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说羊(上)

时间:2022-10-25 04:51:41

自乙未年农历正月初一始,中国进入“羊年”。

东汉许慎花费半生心血撰写的《说文解字》,堪称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字典,其中是这么解释“羊”字的:“羊,祥也。”许慎首先认定羊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家畜。接着又说:“象头角足尾之形”,意思是这个字象征着羊头有角、足、尾之形。随后又引孔子的话“牛羊之字,以形举也”,意思是牛羊之类的字是用形象来表示的象形字,如“咩”字是口旁加“羊”表示羊叫的声音;“羔”为羊之幼小者,下面四点喻示四只小羊;“羌”字古文字形则是在人身上加了一个羊头,表示中国古代牧羊的民族“羌”族。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因为《说文解字》中“羊”通“祥”,所以旧时“吉祥”也写作“吉羊”。今人在考古发掘中,亦发现有“大吉羊”字样的秦砖汉瓦。古籍中所谓“羊车”,指宫内所乘之车,以“羊”而取其“吉祥”之意。《史记・孔子世家》里有“眼如望羊”,这里的“羊”通“阳”。三只羊聚在一起仰望太阳,成三羊图,《易・泰》称之为“三阳开泰”,所谓“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旧时以“三阳开泰”为一年开头的吉祥语,多用于岁首祝颂。由于民间附会,“阳”“羊”谐音,又俗称为“三羊开泰”,亦为贺岁颂词。

“羊城”为广州城的别名。《太平御览》引裴渊《广州记》称,战国时南海人高固当楚国宰相,曾见五只羊衔着谷穗出现于楚庭,因而在州厅上绘了“五羊图”。另有《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广州》引《续南越志》称,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柜(六穗柜,指长有六穗黑黍的农作物)而至此,在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开荒播种,辛苦耕耘,使之变成了丰饶的鱼米之乡。故广州又名“羊城”或“五羊城”。矗立广州城中的“五羊”雕塑便是广州的地理标志和城市象征。时至今日,这座处在四个现代化前沿的城市,当地人民仍铭记这一传说,遥念“五羊”而永志不忘。

在人类“以物易物”的时代,民间由于普遍养羊,羊因此还充当过类似于货币的“等价交换”的职能,养殖羊群多者也因此被视为“富有”的象征。由于羊的这种重要的社会功能,我国历朝历代产生了许多涉“羊”的生活词汇,如羊倌、羊毫、羊裘、羊灯、羊肆、羊羔利(元代盛行的一种高利贷,羊产羔时本、利对收,故名)、羊肠线、羊肠小道等。

与“羊”相关的日常口语,还有“羊落虎口”“挂羊头,卖狗肉”“顺手牵羊”“羊毛出在羊身上”等等。略带文化色彩的,还有如“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类的民谣,“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之类的典故,“羊羔跪乳”之类的传说,“三羊开泰日,万事亨通年”之类的楹联,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的文化色彩与民俗语汇。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在其代表作《闲情偶寄》中,于《饮馔部・肉食第三》说到“羊”:“物之折耗最重者,羊肉是也。谚有之日:‘羊几贯,帐难算,生折对半熟对半,百斤止剩念(即“廿”)余斤,缩到后来只一段”。就此他解释道:“大率羊肉百斤,宰而割之,止得五十斤,迨(迨,等到)烹而熟之,又止得二十五斤,此一定不易(意为“改变”)之数也。”接下来,他又对宰而未烹之“生羊”与宰而已烹之“熟羊”加以比较:“生羊易消,人则知之;熟羊易长,人则未之知也。羊肉之为物,最能饱人,初食不饱,食后渐觉其饱,此易长之验(验,证据)也。”并由此而推及,“凡行远路及出门作事,卒急不能得食者,啖此最宜。”熟读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李渔还进一步阐释道:“《本草》载羊肉,(其功效堪)比人参、黄芪。参芪补气,羊肉补形。予谓补人者羊,害人者亦羊。凡食羊肉者,当留腹中余地,以俟(意为“等待”)其长。倘初食不节而果其腹,饭后必有胀而欲裂之形,伤脾坏腹,皆由于此,葆生者(即养生者)不可不知。”李渔的这段告诫,从养生学的角度劝诫人们“食羊”时食之有度,较为接近科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羊作为与民众日常生活非常密切的家畜,很早以前就成为诗歌的吟咏对象。古人咏羊,最早见之于三千多年前的《诗经》。

《诗经・召南》中的《羔羊》是一首讽刺诗。它从“羔羊之皮”唱到“羔羊之革”,再唱到“羔羊之缝”。“皮”“革”“缝”均指周代官吏所穿的小羊羔皮所缝制的皮裘。诗中的每一段都写了用“素丝”缝制羔羊皮,且用了“委蛇委蛇”来形容贵族、官吏身穿羔羊皮袄的悠闲自在与得意忘形。通过“委蛇委蛇”的传神的描写,活画出当时贪官污吏吮吸人民血汗而过着不劳而获奢侈生活的状貌。

《诗经・小雅》中的《无羊》以起势突兀的喝问句开头:“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维,为)群。”意思是说,谁说你家没有羊?一群就有三百头。三百只是概数,言其多也。接下来的“尔羊来思,其角纭薄岸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则刻画了羊群集聚、动静入微的生动场面。《无羊》像一首抒情的歌词,在三千余年前远古牧民的口中悠悠传唱。

《诗经》中还有几首以《羔裘》为题的诗,算是“同题诗”吧,散见于《郑风》《魏风》《桧风》中。这些诗均以“羔裘”作为起兴的发端,或讥讽当时的朝政,或抒写情人的眷恋,或反映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举证了。在古往今来的中国成语、典故中,拿动物说事的不少,而其中含贬抑或讽喻意义的也很多,如狐假虎威、鸡鸣狗盗、鼠目寸光、蛇蝎之心、天下乌鸦一般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黄鼠狼给鸡拜年,等等,却难以见到以“羊”为讽刺对象的成语。就算涉羊的“挂羊头,卖狗肉”“披着羊皮的狼”等,谴责的矛头也并非“羊”,而是直指“卖狗肉”的做假者或伪装成羊的“狼”,羊头、羊皮只是作为正面的“道具”,细究之下,对羊非但不贬反而还有褒扬之意。

上一篇:有一种母爱叫唠叨 下一篇:浣花溪畔两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