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火烧粑

时间:2022-10-25 01:49:32

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到了夏天,很多家庭的主食都变为吃“米形茶”和“火烧粑”,菜则以咸菜为主。由于天气炎热,为图简便,早上起来就把“米形茶”煮好后冷却,有时候一天就不用再做饭了。米形茶实在算不上干粮,喝着就像喝水一样,所以火烧粑这样的点心就必不可少了。

火烧粑是潜江地方传统的民间小吃,原料小麦面粉,配料芝麻少许。火烧粑闻起来非常香,虽然外面一层是硬硬的壳,但是里面的肉却非常软,肉与壳连着一起吃却脆软可口,非常有嚼头,让人吃了还想吃。

火烧粑是用老面发酵面粉,放在大锅里烤成馒头型,然后把成型的馒头放在灶内面,用带火的灰掩盖好,等它自己熟。

要做好火烧粑,有三个关键。首先是发酵,一定要用“老面”, 即上一次“发”好的面团,留下拳头大一块,盛在碗里保存于阴凉通风处,不能长霉变质。当然,市场上的发酵粉也能做出来火烧粑,但口味就相去甚远。其次是发面,分四步走。第一步先“泡老面”。用一大碗温水将预留的“老面”泡开,使其充分溶解。第二步叫“打稀膏”。往溶化了的面浆里再加些水,并添加少部分面粉,搅匀,进行初步发酵,以表面浮满气泡为度。第三步是和面。和面要把握好黏稠度,比做馒头的面要硬一些,然后将面团做成一个直径四五寸,厚一寸半大小的圆粑粑形状,再往两面撒上芝麻。第四步为发面。将做好的粑子摊在面板上,蒙上湿布,进行“发面”。发面时间因气温高低而定,以切开可见蜂窝状气孔为度。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火烧”。火烧之前,先将粑子放在做饭用的锅里“干炕”, 让粑子外面形成一层硬壳(内面还没有熟透),这样手拿着不变形,烧的时候不会沾灰。用来烧粑子的火,一定要是农作物如高粱、黄豆梗之类的秸秆,明火燃烧过后余留下来的“灰火”,也叫草炭火。把干炕过的粑子码在灶膛里,或“灰塘”里,将带火的灰直接盖在粑子上捂着烧。烧粑的地方明显有些鼓了,把火扒开,将粑子翻个面,盖严。再烧鼓了,粑子就熟了。然后将粑子从火灰里掏出来,放在灶台上,再顺手拉下架上干净的布巾,在灰头灰面的粑子两面一弹,粑子的两面就变得干干净净的。用大拇指在粑子中间飞快地戳一孔,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

这样做出来,才称得上正宗的火烧粑。既能成三餐主食,又可当点心零食,而且经得起较长时间存放,夏季一般一个星期都不会发馊。不像现在市面上卖的,美其名曰火烧粑子,不仅不能长时间存放,而且因为都是用烤箱烤出来的,早失去了原汁原味,远没有民间用火灰烧出来的好吃。

我每次回老家,老家人总会为我装上几个火烧粑,让我带给妻儿吃——他们也很喜欢乡下火烧粑的那种美味。不过,如果我告诉他们火烧粑是如何用柴火灰烧出来的话,他们也许会皱起眉头,嫌弃火烧粑不卫生了。

上一篇:读书郎,拿着饭卡进食堂 下一篇:电影《白鲸》对原著的深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