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中发包方选择接包方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5 07:05:08

服务外包中发包方选择接包方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能够抓住发达国家企业外包业务进一步扩大机遇的国家,必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发展浪潮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掌握发包方在选择接包方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才能制定适宜的对策,促进服务外包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服务外包;中国;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753.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0-0012-04

收稿日期:2007-05-1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服务业外包发展迅速,影响广泛。全球外包年会主席、美国著名外包管理专家迈克尔・科比特最近估算,外包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1998~2000年间增长了1倍。2001年全球外包金额达3178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务活动总金额的14%。2003年全球外包市场规模为511万亿美元,目前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有20万亿美元的规模。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发包国。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接包国,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目前,印度是亚洲的外包中心,墨西哥是北美的外包中心,东欧和爱尔兰是欧洲的外包中心。

一、服务外包发包方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综合环境因素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接包方所在国要有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理想的投资环境和稳定的政府及税收政策;完善超前的基础设施,发达便捷的道路交通,安全快速的高速公路网络及连接机场、车站、码头的交通网络;发达的通讯设施,普及的网络宽带和卫星电视;能源供应充裕稳定;高档宾馆、写字楼供应充分,设备设施配套齐全等。接包国的市场化程度尤其是政府行为的标准化程度要比较高,政府的职能范围要限于宏观经济决策领域和促进市场法制、规范、秩序等的建设方面,要实现所有制多元化,尊重和维护经济主体的管理自,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在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低成本、富有才干的人才优势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因此,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概括来说,外包企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四类:第一是具备战略策划、项目管理、组织领导等综合素养的管理者;第二是具备外包方案专业策划及运作能力的具体操作人才;第三是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辅助人才;第四是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和耐心、能够一丝不苟地执行重复枯燥工作的基层人员。同时服务外包的本质是寻求成本的降低,所以要求接包方人力资本的成本要低于发包方。

(三)经济增长较快,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型产业,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服务外包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诸如数据处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售后咨询中心等信息技术和数据加工服务型的企业流程,通过外包方式提供给信息技术的专业公司和企业完成,所以需要接包国信息技术和知识型产业比较发达,政府对该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政策支持。

(四)发达规范的服务外包中介市场发包方将需要的服务内容、质量、供应的期限通知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将自己拥有的接包方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后,再结合发包方的需求信息,为其找到最为匹配的伙伴,并协助接包方和发包方协商好相关事宜,签订交易合同。中介市场的存在可节省信息费用,使搜寻成本和匹配成本大大降低,提高所有参与者的效益。

(五)企业诚信度高,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相互信任是外包服务合作关系的基础。服务外包涉及企业内部职能和部分商业机密,有些甚至是发包方的核心技术,因此接包方的诚信是发包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要求企业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外包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构成一个国家外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六)区位优势和文化适应性接包国越是邻近发包国,其在文化和语言方面与目标客户越是接近,从而使得接包国越具有较强的客户互动技能。客户互动技能是指包括英语能力在内的高超交流技巧。接包国较高的英语水平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可以使接包方工作人员能够很通畅地与发包方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协作。交流的有效性取决于语言技能、交流基础设施和文化适应性。能力缺乏、层次较低的交流技能最终会损害客户的信任,从而难以获得海外客户的外包订单。而且,即便获得了海外订单,交流技能的缺乏也会增加人事管理难度,延长项目时间,进而产生较高费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接包国的区位优势甚至超过了成本优势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二、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时所拥有的优势

(一)综合环境优势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也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和服务体系,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断改善,税收政策稳定、透明,并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我国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超前,见表1。道路交通发达便捷,高速公路网络及连接机场、车站、码头的交通网络安全快速;通讯设施相当发达,网络宽带和卫星电视比较普及;能源供应充裕稳定,大型商用设施中一般均备有备用电源;高档宾馆、写字楼供应充分,设备设施配套齐全。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企业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的客观条件。

(二)软件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由于中国人智力和思维以及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并正在软件产业方面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截至2003年底,经我国主管部门认定的软件企业共8700多家,登记备案软件产品达10900项,其中一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已经取得不菲的出口业绩。根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软件出口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100余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6家。

(三)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作者对中国2002年和2003年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2002-2003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增强。中国经过28年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首先,政府规模更加合理,政府行为更加规范。其二,经济主体更加自由化,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取得新进展,非国有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加速进行;各类中介组织的规模、开放度和成熟度不断提高。其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其四,贸易环境更加公平。加快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贸易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并且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经济贸易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建立。最后,金融参数的形成更加合理化。中国市场化测度指数见表2。

(四)成功吸纳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经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外包,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开始进入新兴工业化成熟期,这对推动我国成为贸易大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积累了大量的吸纳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经验。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并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给东道国带来各种问题,如何运用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行为进行有效而适度的规制和引导,以避免跨国公司不公正的市场行为对东道国带来和可能带来的危害,而又不至于对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并使跨国公司更有效地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和谐进步,这是摆在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国在吸引制造业跨国公司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吸引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只要我国抓住新的战略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承接服务外包,就完全可能像制造业外包那样,逐步形成新一轮出口增长,为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五)发展服务外包的人才基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高中生毕业人数达661万人。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人数达325.7万人,涉及各类专业。具体见表3。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成本仅为印度的70%,美国的1/8,这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巨大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

(六)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基础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等外包出口的优惠政策。全国已建立了近20个软件园区以及10个软件产业基地。如上海市政府规定:软件出口享受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软件产品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可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新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继续上规模,上水平。

三、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劣势及应对策略

(一)高素质人才紧缺,语言沟通能力较差虽然我国拥有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但从事外包服务行业所需的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却比较薄弱,高素质人才紧缺,大中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和基本商务技能尤其是交流技能普遍较低,造成了尽管中国的技术人员拥有较强的项目开发技能,但交流技能不足,严重影响了其理解客户要求的能力,甚至可能会使这些供应商难以进入合同竞标名单。从表4可以看出,在语言技能和文化适用性方面,中国目前落后于爱尔兰、印度等重要外包供应国。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对专门教育重视不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企业没有密切联系,研究同现实不挂钩,造成毕业生的学用脱节。因此,我们应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加强研究机构、大学同企业间的紧密衔接,建立起有效的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级要素人才和专门人才。

(二)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在中国,尽管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是,毕竟中国的市场经济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减少政府红头文件,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提供多种语言的政策法规的版本(尤其是英文版本),让更多的投资者和发包方理解各种政策法规。

(三)西方商业惯例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从文化的适应性角度看,要想承接欧美各国的外包项目,必须掌握西方商业环境和商业惯例的相关知识。尽管中国20年改革开放吸引了众多的外资,外资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西方商业惯例带入了中国,但是外资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已经将商业惯例进行了本土化改变,因此我们所了解的商业惯例和西方真正的商业惯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我们必须做出努力,全面透彻地了解西方的行业竞争态势和商业惯例。

(四)区位因素方面有劣势从区位因素看,在承接欧美国家外包业务方面,我们不具有东欧、印度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鼓励有条件的中国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承接欧美地区的服务外包业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与日本、韩国在地理上邻近、文化上相通的优势,积极承接这些国家的服务外包。

(五)政府相关的扶持政策需要完善在全球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但在把握和利用新一轮的服务产业转移上,中国还缺乏战略上的重视和部署,整体发展上与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该从战略高度研究分析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浪潮,从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对策,加快部署发展我国知识型服务产业,调整引进国际直接投资的策略,确定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了解外资的需求,不断创造新的优势来改善投资促进方式。印度政府就较早地把握住了全球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出台了软件科技园区计划,软件园区采取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在园区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并配之以一套优惠的产业政策使软件园在研发引进新软件技术、创新开发软件新产品、加速软件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带动作用。

(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我国的企业和民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与一些著名服务接包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争端的热点之一。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较为混乱,也给侵犯知识产权提供了温床。同时,受服务外包本身性质以及新技术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显得更为复杂和艰巨。每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资产一般都由本国的不同国家法律管理着,由于外包涉及到多个国家,在离岸外包关系中对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进一步增加了复杂性。而随着离岸外包的继续增长,知识产权问题对企业变得更加重要。对国家来说,管理任务也将越发复杂,管理难度也将进一步增大,比如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或改进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商业秘密与机密信息的保护问题、与财政税收政策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的价值及税收考虑(包括在边界海关的争端解决机制和措施),等等。因此,中国知识产权法尚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注重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鼓励国内接包企业参加国际信息安全认证,以提升我国企业的接包竞争力。

责任编校 朱惊萍

上一篇:欧共体竞争法关于滥用支配地位的规定探析 下一篇: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