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的“绿选择”

时间:2022-10-26 04:26:50

奥运后北京能否保持绿水蓝天,如何保护、保持和持续改进北京环境,成为政府、公众关心的问题。在本期两篇文章中,我们触摸到北京在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新北京”的“绿选择”》中,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官员道出了权威的政府声音,好环境是北京必然也必须的公共选择。《交通和产业:北京环境建设“抓手”》中,专家给出了北京可能的保持好环境的路径选择。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针对奥运后北京环境建设出现的新变化,一份名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奥运后新发展》的政策报告即将推出。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赵磊,了解了今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始自1998年的奥运环境建设过程中,北京市累计投入约140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理念也同步推进,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成共识。

赵磊说,北京环境建设的四大工作之首便是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全社会进行环保宣传。

奥运让公众意识到,好环境的实现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创造和拥有好环境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权利。北京市奥运期间的临时管制措施得到了公众和企业的理解和配合得以顺利推行。

但任何事情的获得都需要付出努力,好环境的获得无论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需要承受和付出一定的代价。

单双号限行措施使习惯驾车出行的人不得不改换其他的交通方式。从7月20日到9月20日限行期间,来自权威部门的数字说,此举使北京停驶200万辆机动车。

奥运期间30万辆“黄标车”限制进京,不仅物流企业受损,给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也带来不便。有估计说因交通管制给物流行业造成的业务量损失约为50%。物流不畅,生活所需不能及时运达。从7月初开始,涨价潮率先席卷了基础建材市场,进而影响到居民生活,而菜价也见涨。北京市民在享受到好天气的同时也要为头顶的蓝天买单。

奥运期间,建筑施工工地停止了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北京市150余家混凝土搅拌站除保留5个作为应急之需,其余全部陆续停产。

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受到影响。因物流不畅或是排放不达标,奥运期间很多企业停产。北京地区首钢涉钢系统率先停产,奥运场馆周边建材企业也歇业。六环以内及顺义、昌平区施工工地全面停工。北京热电厂和建材、冶金、石化等企业也采取了更严格的污染排放措施,同时加强道路扬尘限制。

在北京周边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对污染严重企业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污染措施。仅河北唐山一地,就有267家企业在奥运开幕前一个月停产。河北省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大约五分之一。钢厂停产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和企业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正是全社会的共同付出和努力,换来了北京在奥运期间的交通通畅、环境优美。

但实际上,北京在目前阶段,还不能轻松达到日日蓝天白云、交通通畅的环境标准。北京两个月的好环境是以全社会的承受,特别是牺牲了经济利益换取来的。这表明北京的环境治理非一日之功。环境专家估计,北京大气进入良性循环,至少还需要20年的努力,这尤其需要决策正确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认为,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环保行为方式需要长期的宣传和教育。

建设环境文明首先要着眼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北京要采取哪些措施逐步持续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赵磊说,首先环境保护的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从孩子抓起,环境保护的宣传要从现在开始。媒体也要利用自身优势增加公益广告播放,鼓励公众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加强环境立法,建立立法和行为规范。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施工和绿色出行。此外,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杠杆,推行绿色生活。绿色生活要从点滴做起。环保意识要从外在压力转为自觉的内在约束,逐步树立全民的环保意识。

建设环境标准体系

北京的环境保护要抓环境标准的建设,这是北京环境建设第二大工作。

“目前北京市的环境标准建设已有长足进步,但并非完美。还有很多环境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像垃圾分类标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标准。而已有的环境标准制定时日已久,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因此,北京市的环境标准建设既要抓环境标准空白点的建设,又要对已有环境标准进行修订与提高。”赵磊说。

他特别强调了新的政策亮点:完善对新进入产业的环境标准准入,使新产业“入即清洁”。北京市要提高一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光和噪声污染等,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完善新进入产业的行业法规。对建材、化工、冶金等高污染排放领域实行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对各大行业和开发区实行环境准入标准。制定耗水、耗电、耗地、污染物排放等的标准,使新产业“入即清洁”。

同时,北京市要抓紧对现有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按照安排,“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完成300家水泥、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政府的环境标准建设的推进,相应的配套政策的出台,从标准体系方面使得环境建设工作有规可循,同时配套鼓励政策也将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向有利于环保的产业投入。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居民配合,共同创造蓝天绿水。

建设生态文明长效机制

政府和公众关注的奥运期间的临时管制措施哪些可以变为长效机制?环境建设需要长期努力,生态文明长效机制的建立就尤为迫切和重要。

赵磊说北京市环境建设的第三大项工作是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修订有关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实施办法,制定有关可再生资源利用以及循环经济促进方面的法规,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创新现有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利益引导机制,利用价格杠杆的利益引导形成“污染付费 清洁奖励”的节能新模式。采用峰谷电价、阶梯水价等,引导资源节约。

三是北京率先探讨排污权交易。8月6日,北京环境权益交易所挂牌。环权交易进入市场。北京的排污权交易要以环境权益交易所为平台,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排污权和碳汇交易,促进节能减排。

此外,北京市还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与环境相关的各部门联合执法,发挥团队力量,取得环境治理的良好效果。

与以往不同,北京市今后对环境监督考核的力度更大,环境硬约束的作用将更明显。赵磊特别强调要加强监督考核,对北京市十八个区县的排污大户,要加大环境考核指标的权重,适当降低经济考核指标的权重。甚至可以考虑对区县环境不达标的进行“区县项目限批”,把环境考核变为硬约束,把环境考核的利益引导机制建立起来。

建设环境精品工程

北京市环境建设的第四大工作是要增强北京市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提升生态品质,建设一批重大的精品环境工程。这是北京市环境建设的亮点。

“北京城八区的现有污水处理厂要提升为再生水厂,每年提供约9亿立方米的中水,增加水循环次数。这些再生水的一部分供给本市耗水大户做生产用水,其他则回灌做景观用水,提升城市神韵,最终形成‘三环绿水绕京城’的优美景象。”赵磊说,精品环境工程的首要任务是要在城市中心区大力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二是环城的郊野公园要形成“郊野公园圈”。现有的城市景观绿地向休闲绿地转变。城市带“见缝插绿”。建立开放型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这既是绿色屏障,又是市民理想的休憩场所。

三是在新城和郊区,建立起“以水为魂,以林为体,林水相依”的生态格局。每座新城都要建立“滨河万亩森林公园”。在新城建设中率先布局绿地,使新城的未来发展空间基于生态城建设的理念下,少走弯路。

北京市高速公路延至郊县。沿高速公路两侧、沿水系两岸都要“铺绿”,实现“区区通高速路,区区通绿色走廊”。

在远郊区县,则建立起“山区绿色屏障”。北京最终要形成“山区有绿色屏障,平原有绿色网格、绿色走廊,城里有绿色景观的层次分明的立体生态体系”。

北京要保证环境成果,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大气污染治理。

赵磊说,北京要继续实施第十五阶段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北京现有三十万辆黄标车,力争较短时间内升级成环保达标的“绿标车”。同时,北京要在三到五年内把城区平房的煤采暖改为电采暖或燃气采暖。消灭城八区的原煤采暖。

北京的环保、质监、安全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关掉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关掉一批,改造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来自产业的污染要大幅降低。

对于工地施工,北京市要推行绿色施工,沙尘堆放要有罩网,甚至用麻袋装渣土,用绿标车运走,实现施工全流程的绿色化。

北京要继续推行交通限行措施,如提倡市民每周少开一天车、鼓励乘坐公交出行。同时,要开展开征燃油税等经济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北京市的环境治理要点面结合,从机制上下功夫。奥运带给北京的无形资产更有价值。三大奥运理念是北京未来发展的良好诠释。市民的思维方式变化,对政府工作有新的期望。北京今后对生态文明建设要常抓不懈。北京第一位的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改进城市管理和运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工作也非常重要。工作排序的变化反映了政府施政理念的变化。生态是北京的新财富。”赵磊强调说。

上一篇:北京优势凸显 下一篇:交通和产业:北京环境建设“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