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魏军:玩海11年

时间:2022-10-24 09:42:32

对有钱有闲的财富精英来说,有一两项烧钱的兴趣和爱好,不难。难的是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前行。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的魏军就是个为了自己的兴趣坚持不懈的人,11年的持续奋斗,故事可不一般。

当居住在海、河区域的人类祖先驾着最原始的帆船在水面上航行的时候,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一项流传数千年的运动已经开启。时至今日,帆船已经成为了精英阶层彰显财富、胆识、智慧,展现个性与魅力的舞台。驾着帆船在大海上航行,不单是金钱的游戏,更是意志的较量。

尽管起步较晚,但在郑和的故乡,从不缺乏勇敢的水手。

比如,魏军。

天生的水手

让我们把视线投到数百年前。

“大航海时代”的水手们驾着帆船,喝着朗姆酒,望着头顶的星空,在浩瀚的大洋上劈波斩浪。他们的航行将为人类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而他们的生活则与海洋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

实际上,有些人是天生的水手,生来就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一眼看过去,一脸的海风。”这是一位记者在描述第一眼看到的魏军。这位“一脸海风”的“水手”与帆船的缘分开始于1997年,作为“97中国海帆船拉力赛”,的策划者,当年40多岁的魏军跟着香港司徒船长的帆船从厦门航行到了香港。海上汹涌的波涛让许多专业队员都晕船呕吐,而第一次接触帆船的魏军却感觉良好。在40个小时的航行中,他甚至一度连续掌舵12小时,对风向、海浪的判断还颇有感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事后,司徒船长对魏军说:“你就是一个天生的水手。”

从此,这位“天生的水手”再没有离开过帆船。后来魏军带着6艘8米长,每艘价值40万人民币的24型帆船来到了厦门,着手开展帆船运动。那时,内地的帆船运动尚处于萌芽阶段,魏军的行动,也许可以视为某种发端。

接下来的日子,魏军不断地航行,作为当年“银鹭号”事件的当事人之一,他还在2000年进行“中国海疆之旅”时被台湾当局扣押了八个月。但魏军从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2002年成立顽石俱乐部;2002年10月,率队远航1000多海里到达西沙永兴岛;2003年参加环海南岛帆船比赛;2005年,策划组织了第一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2007年率队参加国内最顶级的大帆船赛事“中国杯”帆船赛……现在他正在为10月初举行的2008年度“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忙碌着。

和魏军一起玩帆船的朋友说:“魏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都和帆船有关。”十多年风风雨雨,曾经让魏军名扬圈内的那6艘J-24型帆船如今都已退出了舞台,其中4艘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泊位而被台风吹坏的。听上去很是可惜,但是魏军却轻描淡写地告诉记者:“其实没什么可借的,我们用这几艘船训练出了很多水手,也驾着它们到过很多地方。其实,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与海洋接触,哪怕是租一条渔船开,也是快乐的。”

像男人一样去航海

“完美风暴”,这是魏军在采访中屡次提及的一个词。

也许你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那部美国大片中,船员们与如山的巨浪搏斗的场景。但在魏军看来,这还不够。“只有当自己亲自驾船航海之后,才会真正地了解海洋。”

水手的生活总与风浪有关,魏军的航海生涯也是遇险无数。2002年10月,他率2艘J24型帆船从厦门远航西沙。到达海南时,他们遭遇了强冷空气。

“出文昌港后就遇到了很高的浪,很多渔船都在往回开。”到了晚上,浪已经大到了让人恐怖的感觉。“海浪已经可以盖过甲板,我能感觉到浪从后背过来,把船高高地推起,然后再从头顶翻过。晚上你也看不清四周了,只能等着海浪对船的撞击。”作为船长,那天魏军一晚上都没有合眼。

而2003年环海南岛帆船赛的情景也堪称惊心动魄,在台风掀起的六七米高的巨浪中,魏军他们的船先是后支索断裂,甲板剧烈摇晃,接着船舵又断掉了。但在魏军指挥下,船员们依然努力坚持着,他们用船桨绑在后面代替船舵,直到救援船赶到。在那次比赛中,魏军他们因与风浪顽强搏斗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获得了“敢斗奖”。

对帆船无比热爱,航海经验丰富,危急关头指挥若定,魏军因此被大家称为“船长”,而他也很享受驾船出海的征服感和驾御感――“那是一种属于男人的狂野的感觉”。当然,帆船带给人的并非只有野性,更有人与海洋的交流,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每个船员都相当于船上的木板,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要学会担当,要毫不吝惜地去帮助别人。”魏军说,对于没有海上生活经验的人,在船上摇摇晃晃脚不沾地的感觉其实并不好受。“许多人下船后甚至发誓以后不上船,但过几天有朋友问是否出海,他还是会去。因为他已经把那些难受的感觉忘掉了,记得的只是与风浪搏斗的刺激和大家兄弟般的情谊。帆船的魅力也就蕴含在这些磨难之中。”

遨游海天之间

“当你升起了船帆,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整个的世界。”魏军所描述的在海上的感觉是奇妙的。四周都看不见陆地了,就一叶扁舟飘荡在海上,船上所有的人都不说话,只是坐着静静地遥想,享受着这份宁静。生意、事业都可以抛在脑后,电话、短消息、E-mail统统不见了踪影,有如一种返璞归真似的原始。在无遮无拦的大海上,有时很远就能看见一片雷雨云垂着雨帘飘来,但却无法逃避。进入雨帘后,能见度可能只有10米、20米,风力能达到八九级,颠簸在浪尖上,心紧张得怦怦跳个不停。但这风雨可能转眼而过,马上又是风和日丽。“在海上能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是一种极致的生活,让人很有收获感。” 风雨过后所见的不只是彩虹,还有那些常人所不能看见的胜景。魏军依然记得2002年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沙后所见到的仙境般的景象。“那儿的沙滩是珊瑚沙,水无比清澈,是在其它地方所不能见到的。透过好几米深的海水,能清楚地看见水底的珊瑚、海葵还有游弋的鱼群,仿佛近在咫尺……”

刹那间,所有的辛苦与危险都被忘记了。

与一些航海者愿意千里独行不同,魏军更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帆船的快乐。他和他所在的顽石航海俱乐部一直致力于推广和开展帆船运动,他们举办培训班,创办了“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同时也从事着买卖帆船、快艇等各种水上运动装备的业务。现在顽石俱乐部拥有一艘10米长的“飞虎”型帆船顽石号和几艘小型培训船。而魏军则拥有自己的船厂,正着手准备开始生产帆船。

魏军说,除开港台地区,现在内地的帆船运动尚处于初起阶段,还局限在少数人的圈子里。“私人帆船不过区区几十艘而已,而且型号很杂。”在魏军看来,消费能力其实并不是玩帆船最大的障碍,“目前国内最火的法国博纳多或杰诺帆船的价格绝不是高不可攀,4。英尺长的船大约在人民币200―300万之间。帆船的泊位租金大概5万元/年。”关键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多少人认识到玩帆船的乐趣。

“如果只是自己买船玩,那能玩出几个人来呢?现在我做俱乐部,办培训班,举行比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健康时尚的运动中来,这样帆船运动才能发展起来。”2007年在深圳游艇展上,魏军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现代民间航海推动力人物”,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魏军先生不是走在航海的路上,就是走在推动航海事业的路上。”

这位今年54岁的“老船长”已经很久没有远航了,但谁知道他哪一天会不会又开始一次新的远征呢?水手的心,总是闲不住的。

上一篇:蔡明 奋斗式偶像 下一篇:专注假珠宝的顶尖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