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户用沼号低使用率的分析与建议

时间:2022-10-25 07:34:33

沁水县户用沼号低使用率的分析与建议

沁水县农业局

发展沼气、秸秆气不仅可解决农民的炊事用能,实现低质能源的高品位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可有效地处理利用这些农作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减少对农村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扼制部分传染病疾的传播,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03年承担户用沼气国债项目1360户任务以来,我们积极开展农村沼气、秸杆气等新型能源建设。尤其是2007年,按照市政府《关于创建生态家园示范市活动的实施意见》(市政[2007]1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将沼气、秸秆气列为当年“农字一号”工程,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建设,全年完成沼气、秸秆气建设12154户(其中户用沼气826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通气户150户),全县可用沼气用户达到了10000户。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县的户用沼气池大部分运行良好,但仍有30%左右的农户没有使用,户用沼气使用率相对偏低,制约了我县农村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一、户用沼气使用率偏低的原因

1、干部群众对户用沼气的认识不到位,不愿使用户用沼气池。一是将户用沼气池和煤层气片面的进行比较。由于我县煤层气储量大,加之近年来蓝焰集团等多家公司在我县对煤层气大量的打井开采,使我县大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不久全县人民将用上煤层气。认为煤层气省力、省事,不用向沼气池那样出料、进料;不用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不占地方,不影响庭院美观;省钱,我县加丰、端氏、郑村等乡镇用的是煤矿抽采气体。村民使用根本不要掏钱,在我们的地界上采气,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掏钱用气。而没有考虑到如果使用煤层气。气站、管网建设产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有没有企业和个人愿意做这种公益事业?煤层气勘探,抽采都是公司行为,其经营的性质决定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会不会让我们免费使用煤层气?这种片面的比较,让很大部分人过分关注煤层气建设而轻视或者忽视沼气建设。造成部分已建成沼气池的农户宁愿为了使用煤层气而等待,也不愿使用沼气。二是对户用沼气在病疾防控方面的作用不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户用沼气建设户对户用沼气有防控部分传染病作用了解的太少,认为建成后养猪或者其它畜禽会给自己的庭院造成有异味。传染疾菌,因此不愿饲养畜禽和使用沼气,更有甚至,部分村民自己家有建沼气池改好的厕所不用,还用旧厕所。对沼气池通过发酵杀灭人畜粪便中的传染病菌,扼制传染病传播的作用不知道或知之甚少,认为沼气仅仅是用来烧饭、开水,可用可不用,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沼气的推广和使用。三是对“三沼”的利用的好处不了解。一些建池户对“三沼”的用处不了解,不知道它们在种养殖中的作用,没有掌握利用沼渣、沼液的方法,不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增收效益,而把“沼渣、沼液”当作一种负担,担心使用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没有地方处理,因此不愿使用户用沼气。

2、部分农村村民因为子女上学或外出打工举家迁移,造成沼气池弃用。一是近年来,受撤并学校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下降明显。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加剧。而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受到的教育更优质一些,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幼儿园就把孩子送入县城或大一些的集镇就读,父母也随孩子举家迁移陪读,造成人去屋空,弃用沼气池;二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更希望待在大城市。这一代人对农活的基本技能掌握的不是很好,除少部分在家务农外,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生活,并且由过去的季节性外出打工向长期在外务工转变。仅在过年或过节时回家住几天,有些甚至一年或几年都不回家,没时间也没有必要启动沼气池,造成沼气池的弃用。

3、相对能源的短缺,造成了一部分沼气池无法启动。2007年,我县实施“农字一号”工程,仅仅一年的时间,全县就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8260户,加上以前建设的沼气池,全县沼气池达到了10000余户,根据沼气池启动发酵技术规范的要求,一个10m3沼气池的启动,需装填干鲜猪、牛、羊粪近4000斤,10000余户沼气池启动就需要畜禽粪便2000多吨,这个用量远远超出了我县每年饲养畜禽的粪便产生量。再加上我县县城面积相对较大,畜禽养殖各乡镇发展并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就造成了启动沼气池所需肥源严重短缺,有些村民为了启动沼气甚至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找肥源。这样就加大了户用沼气池的使用成本,降低或抵消了使用户用沼气池带来的增收节支效益,影响了我县沼气池的使用。

4、沼气池建池质量的偏低,影响了沼气池的使用,2007年户用沼气池工程建设任务量较大,虽然在工程实施前我们集中培训了206名技工,加上我县原有技工30名,全县技工总数达到了236名。但相对于最终完成8260户的建设任务,技工力量仍显单薄。加之工期紧,任务重,仅凭农业局的力量根本无法对全县的建设质量及时跟踪监督,导致有一部分沼气在建设标准不规范,达不到8m3N10m3的标准,产气量达不到农户三顿饭的需要;池气建设质量不高,有漏气、漏水现象,无法投入使用;管理安装不合理,影响使用质量;地上部分建设设计不合理,实用性较差等一些质量缺陷,建成了的沼气池在使用时不能用。或是不好用,使一部分沼气池报废或弃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积极性。

二、提高户用沼气使用率的几点建议

1、强化宣传,解决建池户不愿用的观念问题。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农业部门要结合环保、卫生、畜牧等部门对农民宣传沼气的知识。让大家在认识到沼气节约能源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了解和掌握沼气对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的巨大贡献;了解和掌握沼气发酵和“改厕改圈”对防控重大疾病传染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沼气利用地方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自己增收的潜在能量。彻底改变大家对沼气的一些认识误区,主动的去建设使用沼气。

2、加强创新,解决“三沼”利用难题。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做好“三沼”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使沼渣、沼液充分发挥自己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上的不可替代作用,充分发挥沼液、沼渣在养殖上的作用,研究引进沼渣、沼液制作农药、微肥技术,提高“三沼”的附加值。同时要探索研究沼气收集的方法,把多余的沼气收集起来,解决沼气盛产气时气用不完和家里没有人时产出的沼气收集再利用难题。

3、多措并举,解决肥源紧缺难题。一是立足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这一前提。联合畜牧部门。加大对散养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进行养殖,在增加农户自身收入的同时。解决沼气肥源问题;二是立足秸秆沼气推广。用加大秸秆发酵沼气的推广力度。着力做好秸秆沼气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推动建池户利用秸秆代替人粪便,作为沼气池的启动原料,提高户用沼气使用率。

4、多无参与,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政府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各种形式的力量参与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的形式下,要加大政府对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保证沼气服务体系建的好,沼气技术人员稳得住,从而使服务网络的建设能适应我县沼气用户的要求,真正实现“管得好,用的住”的长远目标。

上一篇:山东省循环农业现场会议在淄博召开 下一篇:沼气池快速启动的误区及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