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曦&周晓波:愉悦自我,有益他人

时间:2022-10-25 11:41:46

薄曦&周晓波:愉悦自我,有益他人

Q:您认为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什么?是要解决什么思考?

A:建筑师群体对茶具的再设计,是在现代语境下对传统的器具的观察,利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演绎。

Q:对古人的生活方式有了解吗?最喜欢哪种生活方式?今天应该提倡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A:同为古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人,生活方式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普遍性的感觉是,和“今”相比,古人和自然更接近,对生活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在劳动之外的时间相对闲适。当然这也是由物质不够丰富技术不够发达所导致的。

少一些对物质的追求,多一些向内寻求满足。少功利一些,多自省一些,才能活得好看一些。

Q:茶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您觉得古人用茶与今天的不同之处在哪?

A:最大的区别是茶于古人是主要饮料之一,而对于今人只是很多选择中的一种。

Q:您认为茶文化应该与什么生活方式在一起呈现?在什么空间中去饮茶最有情调?

A:文化从来不自我孤立。

当我们讨论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往往讨论的是地质,地理,气候,历史,经济等等各种因素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和演变而成的系统。它在某个定语下表现为某个具有特征的现象,通常只有好恶没有对错。

也就是说,茶可以和任何一种让你感觉舒服的方式呈现。

茶没有酒或者咖啡那么浓烈,所以环境对茶的影响会更大。对于我个人来说,安静自然的环境里品茶应该更容易感受得到茶本身的滋味和气质。

Q:器物是生活中重要的用品,中国传统文化在器物上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您对此有什么研究?

A:一切人造物的功用都是人本身的外延。

器物的功能就是人体功能的延伸,是手,是嘴,是眼,是外骨骼,是壳。技术水平和人的需求是这个层面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技术的制约和发展也往往给器物留下时代烙印。

人造物同时也承载着人的意识在物质上的投射,

器物的设计是人的观念和方法的物化过程。举个例子,唐宋和清代的文化格调截然不同,同样在器物上反应出来。

Q:对“跨界”、“交融”、“对话”、“砸场子”的理解是什么?如果这些词加上“集体”二字,您又是怎么理解的?

A:一个皮匠下班了回家做顿饭吃算不算跨界?(笑)其实边界本身就是人为划定的。器物服装家具等生活品,包括民用建筑,它们和生活交融,在这里,边界不是特别重要。有些很棒器物,服装和房子并没有专业人员设计,是自发地生长出来的。设计师所做的是用体系化的方法,把自发变成自觉,提高总体的实现水准。对自己习惯的领域,专业人员也往往会有惯性思维,建筑师做茶具,就是希望陌生感带来新鲜的见解。

Q:作品和年龄有关系吗?您的作品希望被什么年龄段的人喜欢或者想选择什么人接受?

A:会有关系,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经验和理解都在不停改变,这直接影响人的作品。个人经验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环境,而不同时代的人往往有会不同时代的集体记忆。

希望被喜欢的人喜欢。

Q:您个人的建筑理念和语言是什么?

A:我还是年轻建筑师,(笑)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和语言。

好的建筑设计应当是诚实而且巧妙的,逻辑清晰,好用还便宜,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Q:哪件作品是您最满意的?为什么?

A:下一个设计。(笑)

Q:点评一下您最喜欢的建筑师和建筑。

A:阿尔瓦・阿尔托。

Q:建筑师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您做到了吗?

A:多走多看多思考多尝试。我在努力去这么做。

Q:城市是建筑的年鉴。作为建筑师,对城市的历史,现在,未来是要有责任的,您思考了吗?

A:每个人对所在的城市的未来都有责任。

当下建筑师面对的客户开发商和政府居多,所以很多设计的总体趋势是由强势开发商所认为“好去化和高溢价的产品”来决定的,公众建筑是由各级领导的意志所决定的。建筑师们会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虽然往往并没有什么卯用。

不过近几年环境也在逐渐转变,希望随着开发模式和决策人修养的变化会越来越好。

Q:您对传统的理解是什么?怎样在传统的文化的沉淀中做到时代的创新?

A:传统都是曾经的时尚。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技术和科学推动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在不停变化,不断地产生新鲜。而只有击中人类本质的那些新事物才能保持活力,才能适应变化,才能穿越时代继续被人喜爱,才能称得上传统。

Q:您对哪个城市的建筑印象最深?

罗马。那几乎就是半本欧洲建筑史。

Q:今天的建筑师应该思考些什么?

A:今天的建筑师和昨天的建筑师都一样,思考怎样在现状约束中设计出让人感觉舒服有趣的房子。

Q:您对空间的理解是什么?人与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人和空间的关系和人和社会的关系差不多。有趣有益的空间是好空间,有趣有益的人是好的人。

Q:建筑师要具备哪些知识和素养?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A:各种,不嫌多。户外,越野,摄影,小说,音乐。

上一篇:瑞腾高性能数据平台加速电力信息化发展 下一篇:《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