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之我见

时间:2022-10-24 07:48:22

小学教学管理之我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为小学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学管理的思路、手段等内容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影响到我国下一代的成长。教学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和发挥各种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教育条件,高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的过程,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小学教学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一、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

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管理者按照条条框框把行政命令下达给教师,教师再被动地接受管理,教师的教学被束缚在文字命令中,流于应付,缺乏教学的自由度,教师的创造力被限制,阻碍了学校教研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机械的管理,会导致学校整体教学的低速运转。管理者往往只能理解,消化教育政策,能达到熟练地步。这只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动作,管理者形成了思维定势,在传统教育的轨道的重复,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管理,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导致了重形式,轻内功,重结果,轻过程,重权力本身的运用,轻真正威信的树立,其管理结果只是使教师对教学思想获得封闭和狭隘的理解,即对教育教学的简单化理解。因此,管理者不能墨守成规,只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带领教师队伍,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确保教学的正确性和方向性。在针对教师教学的细节上,要让教师有自由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做到大方向与教学管理的思想一致,在细节上更加灵活、游刃有余,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二、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评价学生的优劣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高分低能”的教育状况已经不被社会所认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道德、探究思考的能力、学习情感等才是学生长远发展需要具备的素质。学校要达到教书育人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要让素质教育有成效,还得有先进的管理办法,只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才可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使教育行为完成理性的飞跃,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为素质教育走上更高台阶奠定基础。

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社会要求,是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社会是多姿多彩的群体,它需要各种类型、多样规格、各个层次、各具特色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具多样性。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又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知识经济要求教育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提高;要求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新课标的落实等一系列问题。教学常规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学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它是创造正常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最基本的保证。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对教学常规提出了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完善制度、重抓落实,使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确保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序进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本可依。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结合班级授课的情况,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来认真制定。包括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等;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教学进度的安排。可具体到每个章节,每个教学环节等。

2.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对要讲的内容要深入钻研,做好备课教案。备课必须做到:一要掌握课标,通熟教材;二要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三要了解学生实际,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四是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每一节课教案。

3.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节课45分钟,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规定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要求做到:一要仪表端庄,教风端正;二要熟悉教案,明确任务;三要过程严紧,气氛和谐,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四要因材施教,正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大面积提高全班的教学效率。五要在课上善于驾驭教材,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把握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处理好教学阶段性和连续性,做到系统化和归纳总结。六要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吸引学生,避免单一的说教,运用小组讨论学习、多媒体教学、开展竞赛等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作业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对作业的布置提出了量化指标:语文科,每课、每个单元都有作业,每单元有作文;数学科,每周作业3次以上,每学期不少于50次;英语科,每课都有作业;其他学科也要有适量的作业。要求做到:一要分量适当,难易适度;二要注意时效,全收全改;三要批改规范,正面评价;四要重视面改,注重反馈。

5.考试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规定教师每一单元、期中和期终都必须进行一次考试。要求做到:一要严肃考纪,严密组织;二要按时考试,认真评卷;三要做好试卷分析,查找教学薄弱环节;四要健全学生档案,跟踪学生成绩。

总而言之,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长远的发展,抓住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很多环节,只有统观全局、环环相扣、协调发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下一篇:开放课堂 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