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险

时间:2022-10-25 07:57:47

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险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健康产出的发达国家,日本在健康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推进医疗保险,并于1961年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本1982年通过了《老人医疗保健法》,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政策进行了系列的调整,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独立的老年医疗保险基金。为70岁以上老人设置单独基金,中央政府投入基金的30%,其余70%由各医疗保险基金提供。(2)增加中央政府投入。预计到2006年中央政府投入将为老年人医疗保险基金的50%。(3)提高参保人的年龄。日本正在考虑将老年医疗保险基金覆盖人群的年龄由70岁提高到75岁。(4)提高全体参保人的共付比例。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日本通过提高参保人的共付比例是10%;2002年起这一比例提高为20%。

面对银色浪潮,中国的医疗保险要未雨绸缪,广泛借鉴各方面经验和教训,积极探讨建立长效机制。日本解决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的政策调整对我们的启示包括:

第一,对银色浪潮高度重视。

日本朝野各界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高度重视,20年前就着手通过立法建立老年医疗保障的长效机制。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中国的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峻。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职与退休之比连年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全国有五个省市这一比例已经降为2:1,甚至更低。我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退休人员的平均医保费用支出是在职职工的平均医保费用支出的3倍左右。中国医疗保险基金当期赤字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二,将高龄老人从各个基金中分离出来统一管理是个多赢的制度创新,值得借

鉴。

这种安排既缓解了基金之间因为老年人口分布不均带来的风险,又可以避免政府对老年人医疗保障政府倾斜的泛化,同时,可以为老年参保人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保障。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支出很可能拖垮医疗保险基金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全国的许多县市级统筹地区和类似攀枝花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资金50%来自各个统筹地区,50%来自省财政和中央财政。针对中国退休人员普遍年龄偏低的特点,可以考虑将65岁以上老人作为覆盖对象。单独管理高风险人群、提高统筹层次、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应该鼓励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大胆尝试。

(作者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上一篇:咸菜的魅力 下一篇: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保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