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研究

时间:2022-10-25 08:25:00

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研究

摘 要:布置作业是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巩固和反馈教学效果,大学生夯实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现状出发,研究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以此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15-02

思想政治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在精心准备授课教案及深究教学良法的同时,加强对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和思考,以此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促使高专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现状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研教学工作,但是,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作业设计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作业形式单一僵化

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在作业布置设计上存在着题型单一僵化的问题。除了客观题有固定答案外,简答题、论述题的部分主观题存在着大学生根本不需要动脑,只需机械地在教材上锁定准确位置誊抄下来即可的现象。这样的作业枯燥乏味,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提不起兴趣的现象,而作业往往更是全班甚至全系雷同。

2. 内容缺乏层次

思想政治课作业往往强调问什么答什么,不仅答案是唯一的,而且答案的组织模式也是按照统一标准,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规定得比较呆板,谈不上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原则

大学生在领会知识之后,要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就必须通过作业这一必不可少的途径来完成。布置作业是推动大学生独立学习、自我约束和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优化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1.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其布置作业的出发点,在题型上变单一化为多样化,在作业内容上从考量知识为重逐渐向知识与能力并重方向过渡。

2.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权威理论知识记忆理解的重要性,还要适时考虑到具有可操作性方面的必要性。也就是题目能与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命运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把“中国梦”和“个人梦”联系在一起。

3. 趣味性原则

思政课教师授课时课堂氛围要有趣味感,作业中的题目也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起大学生延续课堂活跃的求知欲望,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后作业的后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4. 层次性原则

作业布置的题目要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具有一定的梯度。在把握所教授班级大学生学习基础情况时,思政课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情况做出作业布置框架方案,设置题目数量以及难易度。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难度可以适度超出每一层次大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他们的可能发展水平。如果作业难度太低,会使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从而失去兴趣;如果作业难度太高,也不利于帮助基础薄弱的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只能使这部分大学生觉得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差异,使作业面向全体大学生,尽量兼顾不同个体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试试就能行,拼拼就能赢”,感受到努力之后成功的愉。

三、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思路

1. 作业形式多样化

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的题型一般由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构成。在面对一份开放性的多元化作业时,大学生们往往感到无从入手。面对这种情况,高专院校应当加强对作业开放性题目的训练,以期通过系统练习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大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加以下题型:

(1)案例分析型作业。例如,大学生在学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关创业内容后,教师依据大学生所学,设计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的案例。学完创业知识后,根据新华网上的一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报道拟定一个案例题目:《张天一与他的“伏牛堂”米粉》,虽然其中一个问题是需要运用教材上的论述解读,但是设计的其他问题是灵活和开放的,大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抒发感想,畅谈领悟。

(2)社会调查型作业。布置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本地区企业、家庭、学校等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小组合作进行统计,并且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这种形式是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验证书本原理的最可靠的方法,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3)论文型作业。教师在完成每章授课任务后,结合本章内容,设计出小论文题目布置给大学生,要求大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借助专业网络知识库、图书馆藏书、阅览室期刊等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综合,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型作业可以培养大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科研素养,为职场业务技能精进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4)图表型作业。在理工科的作业中公式、图表等使用得较多。反观社科类学科的作业形式就比较单一,辨析题清一色的文字堆叠。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吸取理工科作业的经验,适当地把公式、图表、漫画等形式引入到思想政治课作业中来。直观的图形、清晰的表格数据,可以培养大学生精准的观察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内容要具有实践性

思想政治n作业要特别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作业的内容结合书本,走向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做中学,从而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开阔其视野,在实践中加快提高和成长。

3. 作业要具有思辨功能

作业的设计绝不是为了纯粹完成学期教学任务而设计的环节,思政课教师的精心设计是为了让大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良好的巩固,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辨能力得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是逐层深入的,优秀的作业设计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应当具有合理的梯度。

4. 作业要彰显大学生的个性

高专院校与初高中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初高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而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专业化程度较高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作业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消极的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如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内容时可以使用个性鲜明的漫画作为引导大学生思辨的材料;讲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设计社会热点评析作业,这些社会热点可以从最能激起大学生探究兴趣的时事报告中取材,比如“从奶粉到马桶盖”的材料用以说明中国在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制造出口的同时,更应该制定严格的产品规格和标准,注重产品的质量,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重要性。题目的设计要考虑到大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例如,在学前教育大专班教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作业中体现了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在学完“就业”一课后,布置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参加学前教育专场招聘会前应当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应聘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等开放式的小论文作业,大学生的回答结合了自身专业和本人实际情况,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还能从大学生开放式的论述中发现令人惊喜的观点,从作业反馈中收获再创造的灵感。所以,个性化作业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实现了“双赢”,大学生获得知识与智慧,教师收获成功与灵感。

四、高专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反思

1. 作业设计不能片面地为追求形式多样化而丢失了实在的内容

从各个层次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以看到: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状态,创新并且丰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状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把握好设计的“度”。题目为了逐新求异,过度新奇而脱离传统作业的系统知识训练,就会牵强附会,这样的作业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俗语云“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2. 作业设计不能追求绝对的实践性而忽视了理论基石的重要性

对很多高专大学生来说,实践作业就是指实习,观察也只限于课程中的实验。比如,在布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业时,设计了大学生分组,从教师给出的几个切入点或者大学生自己设计切入点入手,通过实践走访、资料收集,以组为单位制作一些手机拍摄的小视频短片或者制作某个专题的PPT文档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强调视频短片或PPT文档的制作顺序,先根据小组学习成果列出条理清晰的理论内容进行支撑,然后是后续的研究成果和体会收获的过程。所以,作业设计在追求实践性时不能忽视了理论内容的支撑作用。

3. 作业设计不能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除了课堂富有时代感和新意之外,思想政治课的作业也需要让大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谈到改革,最明显的方式就在强化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上,各种名目的题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最基础的知识却显得单薄了。思辨能力的训练必须建立在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度的创新,而不是脱离理论的依托自造体系。思政教师的专业性素养就应当体现在课堂上传授准确明晰的基础理论知识,语言风趣幽默富有魅力,作业设计做到强化知识点与训练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思政课教师为之奋斗的事业。

4. 作业设计不能为了凸显大学生个性而忽视标准答案的重要性

作业应当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以及知识目标进行设计,开放性试题中部分内容可以尝试大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根据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个人观点的陈述,这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但是一味追求凸显大学生个性的作业设计,而忽视传统作业中标准答案的重要性也是欠妥的。传统作业中追求答案的统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铁板钉钉并写入《宪法》的理论,在基础知识测量的作业题目中就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字字精炼的标准规范去作答。在材料分析题中必须是建立在材料原理基础上的思维拓展,而不能脱离材料信口开河、泛泛而谈。所以,作业设计要把握好凸显大学生个性和尊重标准答案基础上的合二为一。

五、结束语

如果说课堂是高专思想政治理论宣讲的主要阵地,那么布置作业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分支阵营。作业是高专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是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凝神聚力有待挖掘的宝藏。一堂出彩的高专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巧妙的作业设计的支撑,优质的作业设计也寓意着思想政治课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张楚廷.高效教师教育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王英鹤.思想政治课新型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4]姜华,李晓晴.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02).

上一篇:趣味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