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业在调整中寻找机会

时间:2022-10-25 11:56:50

化纤业在调整中寻找机会

当前,我国化纤行业已步入又一轮的深度调整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调整期正赶上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各种红利释放的好时候。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国化纤行业面临着哪些机遇?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朝着强国方向迈进?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新起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邀请行业专业人士,述说他们的新思路,探讨行业新路径。

2013困难中寻求突破

2013年,我国的实体经济遭遇了寒冬,这一年,中国化纤行业走的也不轻松。但可喜的是,在这严峻的环境下, 我国化纤企业依然在努力寻求突破。

上海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生物科技产业公司,目前在我国拥有大规模综合性生物产业平台。凯赛用生物法生产化学中间体,拥有稳定的大规模市场,同时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对于这样一家大型生物化工企业来说,2013年的发展情况也牵动着行业内的心。

凯赛销售经理宋悠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凯赛的主要产品是长碳链二元酸,是一种起合成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70%。“这种产品是我们公司的传统业务,做得已经非常成熟了,2012~2013年公司扩产了好几次。在市场方面,我们以外销为主,出口国外的量大约在1万~2万吨,主要销往欧美等地。国内市场方面,每年销量在5000~6000吨。当前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英威达公司。”宋悠芳介绍道。

对于2013年的成就,最让宋悠芳骄傲的是公司的生物尼龙项目。2013年,凯赛在生物尼龙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已经进入到中试阶段,正在进行调试。“2013年整个化纤行业的行情并不是非常好,我们下游的很多纺丝工厂都表示,希望上游出现一些亮点,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我们才会决定进行生物尼龙的开发。”宋悠芳说。

在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张德慧看来,去年一年,国内工业丝的整体运行比较平稳,但是企业的效益却不是很好。

“去年我们古纤道一年的生产总量约为25万吨。其中,销往国内各个省份的为15万吨,销往海外的大概在10万吨,这其中又包括美国、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等50多个国家。虽然市场销售情况还可以,但是受到整个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相比前几年的情况,古纤道的发展并不能说是有了很好的起色。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每年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都不能少于我们销售总收入的3%,所以2013年我们又投入了20多个项目进行研发,费用投入了至少2.4亿人民币,开发各种功能性产品并且拓展我们产品在新领域内的一些应用,以应对现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张德慧说。

采访中,对于去年行业形势反应比较好的是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上市企业在2012年以亏损1.4亿元人民币结束,而2013年新乡化纤扭转了这种局面,盈利1000多万人民币。

“整个2013年,我们企业的发展感觉比2012年要好很多,这一年公司的氨纶、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等一些差别化产品销量都不错,产品质量也有了不少提升。我们更加重视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以及各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对接和产业联盟模式的建立,作为上游企业,也要学会同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做产业链上的生意。在市场方面,我们比较高档的长丝产品都销往欧洲、中东、日韩、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我们的短纤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谢跃亭介绍了公司去年的经营基本情况。

2014期盼在坚持中成长

2014年是改革元年,针对各项改革释放的红利,如何抓住机遇是企业目前思考较多的问题。

在谢跃亭看来,对于新乡化纤来说,虽然2013年的日子已经有了不错的起色,但是在整个化纤行业常规产品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做出效益做出利润,就需要往高端方向发展,研发差别化产品,并且要积极地参与到产业联盟的建设中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

“2014年,化纤行业面临的形势如何还不明朗,现在才是开始,许多情况仍未知。但是我们在同别的企业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普遍表示情况会比2013年要好一些,但是这种好,并不是根本上的改变。在形势仍然没有一个很好定论的情况下,化纤企业要想发展,就不能盲目,需要提前进行好各种规划。2014年,是我们新乡化纤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我们的常规产品不会再增加产量了,而是要加大各种新型差别化产品的生产力度,这是我们今年发展的重点。当然,适时地向下游市场进行产业的延伸,也是我们考虑要做的。同时,向高端面料进军,我们也将进行尝试,希望可以实现新突破。”谢跃亭说。

说到差别化纤维和新型纤维的发展,张德慧也谈了谈自己的想法。他表示,现在工业丝的功能性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呈现出越做越好的趋势。“海洋中的一些人工平台以前使用的钢索,现在已被我们的粗型工业丝所替代了;高速公路上的隔离用防护栏,也用到了我们的工业丝做的,国内的一些高速公路上已经有了这种实验路段,这些都是亮点。至于新一年的发展,在我看来,并不是很乐观的,毕竟下游的需求还不足。但是我们30万吨新产能2014年还会陆续投产。需求虽少,但是还有,关键看企业要怎么做。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放弃,一定会迎来曙光。”张德慧真诚地表示。

2014年的行情如何,订单虽然不是一个企业的全部,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情况。

对于凯赛来说,2014年的开头还是比较完美的。“行业的大行情到底会如何,现在还不好预判。但是从我们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行业整体情况不错。现在我们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2月底,从这个小细节来看,应该说企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些订单大都是一些比较大的国内外企业所下的。2014年,生物尼龙产业项目将是我们的发展重点。现在1000吨的中试线已在山东进行,而且还打算在山东省济宁市的化工园区建成年产4万吨的生物尼龙生产线。发展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兴市场,也算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我们生物化工企业自己的亮点。”宋悠芳这样告诉记者。

上一篇:内衣航母即将出海 下一篇:重新认识纺织前产业链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