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管办分开

时间:2022-10-26 06:31:03

《中国医院院长》:香港医管局在成立之初就非常强调管办分开,您如何理解香港管办分开的精髓?又如何确保其落实到位?

胡定旭:现在一提到管办分开,常常以香港做例子。实际上,香港的管办分开与大陆的概念不尽相同。

香港医管局是通过立法成立的公营机构,并非政府部门,其工作人员也不是公务员。虽然成立之初,也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保留了原有一些工作人员的公务员身份,但现在医管局只有少部分员工仍是公务员。

很多人认为,政府负责“管”医院,医管局负责“办”医院。事实上,政府并不直接“管”我们,而是从立法的层面给出政策条框,对医管局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每年拨款给医管局。而医管局如何花这笔钱,以及内部的人事安排和运作都是独立自主的,政府并没有干预。

比如医管局联网内的某家医院院长将要退休,医管局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体系内部和外部的人员只要符合资历,都可以申请。医管局大会则成立独立的招聘委员会,挑选合适的继任者。

在运营方面,医管局就像上市公司,每年要向政府提交一份详细的年报,内容包括经费支出及服务情况,同时也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对医管局的“管”,也体现在委任医管局大会成员上。医管局与卫生署没有从属关系,经济上互相独立;但是双方在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等方面有很多合作。

与此同时,医管局内部也存在管办分开,这是指医管局大会负责“管”,即制订策略;行政人员负责“办”,即具体执行。

医管局大会有成员27人,其中有23名背景各异的非官方成员,包括律师、会计师及医生等。他们在业内都是独当一面的翘楚,同时也是医管局大会辖下各委员会的成员。这些委员会涉及医疗、人力资源、财政等不同方面。很多政策都会在各委员会先行讨论,再提交到医管局大会。此外,还有公务员3名及医管局行政总裁一名,总裁同时兼任管治者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

《中国医院院长》:大陆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在提倡管办分开,但各地实施情况各异。您如何评价大陆不同地方的管办分开模式?

胡定旭:大陆不同地方对管办分开的理解并不相同。比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其中一种做法,他们是真正从卫生局划分出来而成立的医院管理机构。申康成立之初,也曾找我们提建议。

老实说,我认为怎么“管”或怎么“办”不太重要,关键在于责权是否分明,即成立医管局的作用是什么,医管局的权力是什么,如何问责等。

当前大陆各类医院的隶属关系并不相同,要真正在理念上实现“管办分开”,需要一定的决心。

当前大陆的医疗保险覆盖已经做得不错,现在面临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医院管理。医院管理不好,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合理,百姓全涌到优质医院里去,“看病难”和“看病贵”也就由此出现。

因此,可以不首先考虑实现管办分开,先拿出几十家医院,以同样的模式管理,统一采购,最终使这些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同一水平。而能否这样做,主要看政府是否有改革的决心,以及是否愿意放权。

上一篇:张斌:关口前移防治结合 下一篇:优质服务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