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港铁经验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时间:2022-10-25 05:37:51

借鉴港铁经验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摘要:回望港铁调研这段经历,笔者深刻体会到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对待培训工作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在培训中,港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在管理上,他们坚守职业精神和规范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为香港铁路公司在世界地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港铁;校企合作;以人为本;体验性;尊重;学习气氛;管理;职业精神;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40-03

为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2013年寒假笔者一行10位教师,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课程专责教师培训团”,到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接受了为期10天的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了企业培训理念、培训周期、培训方法、授课技巧、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方法以及题库审核和管理软件的使用。同时,深入一线参观了港铁的车务训练中心、九龙湾车辆段与车辆维修中心、荃湾车辆段与车辆维修中心和电子工场、青衣控制中心、青衣城和迪斯尼车站、锦上路车站以及无人驾驶列车。通过学习、考察和调研,世界地铁业唯一赢利的港铁公司以其培训理念、模式和管理经验,给笔者留下了至深印象,增强了我们课程开发信心。

下面谈几点培训的感受与体会。

一、港铁态度――很重视、很周到,深化校企合作

抵达香港当天,港铁车务训练经理陈俊泰先生即到驻地探望,送来地铁乘车卡和港铁总部出入证,以方便乘车和学习。为了我们到港铁总部上课不迟到,陈先生细致周到地介绍了地铁最佳换乘路线及事宜。为了我们这些异乡人吃好吃舒服,陈先生详告附近餐馆位置与路线。另外,他还介绍了上课安排和着装要求。以上种种,都让我们体会到陈先生将心比心的工作方式,充满了体贴。上课第一天,车务训练主管曹恩明先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港铁欢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教师到港铁培训,港铁为这次培训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配备了专门的教师、教室,落实了参观场地和午餐场所。在培训的这10天里,我们将把港铁的先进理念、模式及经验跟大家分享,望能学以致用,服务于贵学院的骨干校建设。”培训期间,无论是上课学习还是参观考察,每次都有港铁教师专程陪同,负责随时为我们解答问题。为便于回校后能顺利进行课程开发,港铁为我们每一门课程都安排了指导教师,让我们这些老学生享受到了一对一单独辅导的“家教”待遇。培训顾问郑树森先生上课时要求严格,不允许迟到早退,课后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能拖延或不交。为完成规定作业,我们这批老学生时常很晚才休息,体会到不付出辛苦是取不回真经的。港铁对这次培训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对深化校企合作树立了信心。

二、培训理念――参与性、体验性,弘扬以人为本

港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员“愿意做”、“懂得做”的学习态度。培训期间笔者感觉到,港铁教学把培养学员正确的学习态度放在一个十分显要的位置。通过培训,帮助学员捋清思路,清楚在未来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愿意做”而不仅仅是“懂得做”。只有“愿意做”加上“懂得做”,才是真正会做。怎样才能让学员“愿意做”呢?港铁培训教师的经验是让学员树立正确的培训目标,了解培训于人于己的利益,从而启发主动精神,积极关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培训中,港铁老师反复跟我们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培养学员正确的工作态度,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是最难的。用什么方法影响学员,让学员真正喜欢去做,这是培训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港铁培训教师的经验是多讲实例,说服学员正确认识到当前的学习不只是为了饭碗,而是为了今后更大的发展,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水平,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因此,为了目标而学,感觉到“有需要”时,才会化被动为主动“懂得做”。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性”、“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培训期间,港铁教师常常使用“体验性”教学方式,将教学变成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始终是主体,而教师只是一种启发和引导的催化剂,教师的作用更多是在传递信息,营造被教育者学习与探索的环境。大家能体会到,为了让学员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体验,教师在课前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准备了与学员的工作相关联的案例,以便于学员在课堂上模拟练习、角色扮演。课堂上,教师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比如小组讨论、个案分析、分享观点、现场观摩等,使学员通过“共同参与、共同成就”的学习,增强参与性和体验性,真正体现了港铁学员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课堂上亦需做到以学员为主体,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快教学方式转型,重构教学思想,摒弃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方针,激发学员学习与创造的潜能。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关爱学员。以人为本的教学,就是要尊重学员、理解学员、关爱学员,这些点点滴滴都充分地体现在港铁培训的每个细节中。培训教师的目光不能只投向一个方向,要不断地环视,与每个学员都有目光交流,以使每位学员获得同样的重视度。对于课堂上打瞌睡的学员,港铁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轻轻地走到学员身边正常讲课,如果讲课声还不能唤醒学员,可用手轻轻拍醒,但不能让学员受到惊吓。虽说这些都貌似小事,却能处处体现出老师对学员的尊重和关爱,也能体现出教育方的人文素养。细节决定成败,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不容忽视。

4.利用教师言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关照学员感受,不留死角,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课堂上,学员的直接感受来自培训教师的语言信息。语言信息的效果,则由教师的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及主体形象等因素综合产生。港铁要求培训教师必须“正衣冠”,即服饰要端庄,仪容要整洁,姿态要正直、自然。既注重有声语言的语速快慢、音调高低,也注重非言语因素的交流,利用身体语言。即便是教师眼神,港铁也非常讲究章法。因为教育心理学成果表明,教师与学员之间的眼神交流,同样能起鼓励和肯定的作用。而利用空间环绕走动,则可拉近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距离。总之,港铁培训给笔者的启发是,教师所有的言行都是为了给学员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培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员的情绪和感受。

三、培训模式――系统化、人文化,做事严丝合缝

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方法、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培训主体(培训机构与培训者)等。笔者观察发现,港铁培训基本涵盖了上述要素。前已述及,港铁的培训理念是“以人为本”。笔者认为,港铁培训模式从构成要素来看相当完整、系统。培训对象:来自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10位专职教师。培训任务:帮助这些教师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培训目标:第一,掌握学习理论;第二,掌握培训需求分析及撰写报告的方法;第三,解析、正确运用及构建培训目标;第四,掌握撰写课程提案的格式及方法;第五,掌握教学(课程)设计的关键点;第六,编写培训导师手册;第七,编写学员手册;第八,掌握常用的培训方法;第九,掌握培训技巧;第十,掌握教室的布置方法。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引领培训内容使之相应,如此,培训内容亦为相同10点:第一,学习理论;第二,培训需求分析及撰写报告的方法;第三,培训目标的构建;第四,课程提案的格式及撰写方法;第五,教学(课程)设计的关键点;第六,培训导师手册;第七,学员手册;第八,常用的培训方法;第九,培训技巧;第十,教室的布置方法。培训途径:即培训师培训。培训方法:有3种:一是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和角色扮演,二是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和现场观摩,三是参观学习和观察体验。其中,前两种应用于培训学习阶段,后一种应用于参观考察阶段。培训管理:采用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两种手段,依靠港铁培训制度进行约束和监督。培训主体:培训机构即港铁公司,培训者即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赴港教师。笔者认为,培训理念决定了培训模式,它是培训模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能决定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属性。港铁确立的培训理念是“以人为本”,由它所决定,港铁的培训模式也自然是“以人为本”的。通过上述分析证明,港铁培训模式具有系统化和人文化双重属性。

四、管理模式――规范化、人文化,讲求职业精神

港铁车速每小时100~130千米,发车间隔2分钟。支持如此高速高效的运营系统,背后需要一个相当科学的管理培训模式。课堂学习之后,我们深入一线考察调研,发现港铁培训设备的真实性、系统化,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管理的规范化和人文化,都为港铁在世界地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九龙湾车务训练中心,我们参观了列车设备室、自动收费设备室、铁路操作模拟室、讯号设备室、电脑控制系统设备室、通讯设备室及电子工厂,这些训练室中的设备都是当前地铁运营中同步使用或即将投入使用的设备,并且涵盖了地铁运营的多数岗位,具有真实性、系统化的特征。在九龙湾维修中心,我们看到在面积不大的车间内干净整洁,生产设备、待修件、成品件及工具摆放整齐、有序,相互之间用醒目的黄色线条加以区分,使人一目了然。而工人师傅的工作都紧张而高效,完全看不到聊天、随意串岗现象。负责讲解的技术人员知识全面、百问不厌,充分显示港铁雇员很高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值得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并加以传扬。在青衣控制中心,上至中心经理、下至主任或助理,权责明确,协调配合,保证行车、通讯、供电及环控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转,起到实时监督、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在锦上路站,我们时刻被强大的企业文化氛围所感染。车控室里,我们随处可见港铁的核心企业文化:“优质服务、互敬互重、创造价值、勇于进取。”他们用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五颜六色的设计使得企业文化墙轻松、人文。墙上不仅贴有安全制度、操作标准等制度性的描述,还有生动、活泼的活动掠影以及员工职业病的预防宣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人感受到港铁规范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并重,看到了港铁人的精神,找到了港铁口碑与效益双赢的根本原因。

总之,学习港铁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必然会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学院教改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麻冰玲.香港地铁培训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36).

[2]王冬凌.“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内涵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3]史歌.理念先行知行合一[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4]王伟.香港地铁运营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城市公共交通,2001,(3).

作者简介:万捷(1962-),男,北京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程晓辉(1978-),女,北京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及自动化。

上一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