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泥搅拌桩在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5 05:43:09

试论水泥搅拌桩在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摘 要:文章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施工的过程中的控制要点简要的进行了论述,并强调了施工后的检测质量方法,从而对工程安全进行确保。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水泥搅拌桩作为固化桩体的方式在地基的强度提高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技术需要配合固化剂加强,通过机械在深部地基进行钻探,并通过选装搅拌,将软土层同固化剂进行搅拌固结,以此加强地基。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搅拌桩的技术一般都是适用于软土层的处理,其效果特别显著,并且其主要优势还在于固结快速,可以再进行加固处理后快速的投入到工程的使用中,这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是难能可贵的。

1 施工前质量的控制

1.1 准备和平整场地工作

1.1.1 工程通道是保证机械可以入场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机械入场前应当保证,便道已经修理完善。

1.1.2 保证供电设施。电力是施工机械可以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在施工场地中,除了应有的电源外还应当配备有专门的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

1.1.3 对障碍物进行查明。这些障碍物包括了立体空间中所有有碍施工的物体,天空中的高压电线、地下的大石块和管道等。查明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地下有无大块石及地下管线等,空中有无高压电线等。这些都是对施工安全予以确保的重要前提。

1.1.4 对场地进行事前的平整。在进行搅拌桩的施工前是需要对地表进行处理平整的,主要的步骤是,首先将地表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处理,其次,用中粗砂进行回填,最后还需要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处理。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可以利用压力机进行一到两遍的静压。

1.2 放样

放样是利用对施工位置整体的布局设计后,放出起始桩的位置以及设计好变现的位置。这里就需要用到经纬仪或者是全站仪进行定位。在定位好边线以及起始桩之后就可以使用钢尺测量、竹签标记的方式将施工范围中的桩距进行标记,这里的定位一般都是按照正三角形的形式进行布置的。

1.3 材料质量的控制

1.3.1 在搅拌桩中一般的固化剂都是选用水泥,因此为了保证搅拌桩的质量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以及质量标准应当对其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在水泥入场使用前应当做必要的安定性实验,对水泥中的胶砂的强度进行指标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使用。水泥在数量上应当对工程的需求量进行保证,过期的、不合格的、受潮硬化以及变质的水泥都必须严格控制,拒绝使用。

1.3.2 对水的要求。施工所使用的水的水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材料的质量,淡水一般都要求使用矿化度在0.3g/L以下且HCO3-NaoCa的淡水,并且水中的CO3含量在国家标准以内,这样才能保证不侵蚀水泥。

1.4 安装桩机

桩基是进行搅拌桩的施工操作的重要机械,对其在施工前应当安装完毕,并进行必要的全面检查和调整,以保证其工作性能最佳,主要的调整检查工作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钻杆的长度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钻头的直径是否可以完成工作需要。第二,对水泥浆输送到管进行检查,检测是否有漏浆和堵塞的状态。第三,压力泵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水泥制浆罐是否工作性能良好。第四,各个电路是否运行正常,发电机以及桩机电路是否连通。第五,大致的对桩机的机身进行调整。先通过机械两边的拉杆将机身立起,然后在对机身下的四个液压支撑脚进行调整,使得机身再横向上竖直,最后,利用钻杆上面的悬垂线进行细微调整,直到悬垂线指向中心刻度板的中心处,调整完毕。

2 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工艺性试桩

在工程位置大面积施工之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水泥搅拌桩成桩试验(一般不宜少于5根),汇总试桩结果应得到以下要求及相关技术参数。

2.2 制浆质量的控制

按设计给定的水灰比在制浆罐中进行拌制,备好的浆液还应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稳定,不得离析或停置时间过长,超过2h的浆液应降低标号使用;浆液倒入集料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2.3 泵送浆液质量的控制

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于输浆。泵送浆液过程中,泵的压力必须足够和稳定,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

2.4 桩长的控制

采用电子自动记录控制法。要求每台桩机配备电子自动记录仪,开钻同时打开电脑自动记录仪进行记录,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确保桩长不小于设计要求。

2.5 单桩水泥用量的控制

2.5.1 控制好水灰比。按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水泥浆,以婆氏比重计不定期检测浆液稠度,不得随意乱调水灰比。

2.5.2 控制好输浆泵。泵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和持久稳定的输浆能力,输浆量必须与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相匹配(这点是靠施工经验和试桩技术参数得来的)。

2.5.3 控制好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确保单桩施工完毕后,为该桩所配制的水泥浆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3 施工后的质量检测控制要点

3.1 桩的质量检测

3.1.1 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测

施工单位按照5%的检测频率,在成桩1~3d内,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测桩身的强度。根据贯入30cm的锤击数来判定桩上部强度是否合格。

3.1.2 抽芯取样检测

在成桩28d后采用抽芯取样检测,可反映出该搅拌桩整体喷浆均匀情况,桩身的长度、强度和完整性。

3.2 桩的质量评定

3.2.1 单桩评定

第一类桩:桩长、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整体喷浆均匀,无断浆现象。

第二类桩:桩长达到设计要求,整桩喷浆局部不均匀,但无断浆现象。

第三类桩: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

第一类为优良桩;第二类为合格桩;第三类为不合格桩。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评定

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2.3 综合评定

单桩评定都是第二类桩以上,其中第一类桩占85%以上。且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他指标合格时评定为优良;单桩评定都是第二类桩以上,其中第一类桩应占60%以上,且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他指标合格时评定为合格。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软基处理属于隐蔽工程,如施工质量不好,便构成隐患且难以检查及补救。因此,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施工过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种衍飞,刘启民,赵常凤.水泥土搅拌桩在滨湖相地层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8.

[2]李旭庆.深层搅拌桩搅拌头结构和动力特性对桩体搅拌均匀性的影响[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

[3]袁存杰,纪威.试论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华章,2001.

上一篇:浅析对我国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其改... 下一篇:法兰顶尖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