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少年和他的“警察妈妈”

时间:2022-10-25 10:25:56

迷途少年和他的“警察妈妈”

女警官刘翠云在一次办案过程中,碰到了一名尚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在此后发生的故事中,刘翠云用她博大真挚的母爱,温暖着这个少年的心,使他迷途知返,后来转变成一家四星级酒店的西餐大厨。

面对女警官慈母般的关心爱护,3岁就失去母爱的少年嫌犯把警察阿姨当妈妈

2007年1月30日下午2点半左右,四川省简阳市简城镇的一个山坡上,突然发出一声巨响,人们纷纷出门观看,只见山坡上火花乱溅。接着,几根电线杆轰然倒下,35千伏的输电线路瞬间绷断,包括简阳市区在内的9个乡镇停电,2万多用户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万元。

经有关部门鉴定,电线杆倒地是因为用于稳固电线杆的“U”型拉钩被人取走,电杆因失去拉力而倒塌。此时临近春节,有人恶意破坏电力设施,造成的影响很恶劣。此案件属重大案件,简阳市公安局派出30多名民警全力投入到案件侦查之中。

1月31日中午,在简阳城郊的废品收购站内,犯罪嫌疑人浮出了水面。令办案民警吃惊的是,嫌犯竟是一名尚未成年的少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看上去完全是个孩子。

少年被带进了简阳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面对警察的询问,少年一直瑟瑟发抖,沉默不语。他不肯向警察吐露他的姓名和作案动机。

面对一言不发的少年嫌犯,派出所副教导员刘翠云心情异常沉重。她暗暗观察着少年,当看到少年搓着冻得通红的小手,不停往嘴边哈热气的时候,便走了过去,脱下自己的警用大衣披在他身上。见警察阿姨对自己如此体贴,少年不那么害怕了,他感激地对刘翠云笑了笑。

“你叫什么名字?”刘翠云问少年。“蔡建。”一直不肯开口的少年终于说话了。当刘翠云问蔡建家庭情况和父母姓名时,蔡建又低下头沉默不语。刘翠云从蔡建的表情中意识到了什么,便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从户口微机库里调出了蔡建的信息,并派专人立即调查蔡建的家庭情况。

经出警民警调查,蔡建的父亲蔡进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蔡进不但酗酒和赌钱,还经常打骂妻子,蔡建的母亲因受不了丈夫虐待而离家出走,之后杳无音信。那时,蔡建还不满3岁。

妻子出走后,蔡进不但不思悔改,还动不动就把对妻子出走的怨恨发泄到儿子蔡建身上。蔡建终于无法忍受,逃出家门,住在村头一所村民废弃的破房子里。他没有用的吃的就出去偷,锅碗瓢盆、鸡鸭鹅兔、蔬菜粮油,无所不偷。由于无人管束,蔡建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村民们都拿白眼看他。

了解了蔡建的身世,刘翠云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瘦小的嫌犯,在别的孩子被父母像宝贝一样宠着的时候,他却在经历生活的磨难。刘翠云打来热水,亲自给蓬头垢面的蔡建洗头、洗脸,又找来儿子少年时代的衣服给蔡建换上。在刘翠云打理下,一个干净伶俐的男孩出现在人们面前。

看到警察阿姨为自己忙前忙后,蔡建的眼圈红了,他颤抖着声音对刘翠云说:“谢谢你,刘阿姨!”刘翠云和善地对他笑了笑。

吃晚饭时,刘翠云把蔡建叫过来跟所里值班的民警一起用餐,并不时往他碗里夹菜。晚上,刘翠云叫来放寒假在家的读大学的儿子李江,让他跟蔡建沟通沟通。

当蔡建得知李江小时候曾经也是个贪玩、旷课打游戏的孩子时,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他盯着李江怀疑地问:“这是真的吗?”“是真的,但是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及时改正了,所以最后我考上了重点大学。”李江说。接着,刘翠云和李江你一言我一语地把李江的转变过程,详细地讲给蔡建听。睡觉前,蔡建找刘翠云要来笔和纸,说自己想给她写一封信。

第二天早晨,当刘翠云把刚买来的热乎乎的早餐递到蔡建手里时,蔡建红着脸递给了她一封信。刘翠云打开写了满满两页的信,只见蔡建在信中写道:“刘阿一(姨),谢谢你对我这么好。我从小便没有了妈妈,也不记得妈妈是个什么样子,我多想有一个像刘阿一(姨)这样的妈妈啊!刘阿一(姨)你能让我喊你一声‘妈妈’吗……”

看完这封有很多错别字的信,刘翠云泪流满面。她把信小心翼翼地折起来,放在贴身的口袋里。与此同时,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可怜的孩子扶上正路,一定要让他成材!

女警官与少年嫌犯结为母子,苦心引导失足少年走上正途

在刘翠云的劝导下,蔡建很快交待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原来,基本上靠偷窃生活的蔡建,连续几天都没偷到东西。案发前,一连饿了两天的他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弄来了一把扳手,跑到山上盗取高压电线杆稳固拉线的“U”型拉钩。他盗取了第三个“U”型拉钩后,电线杆倒塌,电线绷断。他吓得捡起3个“U”型拉钩,慌张地跑到一个废品收购店卖了3元钱。接着,他花2元钱吃了一碗面,剩下的钱则拿去进了游戏厅。第二天,他被派出所民警从游戏厅抓获。

由于蔡建还差一点才满14岁,够不上刑罚处罚,派出所研究决定,把蔡建送回家交给他的监护人管理。蔡建听说要把他送回家,顿时哭起来:“求求你们留下我,我没有家,我不回家!”面对这个可怜的少年,警察们心里涌起阵阵酸楚。有的警察提出,不如送他去少管所,至少能够有饭吃,不会再犯罪。

“我要把蔡建送回家,我来监管他!”刘翠云坚定地站出来挑起这个担子。蔡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他走到刘翠云身后,动情地喊道:“警察妈妈!”刘翠云亲切地答应了一声,转身将蔡建拥在了怀里。

2007年2月6日,刘翠云将蔡建送回家里,可是蔡建的父亲蔡进见到儿子后,却把他往屋外赶:“我没有这个儿子,他不是我的儿子!”父亲的态度让蔡建格外伤心,他拉着刘翠云往外走:“我宁愿呆在公安局也不愿意回家。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要我,没有一个人真正疼过我!”刘翠云摇了摇头,对他说:“其实你爸爸是爱你的,只是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为了让蔡建顺利被父亲接纳,刘翠云私下找到蔡进,做他的思想工作,并找到当地镇领导和村干部,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这个已经破碎的家。最终,蔡进答应接纳儿子回家。

当刘翠云再次带着蔡建回家的时候,还没进门,蔡进便迎着儿子叫了一声:“建儿,回来啦!”蔡建的眼泪夺眶而出,一头扑向父亲,父子俩抱头痛哭。

刘翠云从蔡建家出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蔡建家家徒四壁,父子俩以后怎么生活下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能保证不再走上犯罪的道路?刘翠云开始思考蔡建今后的人生道路。刘翠云想到了送蔡建继续读书,但是蔡建曾对刘翠云说过,因为荒废学业太久,他已经读不进去书了。

刘翠云经常送些衣物接济蔡进和蔡建父子。她还发动同事和当地村镇的干部,经常给他们送些米和面。

2008年春节前,刘翠云又来到蔡进家看望他们父子,她还没进门,就闻到了屋里飘出来的菜香。进屋一看,原来是蔡建正像模像样地在灶前炒菜。

刘翠云和蔡进父子聊天的时候,了解到蔡建的小姑姑蔡红在杭州开了两家西餐厅,生意特别好。她不禁眼前一亮,提出让蔡进父子到杭州去,好让蔡建跟着姑姑学习西餐烹饪技术。

少年转变成四星级酒店大厨,不忘他敬重的警察妈妈

2008年正月初七,刘翠云塞给蔡建600元钱作为路费,将蔡建和他父亲送上了开往杭州的列车。

蔡建到杭州后,在姑姑开的西餐厅学习西餐烹饪技术。学习西餐烹饪技术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蔡建学了一段时间就有些厌倦了,他拿到工资后,又开始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刘翠云依然惦记着蔡建,经常给蔡建打电话。当她从蔡建姑姑口中得知蔡建又迷上了网络游戏时,忧心不已。她给蔡建发电子邮件,鼓励他多参加体育运动,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为了让蔡建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刘翠云想方设法培养他对西餐烹饪技术的兴趣。她给蔡建寄去各种各样的烹饪书籍,还在电话和电子邮件里向蔡建“请教”沙拉、牛扒等西餐的做法。见警察妈妈向自己请教西餐做法,蔡建非常高兴,把自己学到的西餐知识一股脑儿都倒了出来。在反复的“切磋”过程中,蔡建更加自信了,渐渐对西餐烹饪产生了兴趣。

为了使蔡建的西餐烹饪技术有长进,刘翠云还经常找机会泼冷水、挑刺:“建儿,我觉得你的烹饪技术还需要提高。我好几次吃的西点,无论外观还是味道都比你做的好。”每当听到警察妈妈这些话,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促使蔡建下决心把西餐烹饪技术学得更精。

在刘翠云的不断鼓励和鞭策下,蔡建进步十分迅速。才一年多时间,他就成为姑姑西餐厅里技术成熟的大师傅。

2009年五一期间,刘翠云专程去杭州看望蔡建。当她品尝着蔡建亲自为她制作的美味西餐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这个昔日的失足少年,终于不负自己的期望,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2009年7月,蔡建离开了姑姑的西餐厅,应聘到成都一家四星级酒店,当上了独当一面的大厨,月薪3000多元。此后,他多次利用假期回到四川简阳,看望他所敬重的警察妈妈刘翠云。

题头照片:2009年五一期间,刘翠云去杭州看望蔡建时与蔡建的合影。

上一篇:苦楝树下姐妹情深似海 下一篇:不忘女友辍学助学情研究生牵手病危打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