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维生素类药物危害多

时间:2022-10-25 12:11:09

滥用维生素类药物危害多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类维生素”。它们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在体内各显神通。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它们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膳食中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有些人认为维生素类药物很安全,是“补品”,是蔬菜、水果的代用品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因此,将它们作为滋补品长期大量应用,就像吃蔬菜、水果一样,非常随意,这是不可取的。维生素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滥用、过量摄入维生素对健康也是有害的。

维生素A 可防治夜盲症,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颅内压增高、皮肤及毛发改变、肌肉、骨骼系统疼痛、贫血等中毒现象。如果连续应用两年以上,亦可引起脂肪肝。

维生素B族 比较常用的有维生素B1,主要用于防治脚气病、神经炎、营养不良等,大量服用会引起头痛、眼花、烦躁;维生素B2,主要用于防治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大剂量应用可发生痤疮、风疹块,偶有过敏性休克;维生素B6,可用于治疗妊娠呕吐,但大量应用维可引起头痛,偶有过敏反应。

维生素C 主要用于坏血病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增加机体免疫力等。有的人错误地认为维生素C可以防病治病,多服无害。虽然维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长期过量服用仍可产生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若突然减少用量,比未服药前更易患坏血病,同时会使尿液酸化,草酸盐激增,易形成肾结石。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会导致红细胞溶解或静脉栓塞,甚至有致命危险。

维生素D 对钙、磷代谢及小儿骨骼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是防治佝偻病的良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就会引起低热、烦躁、惊厥、厌食、体重下降、肝脏肿大、肾脏损害、骨骼硬化等病症,比佝偻病的危害更大。调查发现,维生素A、D中毒,在6个月~3岁儿童中发病率最高,这多是因为家长给小儿服用鱼肝油过多所致。孕妇若大量服用维生素A、D,则会引起胎儿骨发育异常、先天性白内障、新生儿血钙过高及智力迟钝等不良后果。

维生素E 能保护细胞膜不受氧化破坏,具有安胎、美肤、抗衰老作用。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E,可引起视物模糊、乳腺肿大、腹泻、头晕、流感样综合征、头痛、恶心、胃痉挛、乏力等。长期超量服用(1日量80毫克),维生素K缺乏病人可产生出血倾向,内分泌代谢改变,出现月经过多或闭经现象,老年人长期大剂量应用,会对眼内晶体造成损害。应用维生素E时,有些病人还会发生生殖功能障碍,外用时可能发生接触性皮炎。

维生素K 主要用于治疗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等。长期应用合成维生素K会引起严重黄疸或溶血性贫血及肝细胞损害等。此外,经常肌注维生素K可引起臀部硬皮病样皮下组织炎。

服用维生素类药物也有一定的规定、要求和注意事项,千万不要把维生素类药物当作灵丹妙药而盲目过量服用,需要补充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勿滥用维生素!

上一篇:怎样防止春季脱发(等) 下一篇:心血管药物别随意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