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预测:谁最准?

时间:2022-10-25 10:27:55

综合

有人说,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莫过于对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了;准确的经济预测,比准确的地震预报更加不可能。而要对中国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则更是一项“难中之难”的工作。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快速经济发展和快速经济转轨交织并行的关键时期,很多情况难以用市场经济的一般模型来理解;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数据还不够全面,比如就业情况的数据就很不完整。这些都给预测中国经济带来了特别的难题。

然而,不管有多困难,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做出可靠的预测,正是从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孜孜以求、不能放弃的目标。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加入到经济预测的行列中来,声势蔚为壮观。

12种预测的比较分析

为了展开比较,我们收集了12家知名机构对中国2005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我们发现,各机构对于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预测结果都不低于8.5%,最谨慎的预计结果在8.5%,最乐观的预计是9.3%。参见表1:

从表1可知,上述12个机构2005年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区间为8.5%-9.3%,预测平均值为8.8%。和2004年实际情况相比,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是缓慢回落的。在各项分指标预测中,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预测区间为11.1%-16.4%,平均值为14.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预测区间为18%-30.5%,平均值为23.7%;全年商品零售额增长率预测区间为11.6%-13.2%,平均值为12.7%;全年出口增长率预测区间为21%-32%,平均值26.3%;全年进口增长率预测区间为23%-30.3%,平均值为28.8%;全年CPI增长率预测区间为1.8%-4%,平均值为3.4%。通过对各指标预测值进行标准差处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商品零售额增长率的标准差最小,说明各机构的认同率较高;标准差最大的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各家机构难以有一个相对收敛的预测区间。

上述预测结果差异的形成与各机构预测方法与数据采集有重大关系,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的宏观预测模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宏观经济联立计量模型;二是CGE模型;三是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数据采集上,有的模型数据用的是季度数据,有的可能是年度数据,并且样本区间也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所使用的方法与数据的不同,造成了预测结果的差异,但不同的预测方法和结论为我们进行形势分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和视角。

为分析与判断2005年经济形势的基本趋势与特征,我们将12家机构2005年经济增长主要预测指标与2004年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具体差异请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2家预测机构预测2005年经济增长率比2004年降低0.7%,呈平稳下降趋势。在2005年预测成因中,影响经济增长变动的因素有如下变化:第一,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去年高位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低,预期超过2个百分点;第二,受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石油价格及其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进出口增长速度比同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中,预测2005年出口比2004年增长率下降9.1%,预测进口比2004年增长率降低7.2%;第三,受国内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农民纯收入在取消农业税后有较大幅度提高,社会商品零售额将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略有下降,CPI也比去年有所降低。

研判2005经济走势的五个基本点

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处于扩张时期,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占主要方面,2005年仍然能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地增长。我们的判断基于以下五个基本方面:

1、经济增长内生性增强。

改革开放近27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化指数不断提高,经济主体自主性和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加强。近三年来,由于投资的持续增长、消费的稳定增长和进出口的均衡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降低,经济系统的内在稳定性增强,这一点可以从近三年的季度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得到反映,请参见图1:

2、宏观调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宏观经济调控对于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大影响。2005年,我国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政府投资缩减和功能转换将抑制投资总规模的扩张,这种政策会在一定时期后得到明显的反应。从货币政策看,2005年我国货币政策仍较为偏紧,也将制约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3、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拓展了空间。

2005年是我国改革攻坚年,对今年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变迁性因素包括:农业改革将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与农民收入的提高、企业改革将促进国有资产效率的提高和非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政投资体制改革将有效控制政府投资规模的膨胀。

4、自然及其他外部条件变化影响有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有关部门的预计,2005年气候和灾害条件比2004年稍差一点,但是总体还是比较好的。

从国际市场环境来分析,虽然石油价格及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有较大的增长,将对我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我国是大国,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其他外部条件如对外政治关系等基本正常,并正在朝积极改善的方向努力。

5、经济增长效益和环境继续得到提高与改善。

2005年第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增长;吸收外资的领域扩大,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等约束经济增长的瓶颈环节得到改善,而一些过热行业如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在传导过程中、在某些制成品的价格中得到反映,过高的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可能诱导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们的宏观调控运用了许多行政的办法,这种调控是否可持续,有些问题是否会反弹,也值得研究。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中长期经济结构问题,国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至于12家机构的预测谁最准,我们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把这个问题留给聪明的读者自己去解答。

上一篇:美国“赌”气旺盛 下一篇:锵锵五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