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吟细品悟春情

时间:2022-10-25 02:19:13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是生命的摇篮,是灵动的使者。看,春天微笑着,伸展着,吹着快乐的口哨,踩着迷人的舞步,揣着希望向我们姗姗走来—

春天吹着口哨

刘湛秋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

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

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飘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她鼓动着小叶子快快成长。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层中去了。

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哞叫?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

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

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她悄悄地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唇边溜过去。

她追赶上了马车,围着红缨的鞭子盘旋。

她吻着拖拉机的轮胎,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

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

(节选自《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赏 析:

作者为了使“ 春天”变得具体形象感人,在写作手法上,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春天”比拟为会吹口哨的人。

你看,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宛如一个调皮的孩子,她可以“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可以“掀开姑娘的头巾”“围着红缨的鞭子盘旋”“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

春风是看不见的,但从摘“嫩叶”,掐“小花”,掀“头巾”中看,春风便形象化了;春天是没有声音的,但从口哨中,我们听到了春天快乐的信号。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字里行间妙趣横生,无不显示出春的生机与活力,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

尤其诗歌的最后一句—“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更让我们感觉春天是活泼的,是有活力的,是有声有色的,仿佛春天就是个吹着口哨的可爱的孩子,鲜明地站在我们眼前一样。

由此可见,在描写景物时,多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春 城 春 色

杨 朔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节选自《茶花赋》)

赏 析:

春天的景物是很多的,我们写作时如果面面俱到,那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也反映不了春天的特点。作者在这里不写春风阳光,青山绿水,只在“花事”上做文章。先说春天脚步儿来得勤快,到处催动花事,直接转入写花,干净利落。然后着重笔墨写清香之梅,说这春色比滇池不知深多少倍,笔锋突然一转,扣上题旨。最后说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直到盛赞红艳艳的茶花才体现出“春深似海”的妙处。虽无情节,但却写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在构思和剪裁上独具匠心。

春 游

欧阳山

大家沉默下来,在风和日暖的田野里漫步走着。菜田里是绿油油的一片,稻田里还漫着水,最初来到岭南的春光紧紧跟随着这一群出色的女孩子。

春姑娘继续拨开山光和云彩往前走。路旁的柳树摇摆着腰肢,紫荆花抬起明亮的笑脸,欢迎她们。

区桃和周炳紧挨着走,看样子真令人羡慕。她脱去金黄色的文华绉薄棉袄,搭在手上,露出里面那件和长裤一样颜色的粉红毛布短褂子来,在温暖的阳光底下,简直就像一朵那种叫作“朱砂垒”的牡丹花一样。

(节选自《三家巷》)

赏 析:

很多同学在描写景物时常犯的毛病是单纯地写景,为写景而写景,这样写景在作文中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写景,他写景是为了写人,写人交织着写景。写岭南田野上的美丽春光,是为了衬托青年人的健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读完之后,人们不禁感到景美,人更美。

春天的速度

徐 迅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难怪夜里耳畔总“沙沙”地觉得有人说话。早晨起来一看,远远近近的土地都绽出了莹莹的新绿,贪婪地跑到外面呼吸了一口空气,忽然就想起朱自清关于春姑娘的说法,这群可爱的小姑娘,驾着自然的辇车,雀跃着来到了我们中间。

春天的到来就是这样出乎我们的意料。门前的一棵枯树,前天还疑心它是否成活,今天就盈注了勃勃的生机;昨天塘里的一泓死水,早上却盎然漾起了涟漪……相比较其他的季节,春天的速度真是很快。

春天的风似乎抽出了那冰冷的刺,变得柔和、流畅起来。轻轻地梳理,就飘逸起千万缕秀发,暄软得像一团云絮,既没有夏季风的燥热,也没有冬天北风呼啸着的坚硬,却让人感到有一种措手不及。均匀而敏捷的速度叫人感觉如一只懒散的小猫伸出的小爪,挠得人痒痒的。体现在花花草草上,春天的速度又更加异常,像是一位急不可耐的“催生婆”,省却了“十月怀胎”的过程,在一夜之间就分娩出鲜活的生命。枯草衰叶,一下子就有了水灵灵的生机,有了绿,有了芽,有了蓓蕾,很快就有了肆意疯长的绿叶,有了怒放的鲜花,有了一日比一日更甚的蓬勃的生命气象。它们的到来竟然让人体会不出春姑娘应有的腼腆、局促;相反,越发变得局促起来的却是我们自己……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

赏 析:

春天的速度有多快呢?看,一夜之间细雨就将春天的印章印上了万物的额头,铺天盖地地改变了一切:枯树绽出新绿,死水泛起涟漪,连春风也抽出了冰冷的骨刺,柔和、流畅起来……的确是均匀而又敏捷得不可思议啊!春天是驾着辇车雀跃奔走的小姑娘,又是急不可耐的催生婆;春风暄软得像云絮……奇特的想象和联想,将春天的神奇和美妙放大了,定格了……

由此可见,在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文章更具体、形象化。

上一篇:创设自主学习的地理教学空间 下一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