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是玩虚的

时间:2022-10-24 07:58:23

“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是玩虚的

“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主席在2013年3月两会甫一结束就立即出访南非、坦桑尼亚和刚果(布)等非洲三国时提出的。在访非时指出,中非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还用“真、实、亲、诚”的四字箴言来概述中非间的友谊真情、合作共赢及坦诚相待。2014年5月,总理也开启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非洲之旅,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和非盟总部。访非期间,总理提出了积极推进未来中非在产业、金融、减贫、生态环保、人文交流以及和平安全等六大领域的合作,以及帮助非洲打造从地面到天空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非洲区域航空网络等“三大网”的建设。而且这六大工程和“三大网”建设的每一项都有具体数字跟进的实施路径和总体方案,实可谓“中非全面合作的升级版”。这两次重要出访充分彰显了领导下的中国新一届政府继续高度重视中非关系的发展和南南合作的加强。

仔细研读李总理推出的“升级版”中非关系蓝图,其实还可以读出“贡献力量”和“承担责任”这八个大字。首先是“贡献力量”。我每每访问非洲,听到最多的就是非洲朋友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由衷赞叹和敬佩。虽然从人均GDP来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国家整体力量的日益强大使得我们有能力从更高层面、更长远和前瞻的视野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做出规划、对非洲的发展做出贡献。李总理访非时就表示,中国将把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用于对非援助,重点要放在减贫、卫生、防灾等民生领域。中国还将向非洲国家增加100亿美元贷款额度,使已承诺的对非贷款额度达到300亿美元。还将为中非发展基金增资20亿美元,使其达到5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要助力非洲实现其用高速铁路将非洲所有国家的首都连接起来的“世纪梦想”以及大力推进非洲一体化的进程。

其次是“承担责任”。近十多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大发展以及参与中非合作的主体日益多元化,问题和挑战也与成绩结伴而来,中非关系中出现了较多“成长中的烦恼”(如中国商品和工程的质量问题、环境和劳工权利保护问题等),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回避,而需积极面对和解决。李总理访非时就宣布中国政府将向非洲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专门用于保护非洲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非洲的生物多样性。他还强调要支持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洲的转移,支持中国企业的本土化,要增加非洲国家的就业岗位。在对非外交中要摆正“利”与“义”的关系,要持有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大力主张和强调的重要对非外交方针。2014年1月外交部长访问非洲时,强调“正确义利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他指出,中方今后在中非合作中会更多考虑非洲国家的合理需求,力争通过合作让非洲早得利、多得利。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

铿锵和肺腑之言不仅掷地有声,也在中国大力施援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战役中得到生动体现。2014年3月以来,埃博拉疫情在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迅速蔓延,已夺去了7000多人的生命,感染病例更高达1.6万例以上。在抗击埃博拉的全球战役中,中国一直坚定地走在最前列,采取的是全程跟踪和全程支持的全力以赴战略。迄今,中国已经分四批提供总计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物资和援助资金,在疫区工作的中国专家和医护人员已达700人次(超过古巴成为全世界派出人员最多的国家),这既是中非友谊的真实体现,更是中国大国责任的必然担当。

无论是中非合作“升级版”路线图的提出,还是中国大力施援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均说明“中非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一个玩虚的概念,而是掷地有声的一份责任与承诺。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税”:年度汉字与日本的国民心态 下一篇:抢劫犯退钱给受害人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