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下姐妹情深似海

时间:2022-09-29 09:46:28

2009年7月6日,朱仕敏终于从西南大学毕业,成为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五台村解放以来第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手捧承载着朱家三姐妹同一个梦想的毕业证书,回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坎坷,朱仕敏不禁泪如泉涌……

厄运击碎贫穷之家,苦楝树下三姐妹有个约定

朱仕敏出生于1986年,大姐朱仕春大她4岁,二姐朱仕萍大她3岁,父亲朱传刚和母亲杨永琴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三姐妹上学后,都有个美好的愿望:考大学!然而,从天而降的厄运,将朱家三姐妹的梦想击碎了。

1994年早春,朱仕敏的父亲胃疼得非常厉害,到医院求治,被诊断患了胃癌。几天之后,朱仕敏的母亲因为经受不住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父亲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变卖了,顾不上医治自己的病,将母亲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可是治疗了两个多月,钱花光了,母亲的病仍不见好转。1995年4月,母亲离开了人世。

朱仕敏的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病情加重,可是家里已没有钱治疗,只能靠断断续续地服药控制病情。为了不影响朱仕敏三姐妹的学习,父亲坚持带病下地干活,硬撑着摇摇欲坠的家。

1997年7月,朱仕春、朱仕萍姐妹俩小学毕业考上了中学,朱仕敏也以优异成绩升入了小学五年级。

死神说来就来。1997年7月下旬,朱仕敏的父亲病入膏肓。此时,朱仕春14岁,朱仕萍13岁,朱仕敏才10岁。父亲临终前,将朱仕敏三姐妹喊到身边,把她们的3双小手叠放在一起,流着泪对朱仕春说:“你是大姐,无论如何,也要把两个妹妹养活,能读书的……尽量让她们读书……”

父母留给朱仕敏三姐妹的遗产只有一栋简易的民房和一头耕地的黄牛。为给父亲办丧事,三姐妹把那头耕牛卖了。

父亲去世后,朱仕敏和两个姐姐成了一根藤上的3个苦瓜。家里揭不开锅了,大姐朱仕春到地里掰来几个玉米棒,煮熟后作为三姐妹的主食。因为玉米棒也有限,每人每天只能吃两个充饥。

生活的困境将朱家三姐妹逼到了绝望的边缘,但深藏在她们心里的梦想之灯却没有熄灭。朱仕春和朱仕萍想方设法攒学费,地里有些瓜豆,她们舍不得吃,每天大清早采摘后,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提到镇上卖,每天有几元钱的收入。但这点钱对于三姐妹的入学费用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暑假很快就要结束,离开学只有两天了,三姐妹新学期的入学费用仍没有着落。晚上,两个妹妹睡着后,愁得无法入睡的朱仕春,悄悄来到门前的那棵苦楝树下坐着苦想:三姐妹都上学,一开学就得近千元的书杂费,到哪里去筹这么多钱呢?就算筹到了钱,她们都去上学了,谁来养活她们呀?想到这里,她不禁伤心痛哭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朱仕萍、朱仕敏也来到了苦楝树下,坐到了大姐朱仕春的身边,安慰她说:“大姐,你别伤心,我们不能上学就不上吧!”朱仕春哭得更伤心:“大家都不上学,我不甘心啊!”朱仕萍、朱仕敏也跟着姐姐哭了起来。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苦楝树上树叶籁籁落下。朱仕春擦了擦眼泪坚定地说:“都别哭了,与其三姐妹都失学,不如全力保住一个。只要有一个能上中学、上大学,我们的梦就算实现了,九泉之下的父亲也瞑目了!”说着,她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中学录取通知书撕成碎片:“我是大姐,在家种地,你们两个去上学吧!”

朱仕萍拉着朱仕敏的手说:“靠大姐一人种地,怎么养得活3个人?三姐妹中,你最小,种不了地。我和姐姐种地,你去上学,去圆我们三姐妹共同的大学梦!”

两个姐姐都放弃上学,朱仕敏也不肯去读书。姐妹争执不下,朱仕春果断地说:“都别争了,爸妈不在了,我就是家长,你们都得听我的!我和小萍在家干活,小敏你去上学,我们三姐妹的希望就押在你身上了!”

三姐妹同心同梦想,苦苦支撑终于保住一个上大学

3个未成年姐妹,连养活自己都很艰难,要保住一个上学就更难了。朱仕敏上学书杂费虽然只需100多元,但是她们近一个月来卖瓜豆只积攒了50多元。1997年9月1日,朱仕春带着朱仕敏来到五台小学,壮着胆子来到校长办公室。两姐妹“扑通”跪在校长面前,朱仕春递上50多元零票子,说:“我们只有这点钱,求求你让我妹妹先上学,还差多少,我们以后想办法补上。”校长赶忙把她们扶起来,答应让朱仕敏先到学校上课。

此后,朱仕春和朱仕萍担当起养家糊口和供妹妹上学的沉重担子。每天天刚亮,她们就到地里挖地种地,手掌磨起了一个个血泡。

种地只能勉强解决吃饭问题,要供妹妹读书还得另想挣钱的门路。秋天玉米收获后,朱仕春与朱仕萍又在地里种上蔬菜。冬天,蔬菜可以上市了,每天天没亮,姐妹俩就冒着刺骨的寒风到地里割菜,然后担着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较近的德卧镇上去卖。再冷的天气,再大的风雨,都阻挡不了她们的脚步。

1999年7月,朱仕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德卧中学。朱仕春取出一年来卖菜积攒的钱,又卖了部分口粮,总算把朱仕敏送进了中学。为供朱仕敏上学,两个姐姐更加起早贪黑地劳作。地里收获的粮食除了留下三姐妹的口粮外,剩余的全卖掉。她们还一茬接一茬地养鸡养鸭,即使逢年过节也舍不得杀一只,全部卖掉。两个姐姐就这样辛辛苦苦地挣钱供妹妹上学。

2002年7月,朱仕敏参加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级重点中学兴义八中。三姐妹非常高兴,朱仕春破例到镇上买回二两猪肉,做了个“漂汤肉”,为朱仕敏庆祝一番。

随着开学的临近,朱家三姐妹又犯愁了。朱仕敏开学需要一次2000元的入学费用,家里的那点积蓄还差得很远。那些天,大姐朱仕春每天晚上吃了晚饭就出门去借钱,很晚才回家,可是只借到了100多元。

那天晚上,三姐妹又聚在苦楝树下,朱仕敏望着大姐憔悴的样子,难过地说:“姐,我上完初中,已经很幸运了。我不去上高中,我们三姐妹在家齐心协力地干活,也能过上好日子!”朱仕春痛苦地摇摇头。朱仕萍打断朱仕敏的话说:“三妹,别说泄气话,你能考上八中,就是上大学的料,再坚持几年,咱们的愿望就实现了!火车站煤场在招装运工,我和大姐可以去干,你的学费不就解决了吗?”朱仕春顿时兴奋起来,拍了拍两个妹妹的肩膀说:“对,这是个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朱仕敏却摇着头说:“煤场又脏又苦,哪是女孩子干的活呀!我宁可不上学,也不能让你们去干那苦力活!”朱仕春摆出大姐的架势说:“那算什么苦,只要咱家这棵苦楝树上能飞出金凤凰,再苦再累都值!三妹,这学你必须得上!”

第二天一大早,朱仕春和朱仕萍赶到德卧火车站,找到焦煤货场的老板,要求做装运工。老板答应让她们试用一天,如果合格就收下她们。朱仕春姐妹俩挥起铁铲拼命地铲煤,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傍晚,老板与她们签订了月薪300元的用工合同,并给俩姐妹各预支了3个月的工钱。

1999年9月1日,两个姐姐揣着汗水换来的钱,将朱仕敏送到离家50多公里的兴义八中。这是黔西南州最有名望的中学,每学期的各种费用加起来四五千元。朱仕敏的两个姐姐唯一要做的就是拼命地挣钱,她们知道,如果没钱,妹妹在寻梦路上就会停下来。

朱仕敏深知姐姐挣钱不易,她在学校里学习十分刻苦,从不乱花钱。

2005年6月7日,朱仕敏迎来了高考。高考的前一天,朱仕春和朱仕萍专程到兴义看望妹妹,为妹妹鼓劲加油。朱仕敏果然不负两个姐姐的重望,以理科566分的成绩被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

三姐妹梦想成真,两个姐姐苦苦供小妹读大学

2005年8月6日,朱仕敏接到了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朱仕春和朱仕萍特别高兴,在村里逢人就说:“我三妹考上大学了!”

9月5日,朱仕敏揣着两个姐姐这些年在煤场干苦力积攒下来的5000元钱,跨进了大学校门。

朱仕敏刚启程,朱仕春和朱仕萍便开始合计怎么挣钱。她们在煤场打工所挣的钱,除去两人的生活开支外,已不够妹妹上大学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和每年4000多元的学费,必须得提前准备。姐妹俩商量后,决定辞去煤场的苦力活,另找挣钱的门路。

几天后,朱仕春、朱仕萍到县城一家饭店打工。干了几天,老板才说在这里要试用3个月,试用期间只供吃住,不发工资。姐妹俩当即辞掉了饭店的工作,辗转来到兴义市。她们转悠了几天,还是找不到工钱稍高一点的活儿,只好到一家大排档打杂,每月工资只有400元。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朱仕春和朱仕萍商量另谋生路。朱仕萍说:“我到广东打工,你回家种地,同时照顾家里,三妹假期回来也有个住处。”这确实是个办法,但朱仕春不放心二妹出去闯荡。朱仕萍坚决地说:“我已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只有这样三妹上大学才有保障!”朱仕春只好同意了。第二天,姐妹俩辞去大排档的活,朱仕春含泪将二妹送上开往广州的客车后,独自返回家里。朱仕敏在重庆上学,朱仕春在贵州家里种地,朱仕萍去了广东打工,三姐妹天各一方。

朱仕萍辗转到了东莞市桥头镇,进了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月薪600元。每月领到工钱,朱仕萍只留100元作为生活费,剩下的500元全寄给三妹朱仕敏。

半年后,为人老实、干活勤快的朱仕萍月工资升到了900元。领到加薪后的第一个月,朱仕萍给三妹寄去800元钱,她在信中嘱咐三妹说:“我在广东打工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你现在是大学生了,不能太寒酸,你给自己买件新衣吧!”手捧二姐的汇款单和信件,朱仕敏不禁潸然泪下。

进入大二后,朱仕敏为减轻两个姐姐的负担,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两份家教,假期也留在重庆打工挣钱。

为了不让在家的大姐担心,朱仕萍每月至少给她写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为了三妹,在广东3年,朱仕萍没买过一样化妆品,没买过一件衣服,甚至在炎热的夏季里也没吃过一根冰棍。

2008年9月,朱仕萍每月一封的家书突然没了,朱仕春心里很着急,担心二妹在外出事,就跑到镇上往二妹的厂里打电话。对方说,朱仕萍已在一个月前辞工了。为了不让三妹担心,朱仕春立即给朱仕敏寄去生活费,并谎称朱仕萍把钱寄回了家里。

朱仕萍失踪后,朱仕春又到煤场打工挣钱供三妹读大学。几个月过去了,仍没有二妹的消息,朱仕春更加焦急不安。

在焦急的期盼中,2009年4月,朱仕春终于收到了朱仕萍的来信,这才得知朱仕萍被人骗入传销而不能抽身,直到现在才逃出传销魔窟。朱仕春双手捧着信,不禁泪雨滂沱。可是这一切,正在紧张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的朱仕敏却一直蒙在鼓里。

2009年7月6日,承载着三姐妹梦想的朱仕敏终于从西南大学毕业。想到这些年来为她的大学梦而拼命打工挣钱的两个姐姐,朱仕敏手捧着精美的毕业证书,百感交集,泪水汹涌而下。

如今,朱仕敏在贵州省安龙县一所中学任数学教师,大姐朱仕春农忙之余,在龙广镇上一个加工厂打工,二姐朱仕萍仍在广州打工。三姐妹虽然仍身处三地,但她们的心始终紧紧连在一起。

题头照片:朱仕敏(右)和大姐朱仕春。

上一篇:少林寺武僧总教头释延鲁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迷途少年和他的“警察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