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系变卖套现郭家学翻身在望

时间:2022-10-25 07:17:20

“我们将‘白加黑’出售给拜耳医药一事,商务部透露说最近可能就会批复,但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9月4日,东盛集团内部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东盛集团将旗下*ST潜药(600568.SH)出售给了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珠股份”)。8月22日,*ST潜药接到控股股东东盛集团的股权转让通知。

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此次出售给中珠股份的潜药股权收入将全部打入上市公司,用来偿还债款。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白加黑”交易案获批并最终顺利完成,刚刚出售了*ST潜药的东盛集团或将彻底走出资金链断裂泥潭。

断臂清欠

8月22日,*ST潜药(600568.SH)公告称,中珠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东盛集团和西安风华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ST潜药的2985万股有限售期流通股、775万股有限售期流通股。过户手续已于8月17日办理完毕。东盛集团借此套现2.76亿元。

之前,已经停牌一个多月的*ST潜药最终将花落谁家备受业内关注,中珠股份能够最终入主超出人们的意料。因为中珠股份是一家没有医药产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最有可能收购*ST潜药的同济堂却意外落选。

记者了解到,中珠股份是由建设部、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全国70多家知名企业于1991年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2.02亿元。

中珠股份公开表示,收购*ST潜药是为了实现公司既定的上市战略,借*ST潜药的壳资源,实现公司内优质房地产资产上市。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是否将*ST潜药出售给有医药产业的公司,对东盛集团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关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郭家学也表示,潜药的医药产业对于中珠股份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郭家学最后选择了主营房地产的中珠股份。

那么中珠股份“借壳上市”之后,*ST潜药的医药资产将如何处理?目前,中珠股份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重组方案。

东盛集团并未有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现在仍旧持有*ST潜药1.91%的股份。

一位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东盛系股权未全部转让,也为以后的这块不错的医药资产的处理埋下了伏笔。以后东盛集团还可以再次将*ST潜药并购回来。

自救有望

“但东盛集团断裂的资金链能否接上,还要看公司外面体系的运作情况。”国泰君安医药分析师孙亮分析。

去年10月,东盛科技被爆出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15.88亿元巨款,随后东盛集团资金链断裂。

东盛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郭家学不得不开出了“断臂”自救的“药方”:第一,以股抵债,以东盛药业持有东盛科技的3558万股股份抵偿其所占用的公司资金;第二,以资抵债,以东盛集团拥有的股权或资产抵偿其所占用的公司资金。

孙亮说,当时东盛集团之所以出现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也是因为其在大肆的并购过程中,一味采用借贷等方式,而没有采用融资等更加合理的方式。这才致使东盛集团的资金链最后断裂。

在去年12月底,东盛集团用资产及股权冲销的方式偿还了9.5亿元的款项。

今年8月23日,东盛科技公告称,东盛集团已于2007年3月5日至8月21日期间陆续以现金方式偿还了非经营性占用的公司资金2.85亿元。上述资金归还后,东盛集团和东盛药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余额降为2.56亿元。

之前,东盛集团曾考虑以其持有的*ST潜药25.7%的资产权益注入东盛科技,但由于该股权当时已经被冻结,“以资抵债”的计划未能实施。

记者采访获悉,证监会和商务部一直没有对东盛集团将“白加黑”等3个西药OTC品种出售给拜耳医药进行批复,东盛集团暂时也无法拿到大约10.72亿元的资金。

东盛集团将优质资产“白加黑”等品牌进行变卖还债,孙亮认为并不会导致东盛集团出现危机。因为这些品牌本身就是东盛并购过来的。

东盛集团原来的大医药定位和正在做的其它业务,保证了东盛集团在变卖这些优质资产之后的正常运作。

东盛集团自己也表示,卖掉“白加黑”有利于集团自身的产业转型。

看来,经过一连串的资本运作之后,郭家学东山再起的希望出现了。

上一篇:万科增发首日大跌等 下一篇:打包出售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