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5 10:35:41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介绍了盐城市近几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品种组合、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等现状,分析了大面积生产上存在的质量、产量、成本等问题,提出了政策扶持、保险保障、规范生产、技术创新等发展对策,以便决策借鉴。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54-02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种子大市,尤其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历史悠久,闻名全国,是我国三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2013年盐城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2014年“盐城水稻种子”商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城市常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制种产量3 000 kg/hm2,每年向我国南方稻区提供优质杂交水稻种子3万t,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推进了盐城市现代种业的发展。

1 生产现状

1.1 品种组合

2000年以前,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品种以汕优系列、特优系列、协优系列的三系组合为主。自1997年引进光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制种取得成功以后,制种技术日趋成熟,制种质量和产量全国领先,国家“863”工程生物工程专家认定盐城市是全国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最适宜的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国内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各种两系组合纷纷落户盐城市,面积由小变大,品种由少变多,规模逐年扩大,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三系组合。目前,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以两优培九、丰两优、扬两优、新两优、Y两优、深两优等两系品种组合为主,已占到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积的80%以上。

1.2 生产规模

2010年以前,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面积6 666.67 hm2左右,2010年以后,生产面积1万hm2左右。其中2013年1.2万hm2,2014年11 333.33 hm2,2015年7 333.33 hm2,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全国两系制种面积60%左右,占江苏两系制种面积85%以上,生产基地经过优化整合,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优势。

1.3 生产方式

生产形式从以前外地种子企业委托,盐城市种子企业承约,由制种基地农户一家一户合同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外地种子企业委托,盐城市种子企业承约,农场租地生产和土地流转大户生产。种植方式也由以前的完全人种人收,发展到现在的机插秧、机收获、机烘干等全程机械化制种生产,只是普及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和三系制种生产相比,有着更严格的要求,除要求有优质的亲本种子、严格的隔离条件、及时的去杂保纯措施外,还要求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2.1 质量问题

目前,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本上都是采用两系品种,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对温光条件要求较高,存在育性转换问题。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如遇低温,则导致自交结实,造成制种纯度不合格,种子报废,给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严重损失。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气候异常,给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盐城市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灾难性气候,逾6 666.67 hm2制种受灾,出现育性转换,制种纯度大部分不合格。2014年8月上中旬,盐城市又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正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又造成严重影响,10 666.67 hm2两系制种纯度严重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2.2 产量问题

由于气候异常和制种技术的差异,制种产量的不平衡性也很大。2013年盐城市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热害天气,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幼穗发育和扬花授粉,造成制种产量大幅度下降,全市平均产量600 kg/hm2,减产80%,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损失惨重。即使在气候正常年份,各生产基地产量差异也很大,管理好的技术到位的可获得产量3 750 kg/hm2左右,管理差的技术失误的产量1 500 kg/hm2左右也正常。

2.3 成本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较少,农村普遍出现了劳力紧缺,劳动成本急剧上升局面。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插秧目前还不普及,大部分仍靠人工插秧,以前人工插秧3 000元/hm2左右即可,而现在需要6 000元/hm2左右,农忙季节还找不到人,耽误了生产季节,影响了制种产量。据调查,现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成本,农场租地生产需37 500元/hm2,农村大户生产需22 500元/hm2,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制种经济效益的下降,影响了制种生产的积极性。

3 对策

针对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既不能忽视风险,盲目发展,造成被动,又不能夸大风险,停止发展,丧失优势。在对策上,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建议。

3.1 政策扶持

种子产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我国对种子产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许多扶持发展我国种子产业的政策。盐城市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国家财政也先后在项目资金上进行了投入,对盐城市大丰、建湖、阜宁3个基地县分别补助了逾3 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基地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完善配套生产基地的农田水利设施、种子生产机械、检验仓储条件,提高生产基地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水平,确保能够生产加工储存高质量的种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3.2 保险保障

农业保险是国家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性措施,以前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是作为普通水稻生产保险的,以丰补欠的作用较小,最近几年才把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作为高效农业实施保险的。但是还不成熟,矛盾较多,主要是保险赔偿额度较小,与制种生产成本高、风险大不相适应。2013年和2014年大灾之年最多赔付7 350元/hm2,并且受灾理赔方法不科学,广大制种企业和农户意见较大。建议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把所有农业保险全盘统筹,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保险理赔上限,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能切实减少农民损失,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2]。

3.3 规范生产

一是坚持依法生产。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制度,依法查处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套牌生产等违法行为,净化制种环境,维护制种秩序,大力推进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品牌建设。二是坚持合同生产。种子生产企业必须和外地委托种子企业签定正规有效的生产合同,对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要有明确的界定,依法保障农民利益。同时要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种业公司合作。三是坚持规程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规程操作,认真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生产的种子优质高产[3]。

3.4 技术创新

针对目前人工生产成本偏高、经济效益较差的实际,制种生产基地要解放思想,创新制种技术,重点要研究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的课题,用工业化的思路去搞农业、去搞制种生产。通过创新制种技术,达到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提高制种效益,巩固稳定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优势产业[4]。

4 参考文献

[1] 张正国.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1(6):174-176.

[2] 蒋志鹏,彭华英,谭善飞,等.永州市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杂交水稻,2012,27(6):42-44.

[3] 张皓,张运华,曾惠利.泸州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5(3):80-82.

[4] 李明华.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72-73.

上一篇:基于地方院校数学课堂引入数学文化的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