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优 工银瑞信三年跃居行业前三的秘决

时间:2022-10-26 01:52:05

股债双优 工银瑞信三年跃居行业前三的秘决

2014年工银瑞信包揽主动股票基金冠、季军,跻身二千亿以上超大型基金公司行列,这几乎就是“股债双优”最完美的铨释。公司加强研究成果向投资和市场的转化,以前瞻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进行基金产品布局,取得了投资业绩与规模增长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

《投资者报》记者 罗雪峰

从700亿到2500亿需要多久?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瑞信”)给出的答案是“3年”!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于2011年底,工银瑞信的资产规模(剔除ETF联接基金公告投资基金的资产)为698.63亿元,在67家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名第9位。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发现,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工银瑞信就以1918亿元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在94家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位,截至2014年四季度末,工银瑞信的公募资产规模已较2季度增加622亿,以2540.7亿元的规模,稳稳地夯实了行业三甲地位。工银瑞信也因此成为《投资者报》“基金公司规模兴衰榜”上崛起最快最稳定的基金公司。

短短3年时间,规模增长近200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哪怕以当前最严格的标准――资产管理规模上2000亿才算得真正的第一梯队来说,工银瑞信这3年时间里取得的成绩,也相当于为市场新增了一家新的第一梯队成员。”一位长期研究基金市场的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研究成果向业绩回报的完美转化

2014年工银瑞信的杰出表现,几乎就是“股债双优”最完美的铨释。尤其是在权益类投资上的杰出表现,使得这家一贯以固定收益投资见长的银行系旗舰公司,迈入了真正的行业领先者行列,促使行业向着新的格局方向转变。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工银瑞信2014年旗下金融地产基金和信息产业基金,分别以102.49%和64.31%的年回报率在359只可比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中排名第一和第三,是95家基金公司中,唯一有两只产品出现在股票型基金前十的基金公司,并且,工银金融地产基金是全市场唯一一只收益率超过100%的主动股票型基金。

此外,工银瑞信旗下满一年的股票型基金(不包括分级)2014年平均回报率为42.52%,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工银瑞信近年来加强投研体系的改革,形成强大的投研平台,并加强研究成果向投资和市场的转化,以前瞻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进行产品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主题/行业基金业绩突出。

以2014年勇夺股基冠军的工银金融地产基金为例。据工银金融地产基金经理鄢耀和王君正介绍,2013年,工银瑞信基于过去对行业模拟组合绩效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超额收益机会,于是当年工银瑞信就果断地推出了这只行业基金。据悉工银信息产业的情况也是如此。

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工银金融地产2013年8月26日成立时的规模仅2.21亿元,工银信息产业2013年11月11日成立时规模也仅2.27亿元。而至2014年底,这两只基金在分别荣获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季军的同时,规模也分别大幅攀升至32.31亿元和31.55亿元。

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在风格快速转换的2014年,工银瑞信旗下的工银金融地产和工银信息产业揽括偏股基金净值涨幅榜前三席的两席。基金公司在蓝筹和成长两种风格中均有布局,并且取得靓丽业绩,这体现了基金公司的格局、眼光以及科学有效的投研体系。

这似乎成为了众多分析师的共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良好的产品设计,深厚的公司底蕴,是工银瑞信今年全面爆发的主要原因。关键的,是判断准确,然后,执行力强。

甚至有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工银瑞信推出的新基金。

工银瑞信在2014年第四季度布局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和研究精选基金,成立以来分别获得20.4%和23.4%的回报率(截至1月27日),折合年化回报率均超过130%(均为Wind数据)。

插上翅膀的“大象”潜力无穷

一组组亮丽数据的背后,是工银瑞信这头“大象”已经插上翅膀的事实。

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工银瑞信也保持了行业领先者位置,旗下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中有12只产品业绩位居同类前10名。

其中,满一年的债券基金平均回报达到27.22%,工银添颐A类、工银添福A类的年回报率分别为44.39%、43.98%,双双位列2014年收益前25名的债券型基金。工银添颐A还以69.47%的3年回报,位居最近3年涨幅领先的债券型基金第11位,工银添利、工银强债分别以46.54%、45.44%的5年回报,位居最近5年涨幅领先的债券型基金第13、14名。

在短端产品方面,工银货币、工银7天、14天、60天净值增长率均居同行业前列,整体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其中工银货币最近2年、3年业绩均位居同类前3。

“权益类产品业绩的大幅提升,与公司近两年来对投研体系进行的改革密切相关。公司推崇以业绩为根本的投研文化,以研究驱动投资,强调对行业与上市公司的深入调研,让优秀的基金经理与研究员能脱颖而出,并不断成长。同时公司致力于建设合作、共享的投研文化,实现基金经理与研究员优势互补,形成团队合力,促进了投资团队的稳定性和业绩的可持续性。”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

记者发现,工银瑞信投研团队超级稳定,该公司也成为排名本报2014年6月底“基金公司吸纳人才排行榜”前三的公司。

再以工银瑞信固定收益团队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工银瑞信目前从事固定收益投资研究的人员超过40人,人数居行业之最。其中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近20名,平均证券从业年限近10年;固定收益研究员、债券交易员各十多名。工银瑞信继2014年3月份荣获亚洲权威资产管理杂志《Asia Asset Management》“中国最佳债券管理公司奖”之后,于2014年年底成为美国《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中国固定收益类”亚洲投资管理奖的唯一得主。

工银瑞信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稳健的经营理念、科学的投研体系、严密的风控机制和资深的管理团队,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2000亿规模的第一梯队阵营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公募基金、QDII、企业年金、特定资产管理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等多项业务资格,为逾800万公募基金客户和多个年金、专户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资产管理规模近6000亿元。

上一篇:通过设备改造和系统优化 降低压缩空气含水率的... 下一篇:煤直接液化机理与动力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