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化学有效性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25 06:45:54

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化学有效性教学探究

【摘 要】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有效性;化学美;探究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呢?这就需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中学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领域涉及到工、农、医、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那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之美。

1.化学物质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外在美。如金红石、孔雀石的光彩夺目,钻石的晶莹华贵,水晶的无遐透明……无不表现着化学物质的外在美。二是物质的实用美,人类的吃、穿、住、用等各个方面,都与化学化工产品有关。

2.化学结构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结构的对称美,比如晶体内部的原子、离子和分子都是有规则的对称排列的,这也是晶体最突出的特征,它们的万千仪态取决于结构的和谐、秩序和多样性。再比如苯分子、有机物的镜像反射对称性。二是物质结构的特性美。如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如足球状的分子晶体,通常被化学家们称为“化学美的极致”。还有遗传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等等。要想教学有效,要让学生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不是随便上节课就可以的。这需要教师好好的“导”,怎样导呢?

1.充分的备课。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我觉得:备课应该是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要备教材,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如果课前做了充分、细心的准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完全可以上一节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新颖的好课。

2.让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学习。对于导学案,预习部分让学生自主完成。在预习查找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对于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就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展示环节和小组讨论环节既培养了生生之间合作探究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等。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展示丰富图片,渲染认知氛围。在进行化学教学时,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许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都不可能有直观感受和亲身经历。此类问题也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最为好奇的问题之一。教师在备课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收集不同的资料,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教学知识,来解决学生没有直观印象的难题,同时大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

4.辅助化学实验,增强教学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但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难以作为演示探究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走进课堂,应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能模拟实验的过程,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效果。采用flas展示整个实验的过程,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化学实验的探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直观、清晰;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们观察到色彩丰富逼真的“实验”,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教无定法,要真正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在教学语言艺术性、教学方法灵活性、教学过程情感性、教育手段策略性等方面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

上一篇:物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 下一篇:对打造优质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