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龄前儿童“性”问题的一些探讨

时间:2022-10-25 09:08:01

关于学龄前儿童“性”问题的一些探讨

摘 要:和学龄前孩子谈性是有一点困难和尴尬的。然而,孩子们有很多机会接受性暗示,如不正确的引导孩子,以后孩子对性的态度、道德感、行为,就会出现偏差。本文重点从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和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性问题、性表现及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01-0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对孩子的“性”问题上,大家仍在回避着。

和孩子谈性总是有一点困难和尴尬的。有人认为“性”方面的问题不能和孩子谈,担心谈论早了,会导致他们过早尝试。然而,现在孩子们有很多机会接受性暗示,如:电视广告、纸刊、光碟等等。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作为教育者如果回避,塑造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偏差。许多研究表明性心理障碍多数都植根于童年,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一些“性”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孩子从小就得到正确的性教育,健康地成长。

一、儿童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里指出:人类两大基本本能的其中之一即本能,并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他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口腔期。自出生到一岁左右,该时力比多①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通过吸吮母乳获得营养和。

第二阶段,肛欲期。一到两岁左右。该时力比多关注于、直肠区,幼儿可以从排便中获得。

第三阶段,性蕾期。二到四岁。这种幼儿期的与成人的性质不同,只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

第四阶段,俄荻蒲斯情节阶段。四到六七岁。该时期力比多转移对外界对象,开始“恋”家庭内部的异性家长。

二、学龄前儿童的性问题、性表现及处理方式。

1、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性问题、表现及处理方式。

孩子们眼里的“性”为一种类似于游戏的行为。常见的幼儿与性有关的主要问题和行为表现如下:

类型一:对性器官好奇

问题:为什么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

表现方式:

1、偷看异性上厕所

2、学习模仿异性上厕所的样子。

案例:我为什么不能站着小便?

3岁的佳佳学哥哥站着尿尿,把裤子尿湿了,妈妈火冒三丈:“你是女孩怎么站着小便,裤子湿了怎么穿?”

产生的原因就是好奇,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妈妈的反应错误。

对策: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妈妈可以说:“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哥哥是男孩,有小,站着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站着尿就会湿裤子,很不卫生。”

类型二:一般性问题

问题:卫生巾是做什么用的?

表现方式:观察大人后提问

案例:问题:妈,你也用尿不湿吗?

文文发现妈妈在用卫生巾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妈妈随口说:“这是大人用的尿不湿!”文文问爸爸:“你也用尿不湿吗?我要看看。”爸爸难堪离去。文文继续追问,爸爸说:“这个东西只有妈妈才有,以后不要问这个问题了,”爸爸极力回避。

问题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奇,不知道具体用途。

对策:大方面对,告诉孩子“女孩子才用它”。

妈妈解释道:“这是卫生巾,只有女孩子长大了才用,男孩子不用。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小房子,你没出生时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有时候,小房子会流出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妈妈怕弄脏裤子,所以要用卫生巾。”要尽量保持讨论的随意性和趣味性,让宝宝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成长的秘密。

2、关注幼儿的行为。

有一些孩子有行为,大多是在午睡或厕所里。有的孩子喜欢把手放入内裤和露出性器官,用手玩弄或抚摸。幼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整的性意识,不存在不正当的概念。儿童心理学家主张,成人的引导不可忽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最积极有效,如多参加集体游戏等。总之,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广泛的兴趣是最有效的措施。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过小的裤子。

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家长或教师都应负起责任,不要觉得难为情羞于启齿。但愿在这样的“充电”下,大家都能成为孩子合格的“性”老师。

参考文献:

[1]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宗奎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如何与孩子谈“性”》【美】琳达.艾尔【美】理查.艾尔著.新星出版社.

[3] 《性别教育与儿童人格塑造》 李少梅著.幼儿教育 .2000.9.

[4] 《十个建议告诉家长如何与孩子谈“性”》海燕著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上一篇:学生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下一篇:用爱浇灌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