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时间:2022-10-25 01:30:38

1月26日,距离过年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在昆明温暖如春的阳光下,记者在康乐茶城接到了农民工罗传开,这位憨厚老实的农民工看上去一脸沧桑,但却抑制不住激动而高兴的心情。刚上车,他就掏出电话打给远在昭通市永善县黄华乡的亲人:“已经拿着工资了,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比起之前讨要工伤赔偿金的艰难,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实在太轻松了,那就是赶到昆明北部客运站,买一张从昆明直达永善的车票。

从艰难到轻松,仅凭罗传开一己之力是不敢想象的,其间凝聚着晋宁县总工会干部职工不懈的努力和心血。

2012年11月17日,经老乡介绍,罗传开来到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一标做工,当时,该处工程正在修建渠西里双线特大桥,罗传开负责绑扎钢筋。这座大桥的施工单位是中铁二十二局,具体负责承包工程的是昆明绻世建筑劳务公司,公司负责人是来自贵州毕节的余江,他和罗传开之间说不上签订什么劳动合同,只是口头承诺,罗传开干一天,工钱是150元。

谁知才做一个星期,意外就发生了。

23日下午6时,罗传开和工友正在互相协作绑扎钢筋时,一根从空中掉落的钢筋正好砸在罗传开左手中指最后一个骨节上,钻心的疼痛让他瘫倒在地。

眼看有人受伤,余江和工友急忙将罗传开送往昆阳镇人民医院,经过消炎、缝针和包扎处理后,为了弄清伤情,罗传开又到晋宁县人民医院进行拍片检查,经诊断,罗传开左手中指末节粉碎性骨折。

几天过后,伤口需要换药,余江的弟弟余勇将罗传开带到工棚附近的一家诊所换了药。尽管换一次药花不了几个钱,但余勇还是告诉诊所老板,今后不需要换药了。

自此以后的一个月时间,罗传开只能看着工友外出,他自己则孤零零地呆在工棚里,需要换药时,他找到余江,可是余江说自己太忙,让他自己去换,老实的罗传开只好自己掏钱换了两次药。

这期间,余江曾跟罗传开说,你现在不能干活了,只能按“工伤”处理。可是却从未明确“工伤”是什么待遇,罗传开就这样在工棚里闲着,吃饭便吃饭,睡觉便睡觉。

有一天,余江向罗传开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这次工伤最多5000块钱就解决问题了。

罗传开不知道这笔钱合不合适,他只好咨询在昆明做工程的亲戚朱某,朱某根据工伤等级算了一笔账,说5000块钱显然是不行的,无论如何应在一万元以上。这与余江能够接受的标准相差太远。

双方僵持不下,有人介绍说,你们可以去找找晋宁县总工会帮忙协调。

2012年12月24日,罗传开和亲戚来到晋宁县总工会求助。

晋宁县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胡翠芝安排总工会副主席李淑英热情接待了他们,并答应尽力协调。

随后,晋宁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贺涛带上工作人员来到工地了解情况,并找到余江,说这事既然已经发生了,赌气不行,斗气也不行,双方还得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并告诉余江,按照罗传开的工伤情况,赔偿13000元是比较合理的。

但余江拒不接受,贺涛说:“他开始有些强势,我反复打电话,他不接,我跑到他公司约谈,最后才定下来。”

2013年1月8日,经工会多方协商,余江和罗传开达成工伤赔偿协议,由余江支付罗传开一次性伤残赔偿金、后期治疗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共计11000元,付清款项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不得再起争议。

可是当天,余江只支付了5000元,其余6000元答应在1月21日前付清。

在劳弱资强的形势下,贺涛担心又生变卦,随后他联合晋宁县劳动保障局的同志,再次来到余江的公司,要求余款务必于21日前付清。

直到1月26日,罗传开终于拿到了全部的工伤赔偿款。

在昆明北部客运站,记者看到罗传开的左手中指指甲仍是瘀黑,他自己感觉那地方总是“木呆呆”的,显然没有完全康复。但无论如何,能在过年前拿到这笔钱,他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他的返乡旅程也会安稳一些。

上一篇:在偏见与歧视中成长 下一篇:在每一个细节把爱意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