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浅谈父母教养行为对婴幼儿个性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2-10-25 02:37:15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浅谈父母教养行为对婴幼儿个性品质的影响

摘 要: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婴幼儿时期的危机矛盾或个性冲突加以简析,着重讨论父母亲自身教养行为对0~6岁孩童个性品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希望能使更多的父母亲自担当起照顾培养孩子的重任,同时可针对孩子所处的人格发展阶段来预见孩子的人格发展方向。呼吁父母共同参与孩子早期个性培育,呼吁亲子教育。

关键词:埃里克森;人格;婴幼儿;教养行为;个性品质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性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而其中前三个阶段(0~1.5岁,1.5~3岁,3~6岁)便是婴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影响的关键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人格就会向着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埃里克森对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尤其在前三个阶段,也就是婴幼儿阶段(0~6岁),家庭中的亲子之间互动对儿童的发展显示出了决定性的作用 [2]。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1岁以前的个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儿期,这个阶段是孩童发展的第一页,是完完全全的一张白纸。乳儿对母亲的完全依赖来自于外界独立生活的开始,来自于脱离母体280天的温床寄生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在此阶段,父母必须给乳儿以适宜的、稳定的、不间断的关切、照顾。例如,通过母亲或母性肢体温柔的抚摸、母亲的贴心哺育等行为给予乳儿以信赖感,让幼童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已逐渐从意识上开始认识亲近的人了,当孩子或哭或饿时,父母的教养行为,哪怕是父母及时出现,都对孩子建立信任感有着重要影响 [3]。

这种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希望社会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此类儿童以后的人格品质多为诚信可靠、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多会形成心理缺乏信任感、多疑多虑等消极的个性品质。

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感(1.5~3岁)

这个阶段的幼童处于心理发展的婴儿期。随着身体本能的发展,他们能越来越自如地控制自身活动,慢慢掌握了爬、走等动作活动,产生一种渴望独立活动,显示自己能力的意识。他们开始喜欢说“不……”“我要……”等,这些都表明幼童开始认识自己并且表现出自主感的发展,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 [4]。

此阶段幼童的父母要给予孩子肯定。通过慈爱、温和的态度,、微笑等亲切的动作行为都会使孩子快乐,达到自主感提升的目的。这样不但使幼童自身生理品质得以锻炼,而且可以促进幼童意志这一社会心理品质的发展。此类儿童以后便意志坚强,积极自主,活泼开朗。

若父母溺爱,过于担心孩子的身体安全而阻止了幼童的自主性建立,就会造成他们身体差、性格软弱、意志力薄弱等消极个性品质,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幼童产生不自主的怀疑感。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社会、怀疑父母。

此阶段的幼童偶尔还会表现出一些行为,如:“低头,眼神回避,躲避他人,咬手,遮脸”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羞耻感的代表性动作行为。健康的羞耻心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 [5]。幼童有一些错误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正确指导,亲身引导,免于指责,而且千万不能放任、放纵,更要避免对幼童有过高的期望或不切实际的对比。否则,都有可能导致幼童出现沮丧、自卑、自我贬值、自我怀疑、自我孤立等不良个性品质。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这个阶段的孩童心理发展处于幼儿期,随着语言、动作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孩童已经将自身的活动范围扩增至家庭之外,幼童已经有了新朋友,新的活动领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主动表现出选择探究的行为并受到鼓励,就会促使其主动性的形成和发展。此时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对孩子天赋的发现或了解,适当地帮助孩子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扩展幼儿的身心活动范围。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耐心听取,细心作答;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建议要仔细分析,合理采纳,适当鼓励。在发展孩子主动性的同时,利用榜样或反例等替代性教育方式培育孩子健康适当的内疚感,同时初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道德感,这为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又有助于孩童执著、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6]。

若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建议等表现出不耐烦、嘲笑,或者使孩子的主动性与外界任何主动性发生矛盾时,幼儿便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父母要避免使幼儿过度体验内疚感,不要总让幼儿幼小的心灵受压抑,绝不能恐吓、威胁,更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父母最应该重视幼儿早期良好情感行为的培养,同时幼儿也需要自由的抒发感情。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不合理的内疚感,以增进安全感受,从而适应环境,主动与周围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婴幼儿这张无色的纸,将染上怎样的人格色彩,与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是任何新兴的早教培训班或培训机构无可媲美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负责任的人类灵魂第一工程师。因此,我们要倡导亲子教育(Parental Education),父母亲以幼儿的中心为立场,结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努力为孩童塑造积极健康的魅力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2]袁红梅.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看良好亲子关系模式的创立[J].学前教育研究,2004(9):32.

[3]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26.

[4]刘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早教机构中亲子游戏的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1.

[5]竭婧.幼儿羞耻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6]王家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1(6):39.

[7]蒋波.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启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8):16.

(作者单位 江西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一篇: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如何使教育成为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