荒唐。她们的讲述不可能百分百客观,但男人自己也承认:我们不再是,也不再想成为老幼妇孺的精神支柱,我们更愿意在乎自己的感受。

当利益成为男人追求的首要目标,他们忘记了“男人”这个词赋予己身的责任。在这个急功近利、物质享受丰富的和平年代,更没有人教年幼的男性如何蜕变成男人。害怕孩子摔倒的父母不会,只要求成绩的学校不会,社会则直接把这份职责忘记了。

上海一所学校试图捡起这份责任,新辟“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希望用一个微缩化的纯男生环境打造身心健康的男子。报名首日,200位家长前来咨询,却被高门槛拦在外面:60个名额,学业成绩在全市同龄人的前20%行列,有能打动老师的才艺爱好和思辨能力。

这条新闻引出另一个话题:成为男人,需不需要这么高的甄选条件?这是培养男人,还是将自然的男人成长过程商业化,包装成精英培训机构?

有人说,让我们自己建一所学校吧。三代成就一个贵族,但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培养出像样的男子汉。这类培养无需优秀的学业,没有名额限制,更不会让男人储备库变成稀缺资源。历史和自然界有无数鲜活的例子。释放男孩的个性,让他们想象、动手,走遍大好河山体验人世百味。更可以像斯巴达人训练男孩、狮子和苍鹰训练幼崽那样,给予他们苦难,在一次次摔打磨炼中散发出男人的魅力。

男人的培养不是一所学校能解决的事,但一所学校能让人看到曙光,让人重新去解读“男人”这个词汇,重新释放这两个字眼里所饱含的力量、尊严和担当。它意味着男人应该是这样一种生物:他们用平等的心去尊重女人、尊重孩子;他们用柔软的心去、爱孩子;他们用宽广的心去包容女人和孩子;他们用坚韧的心去守护女人和孩子。

并非只有精英化的教育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男人,身体健康、性格乐观、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爱孩子、疼老婆……这些要求加起来,其实不过是让男人温故祖先们的精神:即便不能像祖先那样勇猛地狩猎、冲锋陷阵,平静的生活里一样能给身后的女人和孩子一份守护和保障。这就是男人这个性别存在的真正含义。

上一篇:殷桃 人生不要太戏剧 下一篇:盛开在画中的美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