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浅探

时间:2022-10-25 08:57:50

关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浅探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人才作为社会生产第一要素,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成效如何不但直接关系着竞争力水平,同时更会对其今后能否实现良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就成为了各企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下文将基于笔者研究及工作实践,重点围绕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措施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 企业 青年人才 培养 措施

一、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打造青年员工学习平台

榱烁好地对青年人才进行培养,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打造学习平台是其一项重要措施。第一,企业要依托于现有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基础上,将其和员工自学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既能将企业原有培训体系运用起来,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二者融合而使得青年员工汲取知识与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第二,充分利用起兴趣小组、互助小组以及技术攻关小组等载体构建,将企业青年员工纳入其中,从而为其学习进步提高多种平台;第三,利用创新大赛、岗位能手等活动培养青年员工创新思维与能力。

二、建立青年员工成才渠道

结合企业青年人才工作实际,建设成才渠道,即针对企业中专业技术、操作、管理以及党群这四大分类而分别建立成才渠道,随后根据青年员工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责任担当以及工作年限等情况采取逐级晋升,并做好相关公式,这样一来既能为企业青年人才成才提供有效的渠道,同时更能够借助于该模式切实有效地激发出他们培训学习及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立足岗位实践,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在对企业青年员工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要有意识的引导其指制定岗位成才计划与目标,并更为其提供充足的积累经验以及实践锻炼的舞台,以提高企业青年员工在各个岗位上的竞争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实现青年员工的多方面发展。此外,还应当调动青年员工大胆创新的意识,以及敢想敢做的激情。再者,可以采取“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以及“导师带徒”等方式来实现青年员工的培养与选拔,通过营造一个良性竞争氛围来不断促进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

四、构建完善人才激励体制,建设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

在进行企业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其完善的人才激励体制,采用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用才激励等方式来加大对企业青年员工的激励力度。其次,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氛围,对于成绩优异、德才兼备以及年轻有为的青年员工应大胆任用与提拔,让青年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并看到自我升值的空间,以充分调动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让其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青年先锋行动当中,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五、建立优秀人才后备库,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部提拔考核

为了确保企业优秀人才储备,建立起人才后备库是重要手段,为此企业各部门管理者要详细掌握本部门中青年员工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责任心等实际情况,随后将优秀的青年员工纳入到优秀人才后备库当中,之后通过采取一些列教育培训手段促使其成才。另外,为了确保其所提拔青年人才符合相应要求,企业在其提拔考核上要采取诸如“三推三考”、“三推一考察”等多种机制。以“三推三考”为例,青年员工除了要经过职工代表、直系领导以及部门领导这三者共同推荐外,企业还需要对提拔员工进行理论考试、面谈以及组织考察,这样一来不但有助于确保青年员工提拔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使其考核能够让其他员工信服,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干的优秀人才,从而为今后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提升青年员工职业素养,帮助其科学进行职业规划

做好本职工作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体现,只有让每位员工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才能让整体企业得以高效、安全的运转,并且只有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青年员工的业务技能以及本领才能有效发挥出来。此外,还应帮助青年员工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帮助其正确进行自我分析,订立工作目标,并让其对自身的强处与优势进行准确评估,从而让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且确定位职业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做好青年人才地培养十分重要。有鉴于此,上文在基于笔者研究及实践情况下就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提出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打造青年员工学习平台、建立青年员工成才渠道、立足岗位实践,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构建完善人才激励体制,建设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建立优秀人才后备库,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部提拔考核以及提升青年员工职业素养,帮助其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等措施,从而为提升青年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龙飞.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思考[J].商,2016(35):51-51.

[2] 李帅.关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90-90.

[3] 唐皖如.关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140-141.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员工思想教育途径分析 下一篇:长江经济带如何破题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