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

时间:2022-10-25 12:44:54

浅议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缺乏环境意识;在理论上认为没有劳动参与并不能进行市场交易的环境资源没有价值;在政策上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在行动上对环境资源实行掠夺性的开发,致使自然资源大量损毁,生态资源严重恶化,削弱了经济发展的根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本文作一些关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探讨,尝试为之建立一套环境成本核算体系,阐述了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并归纳总结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法和基于作业成本的生命周期法),最后分析了现有情况下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环境;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74 -03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公布一些环境成本的信息报告,国际贸易也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端倪。企业的行为已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决策时,不得不将环境成本考虑进来,这是一大趋势。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环境成本的确认

确认企业环境成本应当遵循四个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一、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的可定义性。这突出了企业环境成本的本质特征, 提供了基本的判断标准。第二、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如果企业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者确认、改变他们过去的评价,进而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那么该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就具有了相关性。第三、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者偏向, 并且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情况以供使用者做出决策时, 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所以,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要求其确认忠实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本身, 正确选择货币计量尺度, 审慎无误地确认、计量企业环境成本各项目的金额数据, 并对环境成本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原因进行无偏差的记录, 客观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规模和结构。尤其是在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和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企业环境成本费用时, 会计人员更要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 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

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会计整体计量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必然与会计计量原则有交叉之处。会计一般计量原则中有一些原则本身是针对成本计量特性而设立的,这些原则同样符合环境成本计量目的的基本要求,因而它们也应当归入环境成本计量原则的范围之内,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境成本计量的一般原则。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要求特殊的计量原则。本文称之为环境成本计量的针对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度稳健原则

环境保护业务同一般的经济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环境成本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例如灾害稍为频繁和严重的年份,环境成本就会增加很多;环境成本的水平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对环境成本的影响就更加的直接和巨大。在进行环境成本计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中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对环境保护成本计量的模式、方法和标准的选择做出谨慎的处理。因此适度稳健原则在环境保护成本的计量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简单适用原则

成本计量时要明确它是为成本管理目的服务的,不是为计量而计量,不能将环境保护成本的计量看成一种单纯的环境成本的计算。计量的目的是通过计量提供环境保护成本的有关信息,参与管理和干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成本计量应与成本管理融为一体,做到有针对性的计量。这就要求在选择环境成本计量的方法、程序和标准方面,在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时必须结合环境成本管理的特点,并与一定时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适应。

(三)中立性原则

关于中立性,FASB在其的《财务会计概念公报》(SFAC)第一辑中曾指出:“会计的中立性是据以评判会计方针的一条重要标准,因为不中立的信息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任。在环境成本的计量与报告过程中,不能有偏见的或设定性的目的,从而将一方的利益不合理地置于另一方的利益之上。环境成本所代表的既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也有债权人、顾客和社区公众等的利益,不能偏重一方而忽视或歧视另一方。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对环境成本的计量失去信任。

(四)经济可行性原则

经济可行性原则也就是常说的“成本—效益”原则。环境信息的加工需要发生相应的成本,而且其成本要比财务信息的成本高得多。因此只有当环境信息的效益大于其发生的成本时,其信息的计量与揭示才是合理的。环境成本的内容复杂,涉及的范围广,如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事无巨细地、过于频繁或过分详尽地精确计量各种环境保护成本信息,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所以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去追求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本信息,而这些微细的成本信息可能对环境成本管理并无多大意义甚至毫无意义可言,这种无价值的努力实际上是经济上的一种浪费,而且对它的精确界定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由于环境成本会计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确认、计量和分配环境成本,而是要为决策提供信息,以服务于企业的各种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决策。因而不同类型的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效果将会更佳。本文推荐使用将ABC法和LCC法结合起来的方法,即基于作业成本的生命周期法。ABC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合理分配环境成本的标准——成本动因,其计算的结果,可以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提供基础。而LCC法则使得作业成本的分析范围延伸到未来成本——或有负债成本,且更着重于寻求改进的机会,降低总成本。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上一篇:北方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分析(6月) 下一篇:外贸强内贸弱,港口运输生产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