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从苍山走出去的少年

时间:2022-10-25 03:04:38

王鼎钧:从苍山走出去的少年

昨日少年

“阴沉”,是王鼎钧对自己早期文字风格的形容,这样的文字,也正好映衬着他成长的那个动荡的年代。

1925年,王鼎钧出生在山东兰陵一个传统的农村大家庭里。祖父是一位经营酒厂的商人,曾带着自家酿造的兰陵酒参加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得奖而归。祖母去世后,家里来了新祖母。“大家庭本来有许多阴暗面,继祖母来了后,家庭关系更复杂,我记忆里没有快乐的童年。”作为家中长子,他敏感体味着大家庭那些琐碎的矛盾和细节,那些回忆故乡和家庭的“阴沉”的故事,便是若干年后回忆录的第一册《昨天的云》里记下的那些点点滴滴。

王鼎钧小学毕业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4岁那年,他还参加过家乡人组织的游击队。1942年夏天,17岁的王鼎钧被迫离开家乡。离家那天,母亲看着他喝了稀饭,逼着他吃了包子后,父亲说:“你走吧,不要回头看。”于是,他一口气奔了五里路才回头……

这一年,山东籍名将、第28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成立了一所专门收容山东逃出的流亡青年的学校。王鼎钧便进入了这所学校。他还记得一次期末大考有一道选择题:“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民主,独裁,开明专制。”标准答案是“开明专制”,选“独裁”也能得一半分数,选“民主”则完全错误。

“所谓‘流亡学生’,就是从日本占领区跑出来,到抗战地区得到暂时安置的学生。但是日本还是随时会打过来,所以学校是流动的。我们到后方,其实是一路逃亡。”王鼎钧回忆。那时无论国统区还是解放区都设立相应机构,接待流亡学生。当时,流亡学生的“待遇”与一个士兵的待遇相同,一年还有10块法币的医药费,在那个年月里,这个钱基本上只具象征意义,因为买一粒治痢疾的奎宁就要花12块钱。每所学校都有校医,有一位同学牙齿坏了,医生说需要拔牙,但没有麻药,他劝这位同学说:前方有许多将士都受了伤,但没有麻药用,好在你年轻,就流几滴眼泪吧。说罢,“哐”一声,就把牙了……

少年时的王鼎钧从喜爱文学的二姐那里看过沈从文的书,后来,他又陆续读了巴金的《家》、鲁迅的《野草》、茅盾的《子夜》……于是这个乡村少年开始梦想当一名作家,然而在那个动荡流离的岁月里,这个梦遥远而又奢侈。

关山夺路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王鼎钧刚读完初中最后一个学期。

此后四年他经历的诸多艰难苦涩、跌宕起伏,都细细地写在回忆录第三册《关山夺路》里。而从第二册写到这一本,中间整整隔了13年。

1948年底,王鼎钧跟随部队调往天津塘沽。1949年1月14日,对天津发起总攻,当时他和十几个人住在一家大楼的地下室里。1月15日早晨,占领天津,他们躺在地下室里,只听见地下室入口处有人喊话:“出来!出来!缴枪不杀!”紧接着,一个手榴弹从阶梯上滚下来。“我们躺在地板上睡成一排,我的位置最接近出口,手榴弹碰到我的大腿停住,我全身僵硬麻木,不能思想。我一手握住手榴弹,感觉手臂像烧透了的一根铁,通红,手榴弹有点软。侥天之幸,这颗手榴弹冷冷地停在那儿没有任何变化。”原来,那时用土法制手榴弹,平均每四颗中有一颗哑火,而王鼎钧这十几人幸运地赶上了这哑火机会,他成了的战俘。

某天,带着秧歌队的团政委骑马而来。他登台训话,称赞大家都是人才,可惜走错了路。威风凛凛的团政委又说:“迷途知返不嫌晚,谁愿意参加,我伸出双手欢迎,想走的也不强留,发路条、发路费给你们。你们爱到哪里就到哪儿,南京也好,广州也好,台湾也好,你们去的地方我们都要解放,你们前脚到,我们后脚到。水流千遭归大海。咱们后会有期!”一番话铿锵有力,惊心动魄。“那时候的气势,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很佩服!”时隔半个多世纪回忆,王鼎钧仍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片刻,他又轻轻地说:“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后来怎么样了。”

就这样,王鼎钧带着路条和发放的两天路费,离开了解放区。1949年5月24日,在上海军械总库当差的王鼎钧,带着父亲夜间挤上一条甲板上坐满军人的船,也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等到船靠岸,才知道眼前这方土地竟然是基隆。回望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他后来抑制住满怀乡愁,只感伤地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起中央政府‘迁台’的时候,那个最有权势的人说过,我把你们带出来,一定再把你们带回去。可是终其一生,他没有做到。”

文学江湖

王鼎钧正式学习写作,是1949年到了台湾之后才开始的。

在基隆港登岸的时候,他向在码头上登记的工作人员要了几纸张,随即便坐在水泥地上开始写字,“希望在茫茫虚空中抓到一根生命线”。他带着文章进到邮局,用公文纸糊了一个信封,寄到了当时的“中央日报”。因为没钱付邮费,王鼎钧还在上面注明“万不得已,拜托欠资寄送”。没想到,几天后文章竟刊登出来。“那时候一千字10块钱,一个山东大馒头、一碗稀饭加一碟花生米,一块五毛钱,所以10块钱我可以活一个礼拜。”于是,他愈加勤奋地给报纸副刊写稿,前后用了50多个笔名,却从未收过退稿信。这些文章的发表不仅给他尚为困顿的生活带来些补贴,更重要的是,由此下定了当作家的决心。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王鼎钧进入“中国广播公司”工作。王鼎钧后来从事广播稿撰述的工作,这让他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上世纪50年代,台湾号称“恐怖十年”。在“敏感媒体”——广播电台工作的王鼎钧目睹了许多文化界人士或被捕,或判刑甚至处死,那样的心理高压,甚至使得一个人在梦里都无处逃身。

如今回忆这一切,都已付之一笑。不过,王鼎钧说,严格的新闻审查却无意间带来了一个“收获”——“很多时候特务找我谈话,问我文章里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有什么特别之意,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字还有这个意思。这也培养了我对文字的敏感,从结果上讲,审查对我也是有帮助的——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感觉有一个检查官在我对面,我要躲着他,要隐藏、伪装,这对作家的写作也是有帮助的。”

“大家都公认我的文章思考比较严谨周密,非常注意文字的妙,这是特务教我的。不过这种检查也有负面影响。我的作品放不开,缺乏奔放的气势。我后来意识到这一点,也竭力突破这一点。”王鼎钧后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成为台湾知名作家与副刊主编。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写散文哪里有什么布局修辞,随心写便是。“我的经验不是这样,我的经验是靠学习——很多作家不承认刻意学习过,也很避讳谈,好像说出来很伤害自己的尊严,而我是把自己学习的经历公开写出来。我不是天才型作家,条件不够,但我是努力学习型作家,我公开我的学习,让有需要的人来参考。”王鼎钧说。

王鼎钧戏称自己是“麻雀战术”——麻雀在地上不停地吃,随时随地汲取营养,虽然吃的东西很小很少,但集中在胃里形成营养。

1978年,王鼎钧应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之聘到美国,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他称自己“可能是美国唯一一个用中文投稿维生的人”。2009年,王鼎钧以记叙台湾生活经历的回忆录最后一册《文学江湖》终于完成。

“我用了17年,是要把痛苦的记忆写得不痛苦。作家要把他的痛苦转换成一种愉快,是‘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的境界。我也许做不到这一点,但至少我要做到写的东西使读者得到了启发而不仅是痛苦的转嫁。”王鼎钧说。

上一篇:他们是在教你诈 下一篇:拜神之前新娘不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