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新举措有效尝试

时间:2022-10-25 10:20:46

班主任班级管理新举措有效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5-0100-01

摘要:本文从论述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新举措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委派到一个教学班,对该班学生的教育负全面责任的专职教师,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和重要助手;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中各种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发展方向和水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主任,凭着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恰到好处的管理方法,学生班的班风、学风就良好,反之,如果班主任工作不认真负责,管理方法不当,就会出现乱班问题,影响全校的秩序和安定,而新生班的班主任良好的管理方法,更是使学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的可靠保证与基础。因此,探讨新生班级班主任管理方法,变管班为育班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学生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普遍提高,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较差一些,在校表现为不爱劳动、生活铺张浪费等,这就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要逐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做到对学生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习惯。班主任对班集体中的学生都要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允许他们犯错误,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

在学习、劳动、纪律等方面,不要把学生划分成等级,不论他们学习是否优秀,在班级活动中是否表现突出,都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地看待,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不能有任何看不起或歧视的心理。对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老师都应该充满爱心,在学习上随时过问,在生活中处处关心,学生就会积极的向班主任老师靠拢,有了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老师说,对班级工作也会更加的支持。

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和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或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能早日融入班集体之中,赶上同学们共同前进的脚步,不让每一位同学落伍。

二、培养竞争意识,给学生树立自信心

竞争意识泛指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求上进,那么将来走向社会,难以适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坚强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新生班级一形成,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树立自信心:①在班级中经常有意识地宣传我班集体构成人员在年级中的优势,使学生意识到成为我班一员的来之不易;②宣传本班这个“重点”班级的名声;③强调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对我班同学寄予的厚望;④宣传我班任课教师的教学业绩和优秀人品,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感到:今天我为我班而自豪,明天我班为我而骄傲,作为我班的人不努力学习不行,没有优秀的成绩不行,作为我班教师的学生学不好知识不行,在全年级拿不到第一不行,凭咱班人的实力没有办不到的事!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将降大任于我们!经过在几次年级性的集体活动和竞赛以及市级研究课等活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尝到了努力竞争、拼搏之后的甜头。

三、积极组织开展班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观念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就应该有良好的风气和共同的目标,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班风。班风的形成有利于班集体中的学生健康成长,班风作为一种无形的榜样,在弘扬正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每一个成员的学习生活。要使班集体有凝聚力,就需要班主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还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也利于恢复学生的学习疲劳,使班集体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优良的班风。

一个集体之所以能有强大的凝聚力,正是因为集体的活动为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们在班级充实的生活中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让他们从单纯的词汇和公式的海洋中挣脱出来,有一块自己想往的天地,有一片自己耕耘的乐土。

任何一个健全的学生班集体都是班主任和老师集体精心培养、精心教育的结果。在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运作过程中,始终都应与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相联系。为此,笔者始终都很重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趣味运动会、主题班会等等。另外、班级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一系列益智娱乐的活动,比如,演唱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辩论会等等。每次活动,我都精心准备,力争让每位同学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启发和收获。但开展活动切忌班主任包揽,必须进行充分发动,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进行,班主任只需作好导演的工作。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心灵受到教育,使大家充分的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自己才感觉生活得充实有意义。班级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在适当的节日期间组织拔河、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比赛活动。当然也可以适时的在班上开展耗时不多、强度不大的棋类比赛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比赛等,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特长,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学期,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实践证明,班主任还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修养,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管理育人的素质和业务素质等等,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和育人水平,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出色。

上一篇:因地制宜开发农村校本课程资源 下一篇:关于加强农村中学教学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