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W―DAM中波发射机主整阻流圈嗡声过大的故障排除

时间:2022-10-26 07:50:35

10KW―DAM中波发射机主整阻流圈嗡声过大的故障排除

【摘要】固态中波发射机因其效率高、质量好、工作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大技术维护工作者的青睐。目前,早期更新的固态发射机已逐步进入了故障多发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10KW-DAM中波发射机主整阻流圈嗡声过大的故障排除与分析,简要阐明了维护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一般原则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阻流圈;整流器;故障排除

前言

对中波广播发射台而言,要实现“三满”播出,维护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发射机故障排除是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搞好维护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目前,早期更新的固态发射机已逐步进入了故障多发期,为了更好地维护好此类发射机,下面就以我台10KW-DAM发射机主整阻流圈嗡声突然过大故障排除过程进行分析和说明,供同行参考指正。

一、故障分析

1.主整阻流圈在发射机中的作用

在10KW-DAM发射机中,主整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整变压器T1输出为/Y接法,十二相整流电路由VD1-VD11、阻流圈L4及滤波电容构成,输出电压为+230V。其中阻流圈在这里起两个作用,一是稳定电流,二是滤波。

图1 主整电路原理图

2.引起主整阻流圈嗡声原因。

(1)主整阻流圈内部硅钢片松动,使硅钢片在电流作用下发出嗡声。

(2)由于十二相整流后的+230V直接供给48个功放模块,如果其中几个存在过流现象,会引起阻流圈发出嗡声。也就是说负载有短路现象,会使阻流圈发出嗡声。

(3)滤波电容C2-C7个别损坏,会引起阻流圈发出嗡声。

(4)十二相整流桥部分损坏,会引起阻流圈发出嗡声。

二、故障查找及处理

1.查看负载有无短路现象。

先观察发射机主整电压表头和电流表头,两表头都是直接从A24熔断器组件板取的整流后的电压,均为+225V,比没有出现嗡声故障的电压下降了+5V。主整电流也从正常值的50A增大到60A,比正常工作值增大了10A的电流。故怀疑42个全压功放中某几个功放存在过流现象。用钳芯电流表测A24板的E2-E7端上的电流,均为 0-5A变化,且电压均为+225V,A24熔断板上F2-F7熔断保险也没有熔断的。说明功放模块是正常的,无短路现象。

2.检查滤波电容C2-C7有无损坏。

如果放模块是正常的,接下来再查功放周围的元器件,发生过流现象最有可能的就是功放的4组滤波电容C2-C7。关闭发射机外电,用短路线将C2-C7上的余电放掉,拆除接线,用万用表1000Ω档进行测试电容,充放电正常,没有短路或漏电的现象,回过头来在测+115V半压电容C13-C15,它的性能不好也会引起过流,步骤与上相同,完成这些元件的测查后,说明滤波电容C2-C7、C13-C15没有短路或漏电的现象。

3.主整阻流圈检查。

关闭外电,拆下阻流圈,细观察外观,虽发现有两块很薄绝缘衬垫断列,但也不至于发出很大的嗡声。把固定阻流圈的四个螺栓又均匀地紧固了一遍,重又安装回去,试机嗡声依旧。最后更换一只新的阻流圈,故障仍然存在,说明原阻流圈自身正常。

4.检查十二相整流电路。

十二相整流桥是由两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迭加而成的(如图1)。对负载而言,两组整流臂相串联,不同的是十二相整流变压器的次级两个绕组联接方式不同,由于次级两绕组对初级绕组的联接方式分别是/和/Y,这样次级三角形绕阻电压的线电压分别与次级星形绕组的相电压同相,次级星形绕阻的线电压比次级三角形绕阻的线电压超前30度相位。所以两组整流器合成的直流输出电压的纹波频率相应提一倍即600HZ,整流变压器内部比较复杂。开启半功率5KW,用交流档250V先测整流变压器次级端线号211-216电压,均为87V±2V,说明主整变压器完好。测整流桥的输出端217线号端和225线号端,测得的电压为105V,再测线号225端和218端,测得的电压为115V。正常时上下电压应该相等电压等于+115V。这说明十二相整流桥中有一臂有问题。关闭机器,断开主电源,经放电棒放电,拆除整流桥上的所有连线,有万用表100Ω档去测,发现桥块中有一桥臂开路。更换新的整流块,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三、经验总结

1.此故障没有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其原因,一是发射机能正常工作,发射机各滥测点的电压和平时正常工作的电压没有多大的差异,正常时为+230V,故障时为为+225V。所以查找时走了弯路,把问题集中到了阻流圈身上。

2.维护好固态发射机,不仅要掌握机器的工作原理、线路结构、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与位置,而且当故障出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疑点。

3.在发射机正常工作时贮存的数据与故障数据相比也能直观地给我们提供判断依据,故而在平时的值班中要注意积累发射机数据,以便出现故障时能更快、更准的处理,恢复正常的播出。

作者简介:李万年(1973―),男,甘肃张掖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调幅广播发送工作。

上一篇:工业工程在电子产品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化课堂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