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楚州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时间:2022-10-25 10:25:29

淮安市楚州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摘要:淮安市楚州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6×104m3/d,一期已建工程规模为3×104m3/d,二期工程规模为3×104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用倒置A/A/O工艺,并增加高密沉淀池及滤布滤池等深度处理构筑物。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参数、设备配置情况等,并总结了设计特点及新设备的应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倒置A/A/O工艺;高密度沉淀池;滤布滤池

Abstract:Huaian Chuzhou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lanning scale is 6 × 104m3/d, first phase construction scale is 3 × 104m3/d, the two phase of the project size is 3 × 104m3/d,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using inverted A/A/O process, and increases in high-densit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filter cloth filter depth treatment structures. Introduces the treatment process, design parameter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new equipment.Key words:Sewage treatment plant;Inverted A/A/O process;High density;High density;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与设计进出水水质

淮安市楚州污水处理厂设计总服务面积为44.5km2,服务人口为25万人。规划远期规模为6×104m3/d,2007年已建成一期规模3×104m3/d,二期工程规模为3×104m3/d,工程建设选址位于楚州区东南部,耳洞干渠南侧,淮江公路以东800米处,避开了城市主导风向,紧靠受纳水体入海水道调度河。厂址呈狭长条形布置,总占地6.24ha,一期建设时已预留二期用地,二期用地位于厂区南侧,占地2.02ha。二期工程总投资6327.39万元,其中工程费4798.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为:单位水量总投资2109.13元,单位水量工程费1599.33元,年平均总成本1018.82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748.64万元,单位水量总成本0.93元,单位水量经营成本0.68元,二期工程已经建成,目前正在试运行。

采用移动平均法对一期工程运行的进水水质数据作趋势预测及回归分析,并根据楚州污水处理厂工程服务范围内部分接管单位污水性质,经全面分析与综合确定后确定进水水质;出水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即达到污水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进出水水质详见表1: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

2、工艺流程

二期工程经多方案比较,并考虑到用地紧张、采用一期选用的Orbal氧化沟工艺布置困难、机械曝气

能耗高于鼓风曝气等因素,结合本工程的水质特点,选择倒置A2/O工艺作为二期工程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污水深度处理段采用高密度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楚州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推荐方案工艺流程框图

3工程设计

3.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一期工程按6×104m3/d处理规模完成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土建,采用粗格栅间和进水泵房合建式、半地下式湿式泵房;粗格栅段尺寸L×B×H=6.3×5×9.04m,共三条渠道,每条渠道宽1m,一期工程已安装两条渠道的两台粗格栅,每台格栅宽0.9m,本次仅安装一条渠道的设备,格栅宽度为0.9m;进水泵房尺寸L×B×H=7.5×7.5×10.98m。进水泵房内一期水泵数量4台,其中流量Q=907m3/h,扬程h=15m,功率N=60kW,3台;流量Q=720m3/h,扬程h=15m,功率N=45kW,1台。本次二期工程设计,增加Q=907m3/h,扬程h=15m,功率N=60kW水泵1台。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的能力可以满足一期和二期的水量要求,粗格栅和水泵均为全自动运行,格栅运行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机械除渣,水泵的运行由PLC控制。

3.2 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一期工程按6×104m3/d处理规模完成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土建,细格栅尺寸为L×B×H=7.8×3.7×1.75m,一座,共三条渠道,每条渠道宽0.9m,一期工程已安装两条渠道的两台细格栅,每台格栅宽0.85m,本次仅安装一条渠道的设备,格栅宽0.85m,其余配套设备已经安装。现有旋流沉砂池,二座,直径3.65m,高度4.55m,配套设备砂水分离器、鼓风机等已经配套。二期工程设计不再增加设备。

细格栅连续运转,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机械除渣。旋流沉砂池鼓风机定时运转提砂,砂水分离器与鼓风机同步运转。沉砂池沉砂经提砂管输送至砂水分离器,经砂水分离后装车外运。

3.3 倒置A/A/O生物反应池

倒置A/A/O生物反应池共2组。单池厌氧区总容积1375m3,设水下推进器3台,推进器桨叶直径1.8m,功率3.0kW;缺氧区总容积3738m3,设水下推进器6台,推进器桨叶直径1.8m,功率5.0kW;好氧区总容积7574m3,设硅橡胶微孔曝气管570只。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设内回流泵,每组设3台内回流泵,Q=191L/s,H=0.7m,N=6.0kW,2用1备。

两组生物池之间设混合液回流渠道和污泥回流渠道各两道,混合液回流渠道宽1.5m,污泥回流渠道宽1.4m;A/A/O生物反应池平面尺寸96.35×59.23m,高度7m,有效水深6.0m。生物池具体设计参数见表2

表2A/A/O生物反应池设计参数

3.4 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

配水井与污泥泵房合建。A/A/O生物反应池出水流至配水井,经配水井均匀配送至二沉池。污泥泵房将二沉池沉淀的部分污泥回流至氧化沟,同时将剩余的污泥提升到储泥池。

配水井与污泥泵房池型为4个同心圆,最大尺寸φ17.2m,高8.93m。内设回流污泥潜水泵3台,Q=690m3/h,H=10m,N=30kW,两用一备;剩余污泥潜水泵2台,Q=46m3/h,H=12m,N=3.0kW,1用1备。

3.5 二沉池

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共设φ30m辐流式沉淀池共2座,每座处理规模为16500 m3/d,池内设中心驱动单管吸泥机;设计参数:最大表面负荷为1.28 m3/m2·h,平均表面负荷为0.88 m3/m2·h,最大堰上负荷为2.96L/s·m,平均堰上负荷为 2.04 L/s·m,设计沉淀时间为 3.3 h。

3.6 深度处理提升泵房

将二级处理出水提升至高密度沉淀池,并使后续构筑物埋深处于经济合理范围内;泵房采用半地下式污水泵站,其中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矩形集水池,地上部分为框架结构。平面尺寸10.4×7.1m,地下4.73m,地面以上3.78m;泵房内安装潜污泵三台,两用一备。潜污泵参数:Q=907m3/h,H=6m,N=22kW。

上一篇:二灰碎石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公路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