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 告别国球的乒坛一姐

时间:2022-10-26 12:05:59

日前,张怡宁与15名退役的运动员一起于前往美国学习1年。按规定,张怡宁在美国留学期间不能擅自回国。在此期间,中国乒乓球队要参加奥运积分赛、提交奥运会参赛名单,还将备战奥运会。这意味着,张怡宁,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乒坛女皇将彻底无缘伦敦奥运。也意味着她正式告别了乒坛。

张怡宁,头发短短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总冷着一张脸――简直酷毙了。张怡宁打球,干脆利落。15岁刚出道,便在名将云集的八运会上不折不扣地扮演了一回“名将杀手”,将李菊、乔红、齐宝华一干明星齐刷刷斩于拍下,一鸣惊人。电话里约她采访,她的声音也是那么清脆干净,绝不拖泥带水;见了面,才发现假小子似的她笑起来竟如孩子般天真,有一口雪白的牙齿,像亦舒笔下的人物。

新奇的玩具:乒乓球

童年的张怡宁好动且淘气,看了电视剧“排球女将”就天天扑拉着自各儿的气球,学小鹿纯子练习“晴空霹雳”。望女成凤的妈妈王凤英见她如此活泼,便带她报了不少业余兴趣培训班。开始是舞蹈,可小张怡宁似乎对站姿、手位练习什么的并不感兴趣,没两天便退了班;接着是武术,但老师说她个子太小,年龄也不够,于是再次退出;然后又是游泳,这回张怡宁倒乐意,高兴得“如鱼得水”,然而先天条件的限制……肩太靠前……又使她离开了游泳池。最后,喜爱乒乓球的舅舅把宁宁领到了北京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队。宁宁眼前仿佛“哗”一下出现了一片新天地,她爱上了乒乓球。那是1987年,张怡宁5岁。乒乓球这个新奇的玩具牢牢吸引住了张怡宁。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她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在5岁时就找准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的。张怡宁绝对力量不大,但爆发力好,球感尤其不错。在舅舅的指导下,她把“游戏”玩得游刃有余,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有一天,还是舅舅,把她领到了东城区业余体校教练的面前。初次见面,教练并未发觉这个瘦瘦小小的小丫头有些什么过人之处,反倒是因为已过了报名时间而不肯留下她。深深了解宁宁的舅舅急于想向教练证明,宁宁不是一般的孩子,竟举着宁宁的小手对教练说:“这孩子特坚强,特能吃苦。您看,这上面拉了道口子,她一点儿都没哭。”也许是舅舅的诚意打动了教练,教练答应宁宁留下试训两天。没想到试训尚未结束,教练便悄悄跟宁宁说:“咱可就留在这儿,不去别地儿了啊。”

6岁半,宁宁上小学了,就是体校附近的铁路二小。宁宁家住陶然亭,每天早上6点30,都是爸爸张启源骑着那辆小三轮,从宣武骑到东城,送宁宁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从没间断过。“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坚持,我可能也打不到今天。”世界冠军张怡宁如是说,眼里是深深的感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宁宁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下午四点钟,放学的时刻。一下课,她就飞奔到体校训练,直到晚上六七点,才摇晃着回家,乐此不疲。

9岁时,张怡宁第一次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出战。她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对手是交过几次手的一个小伙伴,张怡宁从来没输给过她。前两局两人各赢一局,第三局打成15∶13,对手领先。张怡宁一下子傻了,没想到知根知底的小伙伴会突然变得这么厉害,张怡宁从来没打得这么辛苦过!她越想越委屈,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得挺伤心。她一边掉眼泪,一边继续挥拍打球。旁边的教练都乐了:“瞧,这小姑娘,是打算用眼泪把对手打败啊!”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那个小姑娘没见过她这阵势,分了神,没能绷住那根弦儿,比分一下子让张怡宁给扳了回来。张怡宁获得了第一个冠军,还出了名――“哭”赢的。

师徒情深

1994年底,张怡宁到了先农坛:北京市体工大队。在那里,张怡宁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李隼。“张怡宁是94年底进的北京二队。那时我在一队,一直听说有这么个小孩不错。95年全国少年比赛我看了一下,小孩儿球一般,但气质很好,输赢都不动声色。结果那回她把当时的全国少年冠军唐娜赢了,2比0。第一次打正式比赛就进了前8,还可以啊。这孩子身体条件一般,但打球时候的手感很好……”

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每个阶段都会有二虎之争的局面,这个时候从教练的角度讲,重点培养谁将是一个很难做出的选择。而在王楠的成绩刚刚出色起色的时候,张怡宁也开始冒尖,作为二人的教练,李隼在选择重点培养谁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不过最终她还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王楠身上。

从性格来讲,张怡宁不愿意轻易去听从别人的指导,她有着自己的想法,比赛失利后,她会在第一时间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如何来克服问题等等。

张怡宁尽管懂道理,但有时候不太听话。据了解,张怡宁和李隼因为矛盾曾经拍过桌子、瞪过眼睛,甚至都不交流。今天张怡宁透露说,“有的时候我知道他在生气,但我还是老气他,有一次他还踹了我一脚,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吧。”

“1998年恰好是张怡宁进队两年,当时她已经是中国队主力,曼谷亚运会即将给她报名,但领导来看她时张怡宁不好好,”。当时的李隼非常生气,对张怡宁的怠慢训练尤为不满。不过训练中的张怡宁看出李隼的教练生气,后来二人通过短信来交流,关系慢慢得到缓解。2005年张怡宁和李隼的交流时间很少,因为两人已达到一种默契,张怡宁坦言,“他想要的比赛我都知道,所以他想要的比赛我都好好练。”

张怡宁和李隼师徒情深,两人携手走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经过李隼的悉心教诲,成就了张怡宁一代乒坛一姐的地位。16年的日日夜夜,尽管出现过争吵,也尽管有过嘴上的“交锋”,但李隼和张怡宁的感情日渐升华,在李隼自己看来,张怡宁就好像她的另一个女儿。

在张怡宁的新婚之日,李隼亲临现场对这个国家队的“女儿”送出祝福,并希望她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拥有美好的生活。不过,对于“女儿”的出嫁,当时的李隼有些恋恋不舍,“虽然之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仍然有些不舍,心里不是滋味。”

83个月的乒坛一姐

自国际乒联2001年正式启用世界排名系统以来,张怡宁在世界排名第一位置上的总时长达到了惊人的83个月,也就是占据了9年中将近7年的时间;而从2003年1月第一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到2008年1月被郭跃短暂取代,张怡宁连续排名世界第一最长的时间也达到了60个月――换言之,整整五年的时间,无人能撼动一姐的位置,这是一个前无古人,之后也很难有来者的记录。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月和11月张怡宁都曾被短暂挤到第二的位置,但她在紧接着的一个月都马上便夺回后座,可见她的位置有多么牢固。

世界排名系统投入使用之初,张怡宁尽管已经随队获得过两届世乒赛女团冠军,但在世乒赛单打中却没有太大的突破;拿了两个亚军和一个季军;不过,凭借女单世界杯两次夺魁,加上巡回赛中稳定的发挥,她还是在2003年1月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从此开始了她对世界女子乒坛持续至今的“统治”。2004年张怡宁全面爆发,不仅在雅典奥运会上同时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并且又一次夺得世界杯女单冠军,在公开赛中也是四度称后,这宣告了“张怡宁时代”的正式开始;次年,她在上海世乒赛上摘得女单桂冠,成为中国乒坛历史又一个“大满贯”获得者。

2006年,张怡宁作为绝对主力、与队友一道在不莱梅捧起考比伦杯,在决赛中郭跃失利的情况下,一人独得两分的张怡宁成为中国队夺冠最强有力的保证;同年底,在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上,张怡宁成为捧起大王者杯的第一人。经过2007年的短暂低潮期,2008年张怡宁很快又再度爆发:广州世乒赛再次作为绝对主力、为中国队确保了女团的冠军,北京奥运会上不仅再次为团体夺冠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单打方面也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蝉联冠军。2009年,张怡宁参加的比赛并不多,可是她一旦参赛,几乎就是冠军的代名词:在横滨世乒赛上再次夺得女单冠军,随后在全运会上夺得女单、女团两枚金牌,连在乒超联赛中,她都率队夺回了冠军。

不过,张怡宁的状态虽然已经非常稳定,但也不可能一直雄霸天下。2007年,进入技术调整期的她曾经短暂陷入低潮:在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中,作为卫冕冠军出战的她被小将郭跃4比0横扫出局,除此之外,在公开赛中她也经历了一段时间无冠的尴尬,直到下半年9月才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大奖赛上复仇郭跃、同时也走出了“冠军荒”。不过,正如她的主管教练李隼所说,这段时间属于张怡宁的“调整期”:由于年轻队员冲劲很大,张怡宁当时心态上又无法放得很低去拼对手,才造成了这段时间的尴尬。但一姐终归是一姐,她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和状态,重新夺回了统治权。

2008年11月那次退居第二跟1月那次有所区别,这是由于张怡宁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并未参加比赛,而李晓霞凭借世界杯上的夺冠而短暂上位――这与这次的状况有些雷同:张怡宁自横滨世乒赛之后便没有再参加过国际比赛,而刘诗雯则在公开赛、世界杯乃至大王者杯都有着稳定的发挥,这帮助后者排名快速攀升、最终在2010年初超越了久疏战阵的张怡宁。

告别乒坛圆留学梦

进入2011年,即将迈入30岁的张怡宁选择赴美国学习。在呼唤她回国家队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这位曾经的乒坛一姐毅然选择了学习深造,而这就代表她基本无缘伦敦奥运会。

张怡宁之前曾经说过,自己退役并不一定非要搞个仪式,希望可以静静地离开赛场。现在看来,前女乒一姐的愿望即将达成。日前,北京体育大学安排张怡宁在内的15名冠军班成员一起公费赴美留学1年,由于留学期间不能随意回国,这也意味着张怡宁将错过一系列的奥运积分和选拔赛,同时彻底失去进军伦敦的积分。虽然没有正式宣布,但是效力国家队18年的张怡宁退役基本已成事实。

2009年10月的山东全运会后,张怡宁告别了赛场,并就此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中国女乒也从此陷入没有领军人物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小将们在各项大赛上暴露出的不稳定性,要求张怡宁出山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张怡宁始终深居简出,没有回应过什么。直到去年秋天,张怡宁入读北体大冠军班攻读硕士,才第一次向媒体明确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享受安静的读书生活远离喧嚣。

张怡宁在北体大的学习并非像很多冠军班成员那样仅仅是走个形式,据她的同学们反映,张怡宁上课相当认真,课程多的时候甚至会住校学习。此前,张怡宁就表示希望有机会出国留学学习语言,其母也非常支持女儿,甚至愿意陪同前往。现在,张怡宁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由于北体大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合作,冠军班学生有机会前往威斯康辛大学留学,比如罗雪娟、王冰玉等9名学生已经在威斯康辛大学学习了数月。

国际乒联要求各队必须在6月1日前提交伦敦奥运会的参赛名单,这就意味着张怡宁最晚也要于最近复出,恢复竞技状态,并参加6月1日前包括鹿特丹世锦赛在内的奥运积分赛,令个人世界排名挤进前28名。可按规定,张怡宁在美国留学期间不能擅自回国,这也宣告了前女乒一姐彻底与国家队“分手”。

历程评述:

张怡宁15岁出道,一鸣惊人,无数人为张怡宁的惊艳所折服――冷若冰霜娇若火。在迎接对手挑战时那冷傲的眼神就足以令观众倾倒。成为“一姐”之后的漫长日子里,“一姐”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光辉的荣耀。

中国体育“一姐”众多,但作为国球的一姐,张怡宁的形象与众不同:出道多年,没有听说过丝毫关于张怡宁的负面报道,不喜欢招摇、更不“懂得”张扬,看似纤弱却丝毫没有任何小女人的行径。从世界乒坛一姐到出国留学,张怡宁正在用她坚实的脚步奠定着属于她自己的又一栋摩天大厦,毫无疑问,张怡宁还将继续持续属于她自己的美丽故事……

上一篇:马克.雅可布 始终生活在风口浪尖 下一篇:王茂设 探索晋城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