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矿井总平面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时间:2022-10-24 10:22:30

论矿井总平面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摘 要】土地是万物生存的根源,对工农业等生产而言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稀缺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随着煤炭资源的社会发展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炭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矿井工业场地用地及采后地面塌陷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想促进煤炭行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节约用地意识贯穿于矿井总平面设计始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双丰收。本文就是对矿井平面设计中的节约用地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井总平面设计;节约用地;具体措施

0.引言

我国国土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却相当有限,再加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加大了土地资源的负担,使我国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生产用地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其中煤炭产业发展规模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大,煤炭企业用地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煤炭企业要想在目前形势下实现健康良好发展,就必须不断强化节约用地观念,在矿井总平面设计时谨遵用地指标,实行因地制宜、紧凑布局,充分利用纵向空间,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1.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强宏观调控

强化节约用地意识,并将其贯穿于矿井总平面设计始终,将建筑容积率、密度系数及投资强度等集约用地额标准落实于矿井设计的各个阶段,尽量减少生活服务设施及行政办公等所需用地在矿井总平面中的比重,并尽可能利用矿井附近城镇建设职工生活区,减少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在设计阶段,应提高对生产工艺技术、协作发展等的重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充分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指标,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设备设施,减小设施材料用地,实现合理的生产安排,并加强场地内所用设备的生产协作,扩大其协作范围,减小不必要厂房用地面积。同时,还应结合市场供需、资源动力等条件精确矿井生产规模,实现协作化、专业化及科技化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真正的节约用地。

2.优化矿井工业场地选址

选择矿井工业场地场址,需要在满足工业场地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影响因素,以节约用地为目标,优化矿井工业场地选址,为投资建设、矿井生产运作、运营管理以及矿井附近城乡建设等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还能带动当地其他工业化产业的生产与发展,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效率与质量。因此,在矿井工业场地选址时,应着重研究矿井井田范围,充分利用劣地及荒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占用农业用地,通过多方案综合比选,优化矿井工业场地选址,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使用工程项目所需土地。

3.因地制宜,紧凑布局

3.1因地制宜

应根据项目所在场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地形特征,因地制宜,有效发挥用地能效,尽量节约用地。矿井总平面设计中实现因地制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生产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及物料位能作用进行生产。

图1

上图1所示为矿井选煤厂充分利用地形布置原料自流运输的生产流程,图中1为主井井口房,2为原煤仓,3为主厂房, 4为产品仓,利用坡地地形并结合生产设备自身落差实现生产运输,节约了土地。

图2所示为利用物料位能作用进行生产的示意图,若工业场地建于山地地形的范围内,可利用地形并通过物料位能作用且结合分台布置方式进行物料运输,不仅解决了生产问题,而且有效节约了生产用地。

图2

(2)利用地形改善场地运输条件。

图3

图3所示即为标高低铁路及工业场地的处理流程示意图,若将矿井工业场地建于坡地地形,可结合坡地地形优势,协调并改善工业场地及准轨铁路运输条件,有效减少了土石方量工程,大大节约了用地面积。

(3)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并结合分台布置方式进行压力管道车间布置,例如:利用山坡地形地势,将机械化上煤锅炉房布置在场地标高较低处以实现上煤皮带长度的缩短,还能为冷却水回流创造良好条件,又大大减小了上煤占地面积。若工业场地建于山地地形,为减小场地用地,可建设高位水池取代给水泵房。

3.2紧凑布局

场址选定后,就要进行场地布局,而贯彻节约用地在此处的体现重要表现在厂区利用系数及建筑物系数方面,这是矿井总平面设计合理性及紧凑性的真实反映,即紧凑布局、节约用地,充分提高建筑系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布置紧凑。建筑物布置是总平面设计的重点,对设计紧凑性有较大影响。建筑物复杂外形是造成厂区面积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实现建筑物布置紧凑,就要在设计时尽量简化并规整建筑物外形,确保建筑物间距合理缩小,对此,应注意卫生、防火及安全间距的合理性、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通道宽度以及公路铁路的合理布置路等,结合影响建筑间距各因素,确保建筑物间距的合理缩小,实现总平面设计的节约用地。

(2)实现合并集中布置。在建筑物间距合理缩小基础上,若无特殊条件限制,应对厂房进行合理合并,并将合并厂房集中起来进行布置,提高总平面设计紧凑性。对此,在保证技术经济合理的同时,可将生产关系有联系或密切、生产性质等相近的车间合并成联合厂房,有效减小厂房占地面积,节约了用地。

(3)提高纵向空间利用率。合并厂房是提高水平方向空间的利用率,而提高纵向空间利用率,则是将厂房竖向合并成多层进行布置,尤其是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的支持下,提高机械化仓库作业及自动化水平为节约仓库用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实现生产条件改善及节约用地的目的。

4.合理控制运输方式及绿化率

运输方式的选择对减小矿井场地用地面积有重要意义,为满足生产需要,在保证运输要求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矿井性质及运输量所需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尤其是连续运输及无轨运输方式,在节约用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尽可能在保证运输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这两种运输方式。

另外还应合理控制矿井工业场地的绿化率,在生产运作正常且达到节约用地目标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尽可能避免或减小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并在控制好场地绿化率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和保护场地内生态环境,实现矿井生产运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三效合一,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总之,在矿井总平面设计中,应将节约用地意识贯穿始终,在满足现下市场需求的生产运作要求的同时,预留好发展用地,为长期生产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充分提高用地效能,实现节约用地的目的。

5.结束语

综述,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要想在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先解决我国土地资源与矿业产业在内的所用工业化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双效丰收,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马丽娜,贾为.现代化新型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浅谈[J].山东煤炭科技,2007.

[2]白思博.浅谈工业场地节约用地的措施[J].煤炭工程,2012.

[3]苏俊.浅谈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节约用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4]崔萌萌.中小型煤矿工业场地总图布置节约用地的研究[J].世界家苑,2011.

上一篇:关于营林生产管理问题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矿井数字化及自动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