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编制及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24 07:41:16

学案编制及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始终关注学生主体的学案教学日益被教师重视。学案教学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追求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学案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坚持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启发、提示、点拨,发挥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学案的编写中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在学案的编写和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环节问题。

一、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学案是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

1.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以下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二、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避免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中,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求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几年来关于认知学习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出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的缺陷,以便教师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学案教学注意事项

1.学案要与时俱进,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条。

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变死教案为活学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2.让学生拥有学案编撰权。

这是当前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教育新理念对教育的呼唤。以生为本,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使得沟通更加无限、更加多向,鼠标一点,教案成学案,师生竞相登场,思维相互碰撞,教案尽在学生的掌握之中,学习成了有趣的知识之水。谁能说这最终所有权不在学生手上呢?

3.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学案教学抓住以概括能力为基础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概括。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对知识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培养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广阔性。

4.让课堂教学成为学习创造活动。

教和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双方都要获得反馈信息。学案教学使教对学的反馈和学对教的反馈这种双向反馈得到真正实现,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智力劳动过程。

5.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在学案教学中问题讨论是重点,问题的设置是关键。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回答出来,也就是先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实现自主学习。

学案教学担负研究性学习的重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如果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努力,而获得一些能够概括大量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极其宝贵的。学生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获取了知识,就会有一种成功感、快乐感,所以学案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他们说,以前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忙着记笔记,自己很少动脑筋,而现在要自学,通过查资料和钻研,对问题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彷徨,奋进,提升 下一篇: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流失原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