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中梅花亦成景

时间:2022-10-25 12:29:38

盆中梅花亦成景

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绽放于早春季节,其花语“坚强,忠贞,高雅”。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以梅花为题材的诗词、美术绘画、音乐戏曲作品数不胜数,人们赞扬梅花的精神、风骨,把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赏梅、种梅之风在我国弥久不衰,像宋代的林和靖终身与梅花、仙鹤为伴,被誉为“梅妻鹤子”,而踏雪寻梅更是文人中的雅事。如果家中能够养上几盆梅花,在梅花盛开之时,赏梅品茶,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偷闲一时,体验慢节奏的生活,以放松身心,有利于健康。

品种选择

梅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枝条除正常的直枝外,还有垂枝、龙游等变化。花1朵~2朵着生于枝条的叶腋间,具短梗,花色有自、淡绿、粉、红、紫等色,有些品种花瓣上还有彩色斑块或条纹,其中有种跳枝梅,在一株甚至一枝梅花上能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朵。由于品种的不同,其花萼、花瓣形状相差很大,并有单瓣与重瓣之分,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1月~3月陆续开放。梅花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直脚系、照水系、杏梅系、龙游系等几个系列,常见的宫粉、朱砂、白梅、龙游梅、美人梅、垂枝梅等品种的梅花都可以盆栽观赏。

盆栽管理

梅花的繁殖可用播种的方法,对于优良品种,也可用桃、杏或梅花的实生苗作砧木,以枝接或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幼苗成活后,长到一定高度时注意打头摘心,以控制植株高度,促使侧枝生长和主干增粗,等3年~4年后主干长到合适的粗细时就可以上盆了。也可将生长多年,植株矮小,形态古朴的老梅桩直接上盆。可在春季花谢后移栽,挖掘时将主根截断,多留侧根,并对老干进行整形,剪除部分枝条,先栽在地下或较大的瓦盆中养护,等新的根系发育完善后再上观赏盆。

盆栽梅花的盆器可选择古朴素雅的紫砂盆、瓷盆,用塑料仿制的素白瓷盆也可使用,而不宜用鲜红色或其它过于鲜艳、花哨的盆器,以免喧宾夺主,影响整体效果。盆器的形状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形状。

梅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冷和干旱,耐瘠薄,但怕涝。盆栽梅花平时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养护,若阳光不足,则影响花芽的分化,对以后的开花不利。生长期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5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梅花花芽生理分化的前期,要适当控制浇水,等新生枝条梢尖有轻度萎蔫时再浇水,还可用手将新梢尖捏蔫,如此反复几次可破坏生长点,以控制枝条生长速度,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7月可正常浇水,以满足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若遇雨天注意排水防涝。生长期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5月~6月各增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之类的磷钾肥,以利于花芽的形成。

北方地区在初冬移至室内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O℃~6℃的室温,每2天左右向植株洒些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枝梢枯萎,但土壤不必过湿。12月花芽开始萌动,可再施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适量的氮肥,以促使花大、味香。

花谢后进行一次修剪,剪掉病虫枝、过密枝以及其它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将老枝短截,每个枝条仅留2个~3个芽,以促发新枝,当新生枝长到20cm时进行一次摘心。幼树每1年~2年,老树2年~3年翻盆一次,可在春季花谢后进行,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并掺入少量的骨粉或在盆的下部放几块动物的蹄甲作基肥。新栽的植株放在荫蔽处缓苗一周左右再移到阳光充足处养护。

盆景造型

梅花盆景传统的造型有微派的游龙式、三台式、提篮式,扬派的疙瘩式、顺风式、垂枝式,苏派的劈干式等,此外还有悬崖式、临水式、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枯干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也可将松、竹、梅合栽于一盆,谓之“岁寒三友”,栽种时注意三者大小的搭配,使之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并根据需要在盆面布置奇石,使其清新典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传统的梅花盆景以树干苍老古朴,枝条稀疏,植株清秀为美,因此在造型时要做到树干倾斜而弯曲,枝条也不要太密,可参考国画中的梅花枝干形态,使之具有诗情画意,还可在枝干上以锤击、敲打、斧砍的方法作些疤痕,以增加古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拘一格,形态多变的自然式梅花盆景更受人们的喜爱,甚至还有人将梅花盆景做得枝条繁密,每逢花期,密密麻麻的花朵开满枝条,给人以生机勃勃,蓬勃向上的感觉。制作此类盆景时应做到枝条多而不乱,枝与干、枝与花之间和谐统一。梅花盆景的造型多在春季花谢后进行,方法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修剪时可将直而无姿的枝条剪去,保留形态优美、曲折有致的枝条,对于幼树或需要保留的直枝可用蟠扎的方法,使其弯曲,以达到“疏影横斜,古雅清奇”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梅花盆景造型十一式 下一篇:跟我学做蜡梅花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