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5 04:18:31

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公路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上出现了“三超”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以达到合理控制造价、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公路的目的,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策略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b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three excesses" in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a sense,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rticle analyzes some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ural road project cost control problems, and proposed rural highway project cost control strateg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cost,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resource-saving highway to promot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由线至面、由面至网式的增长。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日益增多且规模日趋庞大。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仍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公路建设资金供给与管理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正是制约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实质就是投资成本在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建设环境变化、设计理念提升、物价上涨等原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费用从立项、设计、建设到交付运营,呈现一种动态地变化,且波动较大。高速公路建设费用控制较为困难,造成工程决算与概算相差较大,普遍存在着造价失控现象、“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财政预算的执行,并且干扰了公路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

二、影响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技术及劳动力投入的密集性均要求建立更符合当前实际的公路造价管理机制,以有效发挥行使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实现风险规避。具体而言,现阶段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以下四点:

(一)工程设计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首先,项目建设前期,部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能精确地依据《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进行投资估算,工程状况对比由于调查深度及资料收集的肤浅, 公路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优化比较不够,勘测调查资料不够详实,设计周期短;工程设计不建全,设计深度不够,难以保障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致使控制概算和预算的目的落空。没有足够的项目储备,导致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公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建议结论不够科学,使公路的项目对后续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着标准越高越好的认识误区,在设计和建设中喜好高指标,同时由于许多公路工程项目因为时间短,设计周期被大大缩短,地质勘察工作时间也相应缩短,使设计基础资料失真。同时公路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路线方案和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为解决设计任务量大与时间紧、人员少的冲突,一些设计部门在编制概预算时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或采用未经最终审查的图表作为编制依据,或设计、造价编制同时进行,从而造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甚至留下工程隐患.还有预算编制的发展性可能导致造价编制人员出现人为错误,影响到成本预算的可控性与准确性。

(二)公路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工程工期对建设成本控制的影响尤其明显。工期长短的控制对工程质量及工艺搭接都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过长会增加建设成本,过短则可能使项目施工遭遇季节性影响或产生质量隐患,增加造价费用。其次,施工成本缺乏动态管理。受公路建设周期内人工、建材价格波动的影响,统一限额定量的概预算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公路工程的发展现状,预算定额不能适时反映商品市场价格,削弱了造价控制的精确度。 (三)施工合同未严格执行招标技术规范, 尤其是对分包合同与外部劳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没有遵循项目管理程序,没有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概算的编制和审批有一定随意性,甚至先开工后批概算,无法体现概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为政绩考虑,许多公路工程项目在初步设计批复时工期就偏紧,而且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行政干预工期、随意缩短工期的现象仍较突出,为赶工期就必须加大投入。

(四)融资形式单一、结构固化,缺乏变通。公路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从过去的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转向以贷款为主,货款利息支出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主要源自中央和地方的项目资本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及国内贷款。由于政府资本金到位不足现象频繁,银行贷款融资成为主要建设投资来源。由此造成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期限与项目投资回报期存在较大空档,且融资方式单一易出现建设、运行风险,贷款本息的积累增长对此后的运行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益。

(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引起公路建设费用变化

1.宏观经济调整对公路建设费用的影响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汽车运输业空前繁荣,从而使得全国各地交通量迅速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高速公路路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规模扩大、总体设计标准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房产等不动产也相应增值,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不断提高,土地使用费的提高使得高速公路造价上升。

2.国家政策性调整对公路建设费用的影响

公路技术标准的提高及设计新理念的提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提高,同时随着设计新理念的提高落实,必然导致高速公路造价有所上升;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变化.我国高速公路用地是按公益性质以政府用地标准补偿的方式征用土地,征迁费用与国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市场对高速公路征地费用的影响越来越大,该费用占高速公路投资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导致征迁费用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征地补偿标准、政策性缴费标准及建筑物、构造物拆迁标准的提高。

上一篇:探析我国公路养护工作 下一篇: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工程拱北隧道逃生通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