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时间:2022-10-26 01:35:07

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摘 要] 微时代背景下的U-S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的微平台,由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构成的虚拟学习团体。其主要由共同愿景、参与者、学习资源、微平台四大要素组成。U-S教师微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要基于现实组织,建构充满信任的心理环境;要聚焦于“学”与“发展”,聚合U-S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共同愿景;要依托高校,构建有专家引导的虚拟专业学习共同体;依托微平台,构建基于问题学习( PBL)和资源支持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微时代;U-S;微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62-02

微时代背景下,各种微平台信息以流动、迷你、瞬时、扁平的特征引领教育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必将带来教师学习的“微革命”。

聚焦传统U-S(University-School)教师学习共同体,即高校教师与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互动学习的资源、时间、空间受限,学习者主体性不强,影响学习的质量。如何将“微时代”的理念、功能与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屏障深度融合,为U-S教师学习共同体搭建信息高架桥,有效解决学习资源不均、学习成本较高、学习时空局限以及学习需求多样的难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概念界定

(一) 微时代与微学习

1 微时代

微时代是基于信息数字化技术,通过新型移动智能终端,以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进行实时、互动、快捷地传播信息的r代。[1]微博、微信、微语是微时代传播媒介的代表,“精”“短”“快”是微时代文化传播主要特征。

2 微学习

微学习是微时代的产物,微学习(Micro learning)概念于2004年由奥地利学者Lindner提出[2],微学习是人们在微时代背景下借助移动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微内容、微时间、微过程、微媒介、微资源实现的在线学习方式。微学习是一种便捷、碎片化的学习,不受时空、教学、内容的限制,赋予了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自主选择与决定的自由[3]。

(二)“微时代”背景下的U-S教师学习共同体

微时代背景下的U-S教师学习共同体,简称U-S教师微学习共同体,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的微平台,由来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高校教师共同构成的一个交互、协作的虚拟网络学习团体,其成员之间以微平台为通信媒介,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4]。

与传统U-S教师学习共同体比较,由于微时代信息丰富性和互联性,传统因地域、时间和师资水平导致的互动学习的屏障将被消除,优质教育资源将以流动、多元、碎片的形式快速地充斥学习共同体内部,学习者均可是信息创造者、共享者、使用者,大大提高互动学习的质量。

二 “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要素

(一)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缔结学习共同体参与者关系的目标纽带。高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工作性质和目标具有内在联系性。共同愿景就是要发挥聚合功能,协调高校、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发展目标的交集,以促进高校、中小学教师的协同专业发展为直接目的。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来自实践一线和理论战线的教师在虚拟组织内部平等分享与学习、思想与现实碰撞、反思与批判,逐渐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促进U-S教师专业水平综合提升,从而推动高校和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改进。

(二)参与主体

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参与主体,是指加入微平台虚拟社区,具有相同的学习目的和价值追求,以完成某些共同的学习任务,共享资源、分享经历、互动交流,相互促进的所有人员,包括学习者和助学者。由于移动网络资源的丰富、便捷,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没有知识权威,学习者和助学者均是信息创造者、共享者、使用者,共同体成员围绕共同愿景进行平等参与、对话、合作,进而影响学习共同体的氛围。

(三)信息资源

信息是教师学习的重要资源保障。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信息传递具有发散性、流动性,世界范围内的任何网络注册学习者都是信息的生成者、传递者。信息资源包括:教学实践资源,教育理论资源和专家资源。信息可以是已有的知识,可以是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分享的经验和成果,也可以是对已有知识再加工后的升华。

(四)微平台

微平台是一个覆盖面大而全、功能多样、兼容性强、操作简单易用的移动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是U-S教师微学习共同体重要环境保障。微平台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以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格式存取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超链接访问方式;网络中介有自由对话功能。[5]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成员可以打破时空因素的影响,通过微群内“实时对话 ”“语音输入 ”“文本输入 ”“群聊 ”“朋友圈 ”等功能进行信息资源,实时互动,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三 “微时代”背景下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基于微信平台的U-S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要明晰几个问题:基于什么而建?为何而建?由谁引领?如何运行?

(一)基于现实组织,建构虚拟学习共同体内部的信任环境

U-S微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建构在虚拟网络基础上的学习共同体。信任感是虚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心理基础。有信任感的虚拟组织内,学习者将个人愿景融入共同愿景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更强,互动频率更高。

如何建立虚拟组织内部的信任感? U-S教师微学习共同体建构离不开现实组织的支持,成员在现实组织中的交往、情感认同有利于彼此的之间建立信任。这种现实的组织可以是固定的,如高校-中小学共建的实习基地、实践锻炼基地、教研培训合作基地、点对点服务项目等;现实组织也可以是临时的,如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及其他专项培训项目。

上一篇:平房林场实施国家级公益林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 下一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