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挑战

时间:2022-10-26 02:18:45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宪军表示,胜利股份将以价值管理为中心,加强资金的管理运作,不断提高公司市值,回馈广大股东。

“竞争是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法则。机遇与挑战始终与我们相伴,只有敢想别人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只有敢做别人不敢做和做不到的事,才能保持企业不灭的斗志和旺盛的激情。”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任何情况下,合作是第一位的。我们以追求与竞争者的共同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与竞争者的联盟与合作。竞争力是体现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我们努力做市场竞争中的领先者。”

在这些理念指引下,“胜利人”正实现着一个又一个新跨越。自1994年公司成立,到1996年胜利股份(000407)于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再到近年来成功进入相关多元化产业并逐步取得成功。他们正一步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胜利之旅”

俗话说:“不是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990年2月,一个由徐建国带领的8人创业团队借来一部车,租了几间平房,就此开始了赤手空拳的创业生涯。直到4年之后,胜利股份才正式注册成立。

经过前几年的努力,胜利股份正式诞生之初就已经有了出色的成绩。以经营石油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国际贸易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业务的胜利股份在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4830万元,净利润1013.6万元;1995年销售收入翻一番,达到32875万元,净利润2521.4万元。

“面对成功比面对失败更困难”,这是很多企业家共同的心得。对于徐建国来说,他深知企业只有持续发展才有不竭的生命力,安于现状必然就会墨守陈规,最终也就会被市场淘汰掉,他在考虑着“胜利”的未来。

经过与创业团队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徐建国最终拍板:工业产业化才是一个公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借助资本市场才能加快产业转变的速度,才能够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战略就是方向,只要确定下来,接下来的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随后徐建国带领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大量的项目调研工作,1995年,胜利股份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上马了聚乙烯塑胶管项目。此举为“胜利”由商贸业向今后的工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经验。

1996年,对于胜利股份来说是极富意义的一年。6月3日,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公司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胜利”的上市申报材料通过了国家证监会的复审;一个月之后,他们梦想成真,7月3日,“胜利股份”股票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当我们今天叙述“胜利”过去的成绩时,只有寥寥几句,最多就是为“胜利”的成功唏嘘不已,但谁又能体会到这个团队当初为了上市所付出的那些努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连年被银行系统评定为“AAA级信用企业”,并于1999年被山东省政府列入重点支持的100家重点企业;2006年,又被授予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最佳信贷诚信客户”,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2006年度免检企业”;2007年6月,胜利股份被山东省科技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望着眼前这一系列的荣誉,对于“胜利”人来讲既是认可,更是今后发展的动力与责任。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谋求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说到创新,不得不谈谈胜利股份在全国“创最”的一件事情。

2000年春天,人们正沉浸在享受新世纪第一个季节所带来的绿意欣喜之中,齐鲁大地却上演了一场颇为惊心动魄的股权之争。这在证券史上称为“胜通之争”。这也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收购和反收购事件的经典案例。胜利股份在这一事件之中有诸多创新之举。首先,这一做法在中国证券史上是较早一家采用“授权委托书”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中国证券史上较早一个反收购案例。其次,这是中国第一家进行董事会差额选举的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推行“公司治理纲要”的上市公司。纲要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办事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相互之间的约束和制衡关系。再次,是中国股东大会开得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胜利股份还是中国较早一家推行独立董事制的企业,独立董事人数第一个达到要求的上市公司。

事隔7年之后,“胜通事件”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记忆留在了中国资本市场和胜利股份的发展史上。“但它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在资本市场上,创新无处不在,在国际市场上成熟的‘授权委托书收购’、‘独立董事会’等制度的引入,正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中国的证券市场。对于企业而言,道理是一样的,只要你把先进的模式、办法、管理、工艺、技术、产品等引入企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嫁接、改进、提高和优化,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的规范和发展,就是创新。”徐建国感慨地说。

自1994年起,胜利股份先后斥资2亿元进入塑胶管道领域;1997年,投资控股中外合资山东绿野化学有限公司,进入农药领域;1998年,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资组建山东胜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0年,在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胜利生物工程园”,全力进军生物技术产业,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GMP认证。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系列的开疆扩土行动,徐建国这样诠释他对创新的理解:“创新就是选择之后的隐忍与坚守!”

在新世纪之初,胜利股份就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以高科技决胜未来,争做中国生物技术第一企业。这是胜利人的愿景。在这个目标的鼓舞下,胜利人矢志将胜利股份建设成为高科技和国际化的知名企业。

生物产业的机遇

新经济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

伴随着全球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生物制药在中国制药业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其发展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都高于化学药和中药。以2005的数据为例,行业年净利润实现32.6亿元,占整个制药行业的9.69%。近几年的迹象表明,生物制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开始显著提高。

为更好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员工利益最大化”,胜利股份一直在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并致力于战略转型,新世纪之初就把生物技术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

胜利股份管理层审势度势, 早在1998年,就与中科院植物所合资组建山东胜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被中科院确定为中试基地;2000年,配股募集资金1.6亿元,在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胜利生物工程园”,以国内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中试车间和一流的生产装备构建起生物技术的高起点平台;2003年,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海南霉素、黄霉素等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攀升,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屡结硕果;2004年,选址济宁市高新

技术开发区,投资3亿元建设生物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2005年10月,占地面积40公顷的大型生物发酵工业化生产基地投产成功,成为国内“单一产品投融资规模亚洲第一、单一产品发酵量亚洲第一、生产工艺设备行业第一”的规模化生物原料药制造企业。

2006年,胜利股份以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为首的“生物技术顾问团”为技术支持,以“观念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拓展生物保健品市场,做中国生物技术第一企业,全力打造生物技术领域高科技的胜利和国际化的胜利。

作为产业多元化的主着力点,如何让生物产业成为发展的“火车头”,并在未来经济中抢占制高点?胜利股份公司总经理雷宪军在2007年作出了一些相关调整。其中,以销售为龙头,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济宁基地的生产规模优势;研发速度要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实现储备新产品的产业化;加强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等等,这些成了本年度的重头戏。

至于落实执行,可以在雷宪军的一篇名为《以发展的名义,时刻准备着》的工作报告里管中窥豹:对于销售体系,尽量减化管理层级和组织结构,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于营销队伍的综合培训和凝聚力;灵活采取内贸和外贸政策,国际营销采取自营出口与结合的方式,国内营销根据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品性质实行特色销售模式;内部管理上,采取

“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的管理原则,重塑管理流程,建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无缝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农化产业,一路高歌2006,年中国加快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废除了农业税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税种之后,中国农业再次获得发展的良机。这意味着农村市场原有的对农化产品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有了政策性的指引,也为农化等相关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是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被确认为山东省“先进技术型企业”。胜利股份也因此沿着本轮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一路高歌猛进。他们遵循以“科技为基础,市场为导向,质量为生命,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宗旨,胜邦绿野现已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除草剂生产企业。产品以除草剂为主,以杀菌剂、杀虫剂为辅,共30余个品种。其中,农用杀菌剂菌毒清为公司的专利产品,曾荣获“国家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化工学会“创新奖”,中国化学学会“优秀农药奖”,除草剂乙草胺、丁草胺和莠去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胜邦绿野于1999年通过ISO 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同时,更注重市场的开发,目前已形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农资、农技、植保三大体系1000余个长期客户的组成的销售网络和推广体系,在行业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司结合自身产品结构的优势和特点,主动出击,全面参与国际市场。公司注重优化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并取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连年被评为“省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信用企业”和“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在这个产业上,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对于技术工艺的创新,一是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胜利股份总经理雷宪军表示,今后工作要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尤其是对现有原药产品相关的新剂型、新助剂、新配方的研发,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探讨资本运作方式,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争取通过增资扩股带动发展。这两点都十分切中当前农化产业的要害。

塑胶的振奋

塑胶产业是胜利股份重点发展的基础类高新技术产业,适应了中国管道工业“以塑代钢”跨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该产业拥有东营胜邦塑胶有限公司和陕西华山胜利塑胶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聚乙烯燃气、给水管道和管件。自1994年起,胜利股份先后斥资2.2亿元兴建塑胶管道生产基地――东营胜利工业园,引进德国和奥地利先进的全套聚乙烯(PE)管道生产技术及设备,形成了3万吨聚乙烯工程管道年生产能力。

1998年,胜利股份利用配股募集资金对塑胶产业进行了第二次技术改造,使现有产能得到了巨大提高。

2005年公司生产的“胜邦牌”PE管材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近年来,公司战略层立足优质聚乙烯管道系列产品,对国内聚乙烯管道细分市场进行深入的探索,产品成功进入“海水养殖网箱”、“非开挖管线修复”、“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疏浚修复管道”等领域,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均得到市场与客户的高度认可与好评,在实现了对塑料管道细分市场的占有的同时,对于产品以及公司品牌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实,早在1998年,胜利股份出资控股成立陕西华山胜利塑胶有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该产业在完成了生产基地布局之后进入了规模运营的历史发展新阶段。针对全国市场的产品需求特征设立销售中心和驻外办事处,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体系的同时,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客户的需求变化,以便于迅速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这不仅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塑料管道行业的龙头地位,更为推动国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对当前国家金融政策的趋紧,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加大融资力度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雷宪军表示,胜利股份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家金融动态和政策的导向,充分加强与各大银行之间的交流沟通,争取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另一方面,以价值管理为中心,加强资金的管理运作,合理安排资金,通过资金的优化流动提高回报率,在保证公司资金正常周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费用,防止资金沉淀,不断提高公司市值,回馈广大股东。

在财务管理上,雷宪军认为:“在一般方法之上,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当然也包括对胜利大厦等闲置资产的盘活力度,以增加公司收益。”

“拒绝任何短期行为,绝不允许为了暂时利益损害顾客利益,更不允许欺骗和违法,时刻站在顾客立场审视产品和服务,认真倾听顾客意见,悉心研究顾客需求,以顾客满意作为检验经营成果的标准。”这是从胜利股份的企业文化当中摘选出来的一段话。也许有些“大众化”,但真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反过来讲,倘若真正能做到了这一点,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成功。

上一篇:乡土画家李常杰 下一篇:凝眸呼之欲出的股指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