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手臂“松动”了

时间:2022-10-25 07:50:58

家长也可以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但若处理不当,脱位处往往会产生局部充血、肿胀现象,并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内折等并发症,所以最好及时求医。

爸爸拉起正在学步的宝宝,没想到轻轻一提小手,宝宝就哭闹起来了;嬉闹中,爸爸妈妈各提起宝宝的小手,突然宝宝脸上的笑脸转变哭脸;爸爸抓起宝宝的小手飞高高,瞬间宝宝就哇哇大哭起来……

这些瞬间,想象着都觉得温馨美好,但若方式不正确,就很容易“咯噔”一声,造成孩子手臂脱臼。

手臂脱臼尤其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他们的骨骼和关节还不够强健,这个时期的宝宝的关节还比较松,骨头还没有长好,骨头更容易滑入或滑出原本的位置。即便大人并没有大力拉拽,但如果用力突然,或者角度“正确”,足以造成手腕、肘部或者肩部脱臼。随着孩子长大,韧带更紧厚,骨头更大更硬,这种类型的脱臼风险才会降低。

5种情况判别脱臼

手臂脱臼一般是由于猛拉或者猛拽下手臂或手腕造成的,比如被大人拉其中一个手臂起来,同样也会发生在孩子摔倒的时候。这个示意图表示婴幼儿的桡骨由于被突然拉扯而脱位,造成手臂关节脱臼。对于年幼的孩子也许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都还不会用语言表达痛感。

因此,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家长特别注意,也许孩子已经脱臼了:

1 . 孩子被拉拽过,或者跌倒过,或者翻身的时候手臂压在身下;

2.孩子并没有外伤,但是大哭不止;

3.当家长触碰孩子手臂时,哭得尤其厉害;

4.孩子无法自己抬起手臂;

5.孩子肘部或手腕关节看上去角度不自然。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不易察觉的,孩子的手臂看上去正常,没有变形和肿胀,孩子看上去也不疼,可是却拒绝使用手臂,很可能喜欢把手臂靠紧身体,这种情况叫 nursemaid’s elbow,表明桡骨上部的韧带滑出位置了。这种情况没有脱臼或者骨折那么严重,比如穿衣服的时候抬高手臂孩子会自己复位,但在无法判断情况多严重的时候,我们第一选择依然是去医院,交给医生来判断。

不建议自救,咨询医生是首选

治疗手臂关节脱臼十分简单,医生在数秒内就可帮助患儿复位。家长也可以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但若处理不当,脱位处往往会产生局部充血、肿胀现象,并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内折等并发症,所以最好及时求医。

那当发生脱臼时,家长应如何处理?

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试图复位关节;

帮助孩子保持比较舒服的姿势,尽快带他到最近的医院检查并由医生来做处理;

如果孩子并没有其他损伤,脱臼处理是非常简单的医疗需求,不用费劲去三甲医院,就近尽快处理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医生不需要给宝宝任何止痛措施,就能让关节复位,迅速完成治疗。

大部分孩子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由于幼儿脱臼具有反复性和习惯性,关节复位后,家长也需格外注意及护理:

最好让受伤手臂保持抬高,缓解肿胀,可以在孩子坐下或者睡觉的时候在下面垫一个靠枕;

每次用冰敷受伤位置15分钟,一天数次,坚持48小时;

如果脱臼时间有点长的话,医生可能会开止痛药;

如果孩子第二天还不能正常活动手臂,就要重新看医生了。

不是孩子脆弱,而是方法不对

或许会有很多家长很担忧――孩子这么脆弱,以后怎么陪玩?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他们还是很皮实的:

看着孩子走得摇摇欲坠东倒西歪,这正是他们在学习平衡的好时候。大人真正要做的是,确保学步环境的安全,保证地上干燥不打滑,没有障碍物、尖锐物品,也可以放置合适的家具作为孩子学步的辅助设置;

在地形复杂,一定需要大人牵着走路的情况下,扶着孩子的大臂,而不是抓住手掌。按照孩子走路的速度一起慢慢走;

如果万一跌倒,大人出于本能会向上拉拽孩子的手,但更好的方式是立刻蹲下来抱住孩子,或者顺势弯下腰用另一只手搂住孩子的腋下;

如果真的赶时间,直接抱起孩子走吧;

想玩荡秋千的游戏?把拉手改成搂在孩子腋下,安全系数就能够大大提高;

从安全座椅里抱出孩子时,务必先把手臂从安全带里放出来,再搂着孩子腋下抱出安全座椅;

给孩子更衣的时候,确保抓住孩子的手臂或者手,再慢慢穿脱袖子。而不要只抓住衣服,放任孩子挣扎。

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物种,有强大的生命力,又有特别脆弱的地方需要精心呵护。脱臼不是大事,疼起来却让人揪心。但只要再格外注意些,就能让孩子远离这不必要的疼痛。

上一篇:拖累你的是至亲 下一篇:大嫂,我们不止是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