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26 09:49:23

关于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意见

为了加大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按照县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01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学校的实际,经箭竹苗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订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校园内部安全管理

1、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执行门卫、值班、巡逻、消防、警校共育、食品安全、幼儿接送等学校内部安全工作制度。

2、提高自防守法意识。加强学校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和管制刀具的收缴工作,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深化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避免内部矛盾诱发治安刑事案件。

3、把好流进人员关口。严格审查临聘人员资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体检,加强对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学校要完善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分析制度,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传播和流行,特别是要把学校出现的首例病例当成暴发疫情来调查处理,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严防发生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做好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后勤人员教育管理,转变提高服务态度,严厉打击粗暴服务、垄断经营、哄抬物价等损害师生利益行为。

4、确保营养午餐安全。大宗物品必须在有食品销售资质的经销商处购买,并索取质量检验报告(肉类要有动物检疫证明)和购货票据,进货后做好登记;严禁使用出售过期、霉变、腐败等食品;学生不得共用碗筷,切实做到“一人一碗一杯一筷一盆一巾”,严防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每餐为学生提供的所有食品必须用冷藏设施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得少于100克,留样时间为48小时,留样品种要逐项登记;学生就餐期间学校教师必须维持就餐秩序。及时处置意外事件防止发生。定时清理蓄水设备设施,按时投放消毒药品,保障水源清洁。

(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1、严控校外寄宿。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学生不得在校外寄住,家长申请的,学校应完善责任手续。有校外寄住学生的学校要由中心校与业主签订安全责任书,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经常对寄住学生住宿点的安全隐患进行督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严防火灾、煤气中毒、房屋垮塌、意外伤害、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事故的发生。

2、严查饮食摊点。依法查处取缔校园及周边无证无照、达不到卫生标准的餐馆、饮食店、食品零售摊点,严禁出售“三无”产品和过期霉变食品,严防出售达不到卫生标准的饭菜导致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3、严管交通秩序。合理设置校园周边道路的减速带、警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标识,加强学生上、放学时段交通管控,严禁非校车资质的车辆(含摩托车)接送学生(幼儿)上放学,严查严惩无驾驶资格的学生骑摩托车上放学。坚决取缔“黑校车”,严禁在校园门口乱停乱放车辆,保证校园周边良好的交通秩序,严防涉校交通事故发生。

4、严整娱乐场所。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网吧,严厉打击和取缔“黑网吧”,杜绝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及时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的书刊店、音像店、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网吧和歌舞厅和录像放映厅。严查严处以文化娱乐为名聚集未成年人赌博的活动和向未成年人提供、暴力等不良文化娱乐服务的行为。

5、严打违法犯罪。完善校园警务室,增设警力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巡逻力度。对学校周边治安状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监控高危重点人员的活动情况和查处侵害中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向学生收取保护费的行为,对影响恶劣、社会反映强烈或屡禁不止的威胁、伤害未成年人的案件要快侦快破。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成立以乡党委、政府牵头,学校、派出所、卫生院、文化站、团委、安办、综治办、国土所、司法所、交警中队、畜牧站、水管站、工商所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细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落实经费保障,形成学校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体系。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职责,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开展此项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本单位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上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工作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牵头组织开展整治;有执法资格的单位,必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执法力度,常态执法形成长效。

1、乡党委政府牵头开展好辖区内的整治工作,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长效机制。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处理,定期通报各学校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组汇报,调整不同时期整治工作的重点,研究解决综合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中心校暨各校点要随时掌握学校及周边建筑、交通、治安、卫生、消防、地质环境、环保等各类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不能自行整改的,迅速向乡人民政府报告,并配合政府做好隐患整治工作。学校要建立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制度和隐患台帐,并认真落实、整改,切实履行校内安全的主体责任。

3、村建中心要依法纠正、查处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行为,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并落实安全制度,完善警戒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依法拆除校园及周边违章建筑,确保学校及周边建筑施工安全。对学校周边占道经营和流动经营摊点的整治清除,保证师生进出学校安全、畅通。村建中心要联系环保部门对学校及周边在建工程、厂矿、企业、娱乐场所的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的监督和查处。

4、安办要将涉校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日常工作的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内容。

5、派出所要准确掌握涉校治安、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及时排查容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隐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纠正、查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加大“黑网吧”的查处力度。加强警校共育工作,定期到学校清缴管制刀具,积极为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做好治安保障,严肃处理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严厉打击经常在学校及周边收取学生保护费的行为。

6、交警中队负责对对非法营运载客车辆的打击和对全乡“黑校车”的查处、取缔,严厉查处违反交通法规的涉校交通事件,严禁非校车资质的车辆(含摩托车)接送学生(幼儿)上放学,坚决打击无驾驶资格的学生驾驶机动车辆上放学。

7、国土所指导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勘测和预防工作,指导学校搞好防地质灾害的应急演练。

8、食安办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堂、饮食摊点和副食品摊点的食品卫生检查督导,联系食药监部门纠正、查处违反食品卫生安全的行为,食安办、卫生院等部门一起,查处取缔违反食品卫生从业规定的食堂、摊点;严把食品流通关,确保食品安全。

9、工商所对学校及周边无照经营摊点进行查处取缔;在颁发校园内经营的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时,应预先征得学校同意后按程序颁发,以确保校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工商所、派出所、文化站一起,查处全乡“黑网吧”和非法图书音像市场。

10、文化站要联系文体广电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图书音像经营市场进行规范和查处。

11、卫生院负责指导学校搞好卫生防疫和饮用水卫生工作,严格把握传染病疫情的情况,及时处置涉及学生的传染病事件,严防传染性疾病在学校蔓延。

12、司法所负责学校及周边人群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减少涉校安全事件的发生。

13、乡团委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青少年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各种志愿者活动。

(二)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1、建立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整治工作方案。平时视工作情况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情况,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协调解决整治工作的突出问题。

2、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制度。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互相配合,参与整治工作的执法部门必须派出有执法资格、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参加,确保整治效果。及时加强信息报送。

3、在年终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对不履行工作职责、不予以配合、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部门暨校点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上一篇:教育局预防教育实施方案 下一篇:深基坑内支撑优化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