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思索

时间:2022-10-24 06:39:47

经济落后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思索

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一样能够获得胜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要找到以下方面的路径: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事实证明:发展循环经济不光能在发达地区能够完成。

一、依规划推进循环经济。为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规划中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推进步骤,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围绕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循环系统和生态保证循环系统,打造产业链,构筑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抓住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促使经济从单向式资源依赖型向集约式资源循环型转变,促使消费从激进模式向绿色消费模式转变,做到统筹布置,合理布局。要树立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循环经济的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为它涉及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牵涉到区域经济的重新布局,区域经济的重新布局面前是部门利益的重新配置。因此也会导致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抵触。这就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艰巨性。循环经济还涉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抵触,虽然从久远看有利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在短期内却可能带来经济损失。

二、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依法探索创新六项基本制度,即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设立重点监管制度、强化经济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将循环经济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促使循环经济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途径,要把清洁生产观、生态资本价值观、绿色消费观、大系统观、节约观、和谐自然观建议和树立起来,应用这些新的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试点与示范中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试点与示范覆盖的范围应当是全方位的从试点领域看,既要包括在生产环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也要包括在消费环节推行绿色消费。从试点范围看,既包括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试点,也包括以园区或基地、社区为单位试点,甚至包括市、县(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试点。对引进的项目要进行严格地筛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三、参与生态县(市)建设活动中推进循环经济。实践证明。这是合理获得生态弥补资金渠道的突破口;还可以设立生态弥补公益基金,广泛争取国内外机构、民间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捐赠;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本地的区域进行有效布局;支持欠发达地区生态弥补理论、规范、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科学研究;加强思想、观念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开展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村等示范活动;制定符合外地实际的生态指标体系,体现发展的高效性、和谐性、可持续性;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重点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以及制度层面来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要改进以煤炭占主导地位的能源消费结构。产、学、研、技、资、人的联合创新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科研技术更多地转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方向上来;财政投入向循环经济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倾斜;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方面的人才,通过项目、会议、合作、市场等方式引进人才;利用市场化运行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有助于花最低成本,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战略投资者。调整并完善政策体系中推进循环经济。调整并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调整产业政策,构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四、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推进循环经济。通过创建当地的循环经济网”推出循环经济大讲堂;举办循环经济专题研讨班、经验交流会、效果展示会;定期举办外地循环经济发展论坛;通过将循环经济编入中小学及干部、职工学习、培训等教材中来等形式向广大公众宣传循环经济理念;还可以向广大农民开展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不只为新农村培养人才,还能培训学校附近的农民,促进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争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为循环经济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借力、借人形成以外地区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发展评价指标、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中推进循环经济。

五、完善绿色认证与绿色规范体系建设中推进循环经济。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绿色认证、产地认证及绿色超市认证工作;制定节能规范、节水规范、完善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产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将取得认证的企业、产品、超市公布于众并大力宣传。并给以营销战略和竞争优势发挥的全面指导。充分利用市场化运行方式推进节能减排。

上一篇:须加强社会救助宣传 下一篇:抓好民政民生资金