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10-25 08:14:37

解热镇痛药是家庭药箱中常备的药物。它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风湿的作用。目前,比较常用的此类药物有: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去痛片(索密痛片)、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及芬布芬等。由于此类药物作用强、显效快,且价格便宜,所以,很多人在身体出现高热或某部位疼痛时常服用解热镇痛药。但是有些人往往不能正确地使用此类药物。其实,解热镇痛药和其他药物一样,使用不当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皮疹、耳鸣、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现象,严重时,还可造成肾损害。因此,人们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对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重视,并杜绝滥用此类药物的现象,那么,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1.当病症诊断不明确时,应避免使用解热镇痛药,因为随便使用此类药物易掩盖患者的真实病情并影响病情的诊断。

2.对发热在38.5℃以下的患者,不应急于使用解热镇痛药。若患者伴有头痛或周身酸痛时,可使用阿司匹林,每次口服0.3―0.6克;顽固性发热或高热者,可使用消炎痛,每次口服25毫克,每日服三次,或使用保泰松,每次口服0.1克,每日服三次。若患者持续高烧不降时,在使用消炎痛的同时,还应使用物理降温法。

3.对于有各种钝痛或发热时伴有疼痛的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对于胃肠道绞痛者,则应使用平滑肌解痉药进行治疗,如阿托品、654-2等。对于外伤性剧痛者则往往需要使用杜冷丁等强效镇痛药进行治疗。

4.对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首选阿司匹林。若疗效不理想,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合用,或保泰松与阿司匹林合用。

5.解热镇痛药不宜长期使用,除可较长时间地用于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外,一般病症的治疗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6.年老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患者,不可随意加量服用解热镇痛药。此类患者应选择退热作用缓和的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因高热骤降后导致患者大量出汗甚至虚脱。

7.不同的解热镇痛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患者想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须请医生指导,不可随意合用。

8.解热镇痛药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故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9.解热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和出血,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出血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10.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有透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的不良后果,所以,孕妇应禁用此类药物。

上一篇:怎样治疗女性尿失禁 下一篇:金银花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