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形制流变历史的回顾分析

时间:2022-10-25 06:57:17

小号形制流变历史的回顾分析

摘要:本文以小号的形制流变为文章主线,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小号的形态、表演形式,各个时期的作曲家以及他的代表作品中小号的演变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说明小号的形态流变,目的是让更多的小号演奏者对所演奏的乐器了解得更加深入,全方位的掌握小号的表演艺术,无论是技术方面的还是历史文化方面。

关键词:小号 形制流变 历史回顾

在所有的西洋铜管乐器中,小号的历史十分悠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它的音色高贵、温柔、潇洒,在音乐领域中能够表达诸多的音乐形象,例如动物、人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等。它还可以将英雄的气概、军队的气势、自然的山川、河流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欧洲古典乐曲中它时而高贵、时而神秘、时而洒脱。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在音乐这个领域中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巴洛克、古典、爵士还是流行乐,小号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下面笔者将介绍小号的形制流变及其历史发展。

一、初期的小号与功能

小号最早起源自史前时期,海螺就是它的祖先。早在公元前7000年人们便学会把海螺用作传递声音的工具,后期也有用兽角或是象牙制成“小号”,由于其管身比较短,所以能够演奏出来的音调也十分少。换句话说,史前的小号并没有现在的审美观念,仅是将它用在巫术或是祭祀中。

最早的金属制小号要追溯到古埃及新王国时代,我们在第18代法老图坦卡蒙的墓穴中发现了它,共有两只,一只银质,另一只为青铜制品。早期的小号是直式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其造型保持不变。

二、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小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迅速蔓延,乐器的形制也出现了大改革,各种大小,不同形制的铜管乐器被用作和声音乐的演奏,这时的小号身形不断的加长,但是由于过于长而不好携带,所以在1400年发明了“S”型小号,在1600年发明了“8”型小号以及多圈缠绕的猎人号等等。

伸缩小号是在文艺复兴的前期出现的,是在乐器的管身内部嵌入一根长长的圆柱形的号咀,只要在管身内来回伸缩就能够发出不同音高,通常是左手稳定号咀的咀唇,右手拿着小号来回的拉动,因为小号的身长并不相同,所以可以把音阶吹到3到4个把位。在这个时期,人们还发明了康纳多式小号,它是木质的并且管身上有开指的小号,它的音色在高音的萨克斯和单簧管之间,分高音、次高音以及中下音三种音调,最重要的是高音部。《神圣交响曲》最早就是用康纳多小号来演奏的。

因为这时期的小号音色无力不适合单人演奏,所有一般是群体合奏。小号是在巴洛克时期开始普及的。18世纪中期时,键阀才被加入到小号当中。在亨德尔的《水上音乐》里,主旋律声部的角色是由小号担任的,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依然用的是小号独奏。

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小号

(一)小号的三种形态

在古典主义时期,小号有了一定的规范,为了将音调改变,所以研制出了一种变调管,即曲颈管。变调管有直式、式以及“U”字形三种。直式变调管即在号咀和咀管之间加入一根较短的直管,这样不仅伸长了号身,还可以降调,但是这样会使得演奏人员在吹奏时很困难,故而,发明了第二种圈形变调器。圈形变调器就是将直管围成,根据不同的音乐特性添加不同的长度的圈形管,这样就可以达到变调的目的。第三种“U”型变调管与现在的小号有些相似,根据需要在管身中间添加不同的调音管,这种变调器的音色的调节是最好的。

(二)指键小号产生

大部分的乐器包括小号都是在古典主义时期趋于成熟的,无论是演奏方式还是技术水平都基本成熟了,但是自然音的小号却受到了限制,因为它只能在作品高潮部分或是表现出英雄主义的地方出现,因此,有键小号诞生了。由于自然小号的管身上的指孔过大,无法用手指闭合,故而,在孔洞上加上了指键,指键的方位是在管身的一侧,演奏的时候,一手控制,一手持号。

(三)浪漫主义时期小号的社会文化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阶段乐器改进的风格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在1815年,德国著名的圆号家将萨克斯的原理应用在小号上,因此,小号几乎可以演奏所有的半音,所以,小号又成为了主流的乐器。

19 世纪中期时,阿尔班作为令人瞩目的小号演奏家,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的《小号音乐教本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这本教程为后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本书中包含了演奏小号的各个技巧,有关小号的各个方面都有提及,深入简出的讲解小号的练习方法和美学概念,也正因如此,他使小号的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梯,因此,《小号音乐教本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被誉为“小号的圣经”,是学习小号的必读之书。

四、现代小号的发展

近代时期的小号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制作工艺方面,小号一直都在不断地改良和完善,因此,人们也就越来越青睐小号这种乐器。

(一)二战后小号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小号的制作也有了转变,从原来不同派别制作的小号在经过各国的开放后,逐渐有了统一的标准,例如制作的样式、规格等都有了统一标准。为了使音色更为浑厚,音量更加的粗犷,所以小号在制作时长度增长、管径加粗、喇叭口的尺寸也变得更为宽大。

(二)小号的演奏技巧

为了有更好的演奏效果,经过多数人的大胆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又发现了不少演奏的技巧,例如花舌、速度不同的揉音、复音、滑音还使用了弱音器。技巧的不同导致了演奏风格的不同,加上受到各种流派的影响,这就让小号也有了诸多的风格,如无调性和多调性的风格。其代表作有两部《小号协奏曲》,分别在1933年和1940年所创。这些作品都使小号的音域和性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传统的演奏进行了颠覆。带动了人们对小号的喜爱和更深的发展。

五、结语

通过各个时期的小号的形制流变,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小号形态的不同。以小号的形制流变为主线,我们回顾了小号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小号从起始到现在形制流变的原因,不外乎当时社会的性质、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演奏人在表演时是否流畅、方便。总之,社会的发展进程决定着事物是否能够发展,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事物的形变。

参考文献:

[1]亓迎春.小号形制的流变与演奏艺术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8,(04).

[2]王兴斌.浅谈小号形制的流变与演奏艺术的发展[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2).

[3]袁楠楠.简述小号的历史与种类[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上一篇:论新课标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 下一篇:试论声乐作品的本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