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其护理

时间:2022-10-24 08:13:50

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48-01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儿科门诊比例最大的病种。按照解剖部位来分,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鼻窦和喉;喉以下为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感冒。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腺炎、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炎症将会继续向下呼吸道或周围蔓延,发生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

1 发病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是幼儿常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1-3岁幼儿得病较多,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尤易发生。但该病往往很易被人们忽视,认为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自己到药店买点药吃就行了,殊不知上呼吸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气管炎、肺炎,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肾功衰竭等。临床上许多严重的呼吸道性传染病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初发症状,如麻疹、水痘、猩红热、幼儿麻痹、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等。幼儿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不可延误治疗。因此决不能忽视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幼儿发烧、咳嗽,应及时到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2 病源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感染源主要是病毒和细菌,其次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多见,支原体和衣原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真菌感染主要是见于免疫缺陷、病程很长和滥用抗菌素的病例,但临床上很少见[1]。

3 临床症状及诊断

不同年龄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不一样。

3.1 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3.2 婴幼患儿

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3.3 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部分患儿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痛,这种腹痛可能与肠蠕动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肠蛔虫骚动等有关[1,2]。

3.4 血常规检查

一般情况下,当幼儿出现发烧、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建议给幼儿查血常规。如果幼儿的白细胞升高,而且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说明是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不高(降低),淋巴细胞升高,说明是病毒感染。

4 治疗及护理

4.1 一般处理

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遇到幼儿感冒有发烧咳嗽时,不要一上来就服抗生素,应该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一般可给予一些中西药物治疗,如:午时茶或感冒冲剂,每天1―2次,每次1/3-1/2包,开水冲服;银,每天3次,每次1-2片,开水送服;PPC,每天3次,每次剂量可按小孩年龄大小而定,一般1―3岁患儿每次用1/4―1/3片,开水送服。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者,也可用推拿方法治疗,可推太阳穴100次,报涌泉穴100次,推退六腑穴300次。如用退热药一般需要每隔4小时才能喂一次,而且低烧或中度发烧可以不服退烧药,高热时(39℃以上)再服,如果服药后发烧不退,又没到四个小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烧,比如冷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腋窝部,或洗热水澡(千万别着凉),头枕凉水袋等。[2]

4.2 护理

休息和营养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让幼儿多喝水、多休息,即使幼儿病情不太重,家长也不要满足幼儿的要求带他去市场、逛公园,这样会使病情加重。一定要多喝水,用以补充发烧消耗的体液,促进毒素的排出,稀释病液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好,如果幼儿用奶瓶容易呛咳,可以改用勺喂;如果食欲不好或呕吐,可以适当增加吃奶次数,每次量少一些,菜汁和蔬菜水不要减少,因它们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冬季房间内有暖气,不能太热太干燥,一定要定时开窗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另外家长绝对不能在室内吸烟。

在护理过程中,要多注意幼儿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呼吸道感染时,鼻腔、气管分泌物很多,会导致鼻塞造成呼吸不畅及影响吸乳,可用0.5%麻黄索溶液滴鼻,在喂奶前每只鼻孔滴1―2滴,每天3―4次,以减轻鼻黏膜的充血肿胀,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孔内如果干痂太多,可以用棉签沾凉开水,慢慢湿润后轻轻掏出来,如果幼儿有俯卧睡眠习惯,此时应保持侧卧,以免引起呼吸困难。在热度过高时,可用冷毛巾湿敷头额部,1-2分钟换一次,或用40%酒精以小块纱布浸湿后,反复揩擦患儿头额、四肢及颈胸部,以利体温下降,防止抽痉。[3,4]

5 预防

平时要注意幼儿的身体锻炼,应多让幼儿接触阳光,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受凉;也不要给幼儿衣服穿得太多太紧,弄得他满身大汗,这样反易受凉感冒。

在感冒普遍流行的地区,尽量不要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外出最好戴口罩,防止感染。家里的大人或幼儿得了感冒后,最好少接触健康的幼儿,室内可用醋蒸气进行消毒,也可让幼儿吃一些中草药,如大青叶每天16克,水煎后分多次服完;中药黄芪每天6~9g,连服2~3个月,有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作用,可以减少或减轻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 刘英英.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4期

[2] 翟景芝.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中国健康月刊.1995年第09期

[3] 刘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4期

[4] 文元义.对624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中外医疗.2011年33期

作者单位: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幼儿内科

上一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评价 下一篇:72例老年化疗患者的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