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洋葱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4 09:16:01

地膜洋葱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种植区域及品种

洋葱的根系为须根,大多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表土层,属于浅根系,吸收能力不强,抗旱能力差,所以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地下水源丰富、灌溉方便的栽培环境,选用早熟优良品种。

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1)播期确定洋葱栽植有严格的季节性。秋播洋葱,幼苗期很长,要经历低温春化阶段,若播种过早,则幼苗过大,在冬季易感应低温,通过春化作用,第二年发生先期抽苔现象,降低商品率。播种过晚,则幼苗过小,越冬能力差,且生长期缩短,鲜茎不能充分膨大,产量降低。秋栽洋葱定植适期,以日均气温15℃时为宜。

(2)苗床准备选择土质肥沃疏松、保水性强的土壤作为洋葱育苗地,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10。播前清园,施足腐熟过筛的农家肥1500~2500公斤/亩,旋耕后整平作畦,畦宽2米,便于苗床作业。

(3)种子准备洋葱种子寿命很短,应事先搞好发芽试验,确保75%~80%以上的发芽率,在此基础上按每亩苗床4~5公斤确定下种量。播前可进行浸种催芽,方法是:先用种子量三倍的冷水浸泡12小时,浸泡期间充分搅动,注意更换清水。将浸好的种子平摊在湿布上,厚度2厘米左右,在20~22℃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催芽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方法播种前一天,苗床轻浇一次水,第二天浅耕松土,均匀撒种,再耙平畦面,用麦秸或地膜覆盖,以利保墒并保持地面湿润,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物。

(5)苗期管理出苗阶段保持地面湿润,利于种子顶土萌发,出苗后选择晴天下午揭去覆盖物,使幼苗逐渐适应环境,正常生长。在子叶伸直前后轻灌一次水,第二片真叶长出后随水追施尿素5公斤或硫酸铵10公斤或浇施腐熟的稀粪肥。在2叶期施肥前拔除杂草,及时间苗,留苗密度为650~750株/平方米。越冬期及初春季节,视苗情加盖农膜,做好保温促苗。定植前10~15天叶面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促发根。

3.及早定植,地膜栽培

(1)定植时期当洋葱苗长到茎粗0.6~0.9厘米,4片真叶,幼苗单株重5~6克时,即达到壮苗标准,便可进行大田定植。

(2)整地施肥预留洋葱地应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块,深翻20厘米以上。定植前亩施腐熟粪肥1500~25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或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浅耕耙平,2米宽作畦。

(3)喷药覆膜定植前一周在畦内喷施药剂防病除草,选用专用除草剂33%施田补或33%草芽灵100~150毫升喷雾封闭土壤,接着用2米宽标准地膜覆盖,提前增温保墒,并根除田间杂草。

(4)分级定植起苗前,先对苗床轻灌一次,拔起或铲起洋葱苗,除去劣病徒长及矮化苗,并按大小分级备苗。一般每亩约需秧苗50~75公斤,用木棍在膜上打孔定植。定植深度2~3厘米,株行距15~18厘米,密度每亩2.2万~2.8万株左右。定植后即灌定根水。

4.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优质高产

(1)巧灌水洋葱根系生长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60%~80%,50%以下会抑制生长。为提高地温,促进发育,秋栽洋葱冬前应控制灌水,春季返青水也应适时,不宜过早,否则会降低土壤温度,延缓返青,发生“干尖”现象。

(2)巧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返青期灌水,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或尿素5公斤,追施硫酸钾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促进返青发棵。8~10叶时鳞茎开始膨大,为追肥关键时期,应每亩追施磷酸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以后每次灌水适量追施氮肥和钾肥,注意膨大后期不宜多施氮肥,防止贪青晚熟。

(3)及时防治病虫害洋葱的病虫危害较少,关键是要抓好灰霉、霜霉、紫斑病和蓟马的防治工作,要选用无残留、安全性较高的杀虫、杀菌剂。一般可选用40%多菌灵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速克灵1500倍防治灰霜病,用72%普力克、72%杜帮克露800倍喷防霉病,用75%百菌清6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喷防紫斑病,用1.8%阿维菌素3000倍、10%吡虫啉1000~1500倍防治蓟马。

(4)及时除草和打尖洋葱生长期内,需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注意破除灌水所造成的泥淤苗,并对灌水冲刷造成的露根苗进行培土,同时对先期抽苔苗及时打尖,以促进洋葱正常生长。

上一篇:农民工怎样处理劳动争议 下一篇:油脂牛市有望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