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合伙人

时间:2022-10-26 08:29:07

大学生“村官”合伙人

江苏无锡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好戏,只不过主角换成了3个正在大棚内打拼的大学生“村官”。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9年,杨晓芳、胡冬晨和过佳旺大学毕业后回到了锡山区东北塘街道,成为当地的大学生“村官”。“我是学自动化的,胡冬晨是学法律和财会的,过佳旺是学林业的,三人各有所长,何不一起搞个项目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呢?”杨晓芳说。虽然3人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但他们聚在一起时,总会说起这个创业富民的梦想。

在农村创业能干些啥?

最初大家都没有方向。一次去安徽大别山区考察时,他们找到了项目。

过佳旺说:“本想去大别山考察灵芝种植,无意中发现了当地的特产――霍山米斛,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霍山米斛是石斛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由于历年来的采集,现在野生的霍山米斛已经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人当即便打定了主意:这么好的东西,要是可以在无锡种植,那一定会是个好项目。

然而,石斛种植难度很高,这种中草药本是没有种子的,需要在实验室恒温条件栽培一年后,再移入大棚内,很多人劝他们放弃。“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谈什么梦想!”3个毛头青年一次次到大别山向种植专家请教,几次登门拜访大别山深处的何云峙老先生,请教石斛种植的技术与方法。何老先生被年轻人的执着感动,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考察,2011年5月,他们在南京林业大学森环院和安徽省林业厅高新技术中心的帮助下,与何云峙老先生合作,在太平畈乡建立了种植基地。

经历了数次失败,终于培育出石斛炼化苗。胡冬晨说:“炼化苗的成活率比种子高很多,种植周期也缩短了一年,可以为普通农民降低不少风险和成本。”

有心栽花花盛开

回到无锡后,从项目考察、成本估算,到选址、育苗,3名“合伙人”一头扎进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领域。

当然,对于3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创业之路并不好走。由于无锡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石斛原产地大别山差别较大,加之经验不足,他们首批试种的5000余株石斛炼化苗最终没能存活下来,购买石斛苗的近万元钱自然也打了水漂。

好在,这“当头一棒”并没有让3位年轻的“合伙人”质疑自己最初创业的梦想,很快他们便整理心情投入了第一轮的尝试。在总结了前一次失败经验的基础上,3人又跑到大别山向当地石斛种植专家讨教经验。

杨晓芳原是大马巷村的村官,她知道村里正在规划一个大型蔬菜基地。三人在蔬菜基地里开垦起了试验田,按不同比例配了好几种培育基质,洒下石斛种子,不断调试着温度、湿度,终于,他们研制出了合乎石斛在当地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在大棚里,几种基质里都已长出了石斛苗。

“铁皮石斛基地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都得精心呵护”。农田里总会有干不完的活,在他们的奋斗历程里,没有双休日,一有空,他们就泡在田里,以前的兴趣爱好也统统都转变为呆在田里干农活了。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3人拿着拼凑起来的50万元注册成立了无锡市伊芝堂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眼下,占地26亩(一期10亩)的伊芝堂生态园在锡山区东北塘街道大马巷村初见雏形。在园内的2个大棚里,3人开始了霍山石斛的试种植。

“今年我们生态园的规模还要扩大,预计追加投入200万元。”此时再说这番话,过佳旺的声音中明显充满了底气。这次他们更是一次性从大别山购进了5万株炼化苗,准备大干一番。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3位“合伙人”有望挖掘到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以生态园目前的种植规模来计算,最终若能顺利进入市场,那么3人收到的首笔回报预计将高达6位数。

梦想就在前方

“我们的梦想是通过打造石斛绿色产业链,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占地26亩的种植基地已经成立,已有不少村民和企业表明了合作意愿。但三人的梦想并不止步于田间地头。“我们想打造从田间到产品的石斛绿色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以后还要将这个种植基地打造成观光旅游胜地。”

实现产出后,他们首先将推出石斛盆栽。这种鲜品石斛一来可食用茎部,二来还具有观赏价值,开出的石斛兰也十分漂亮。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筹划着加大发展石斛深加工程序,从而实现产品升级,打开更广阔的销路。

农业项目投入大,发展慢,融资难;梦想要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石斛这个项目的选择很有眼光,与当地经济和产业特点结合得非常紧密,有着浓浓的乡土味,同时,也利用了村里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三个合伙人身上有一种大学生“村官”特有的精神。《中国合伙人》传达了励志、向上的奋斗精神,3位“无锡合伙人”杨晓芳、胡冬晨和过佳旺,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诠释着最美的中国梦。

上一篇:浅析《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对造... 下一篇:新课改视阈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